楊愛新
摘 要: 語文課堂要真正省時高效,教學目標要簡明優化,教學設計要簡約流暢,包括聚“焦點”,就是要找到文章中的關鍵語句;善“連體”,即單元整組教學。教學方法要簡便實用,具體為:注重養成,活而有序;小組合作,省時高效;媒體資源,合理利用。
關鍵詞: 語文閱讀教學 省時高效 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在我們學校,我縣一些教師的語文課堂上,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不明確,設計繁雜,教學方法花樣翻新,不實用,課件充斥課堂;用學生的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語言實踐,課堂教學熱熱鬧鬧地走過場,認認真真地搞形式,過多的形式喧賓奪主占據課堂,真正學習語言讀書感悟的時間被擠占,造成語文課堂熱鬧而雜亂的教學場面,更不要談教學效果。要使語文課堂真正省時高效,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教學目標要簡明優化
目標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它要求教師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要求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目標教學落到實處。可以說,目標教學就是將所有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實現每課的小目標,爾后實現單元的部分目標,從而實現總目標。教師在上新課前,首先要弄清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用書上提示的教學步驟,再分析學生實現這個目標的難點是什么。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及興趣愛好,反復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每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把教學目標及時告知學生,讓學生心里有數,從而實現教有目標,使學生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順利實現制定的教學目標。從微觀上說,教學目標應具備幾個要素:一是教學對象;二是學生的行為;三是確定學生行為產生的條件;四是程度,即說明通過教學后,學生能做什么(或說什么)。
二、教學設計要簡約流暢
我們在處理文本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要面面俱到地“傾囊相授”,而是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學生水平確定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集中火力”發揮某一方面的例子功能。只有這樣,才能刪繁就簡,突出重點。那么,一篇教材怎樣處理才能簡約流暢呢?
首先是聚“焦點”。就是要找到文章的關鍵語句,在局部中悟整體,從整體中悟局部,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展開教學,其余內容則一帶而過。
其次是善“連體”。即單元整組教學。人教版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圍繞專題組織每組的教材內容。每組教材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等,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的。教材往往是圍繞單元“主題”,前有布置,中有提醒,后有檢查。教材這樣安排,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煩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單元整組教學”或著眼于同一題材,接受人文滋養;或著力于同一體裁、同一表達方式,習得表達方法。這樣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同一專題的一組課文教學中“舉三”再“反一”。
三、教學方法要簡便實用
現在不少教師上課,不是把勁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全花在“怎么教”上,教學方法花樣翻新,熱衷于選用最“好”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學出彩,從而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要改變此現象,必須從以下入手:
(一)注重養成,活而有序。
新課程下的課堂上,不再是教師“一言堂”,開放、自主的“群言堂”使得學生有了“動”感。學生想問就問,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甚至想擺出什么姿勢也隨心所欲。有些教師誤以為對學生提出要求會束縛學生的個性張揚,于是便不對學生作任何的要求和約束,任學生盡情地張揚,沒有任何秩序和規范,這種“無規范狀況”帶來的只是表面上的課堂氛圍的活躍,導致的卻是教學效率的低下,甚至會使學生養成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那么教師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如學生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書寫習慣等。在課上如何做到“活而有序”還需要下一番工夫。
(二)小組合作,省時高效。
努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堂教學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被教師廣泛使用。但在授課中發現,自主、合作學習形式多,實效少。某些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有的教師一提出問題沒有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急于進行“合作討論”,導致學生不知所措;有的問題則只需要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可以解決也讓學生合作討論;有的合作討論的目標方向不明確或范圍太空太大,學生不知道該合作什么,討論什么;有的合作討論則根據沒有時間的保證,幾個學生湊到一起還沒說幾句話時間就被終止;有的小組學習中,有發言權的依然是那些學習好的,學習差的則只是旁聽;有的小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變成了學生說笑或玩耍的機會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影響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法的時效性。
(三)媒體資源,合理利用。
新的教學理念不但帶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帶來教學手段的優化,最直接的表現是對多媒體資源的廣泛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是現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帶來的便利和優勢是有目共睹的。近兩年,我校配備先進的教學儀器(電子白板等),但是老師們在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使用中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對多媒體課件的期望太高、太重,而過于依賴課件。為了增加課件的技術含量,單純地追求課件的高、新、奇,課前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制作課件。一節課從開課到結課始終都在使用課件,整堂課成了課件的演示課,整節課看到的只是聲像音畫的不斷變換和展示,而看不到教師的引導,看不到學生的思維。二是對多媒體課件的認識和定位還不夠清楚,致使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多媒體課件的便利和優勢再多再好,但它也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對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使用應大力提倡和推廣,但同時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研究,要用得更科學,更合理。課件使用得好,的確能帶來新鮮的空氣,增色出彩,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改革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歷程,閱讀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要打造省時高效的語文課堂還要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語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探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早日看到我們心中理想的語文閱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