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力鵬 房卓
摘 要:根據國家對學術型人才培養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這對職業教育中師資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藝術類的課程本身實踐性與應用性尤為突出,因此在此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更為關鍵。
關鍵詞:高職;藝術類;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228-01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量的中專、高中畢業生選擇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他們覺得在高職院校學到的是真正的技術和未來在社會生存立足的一技之長,由于他們帶著這種強烈的目的性選擇進行高職院校,那么他們對教師的要求同樣有著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師能夠是既具備教育教學能力的人,又是具備真正實訓技能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教師是學生跨入社會的墊腳石,承載著教育學生服務社會的雙重職能,教師隊伍的建設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發展,教學教學質量又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故教師隊伍的發展也是學校穩步前進的關鍵,而這其中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尤為重要。
一、實訓教師數量不足,無法滿足學校發展與學生培養要求,同時實訓教師的整體結構不合理,實訓指導技能普遍偏低。
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對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目標的完成,主要依賴實訓教師來實現。綜合西方發達國家在高職教育領域的現狀,高職院校對實訓課程尤為重視,實訓教師在總體教師隊伍中占據比例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相比國內而且,真正能夠進行與市場接軌的實訓類教師數量甚少,并且這也成為困擾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所在。實訓教師數量不足,整體質量不高就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故而波及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
藝術類專業實訓教師來源結構單一,基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身份到教師身份的轉換,大多數沒有企業實踐的經歷,客觀形成了多數實訓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過硬但實踐技能偏低的現實,同時一些具有企業實戰經驗的人才由于一些客觀原因無法直接進入學校參與實際教學工作,從而也導致了職業院校藝術類實訓教師師資隊伍的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實訓教師數量偏少的現實。在這一方面,我國與許多職業教育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例如,非常重視實訓教師隊伍建設的新加坡,它十分看重教師的企業經驗,高職院校80%的教師都來自企業的實踐豐富人員。
二、建設高素質的藝術類高職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必要性
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先要使得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保障,在這一過程中師資是關鍵,師資水平的提高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實用性的高技能人才,這就要求必須具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組成。建設實訓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職業教育教學水平,實現高職培養目標的前提和保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當下,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藝術類專業對具有強實踐,會操作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我國高職教育中,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發展與社會對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匹配,整體素質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還存有一定差距。
高職院校在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上較為合理,但是對于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打造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方面還有些許不足,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現有的師資組成有著明顯的斷層,教師隊伍以青年教師為主,而當中有過實踐經驗,具有真實案例操作經歷的人員比例不平衡;再次,教師知識結構不能與時俱進,對新材料新工藝的使用了解少之又少,更無法把新的信息資訊帶給學生。為緩解這樣的情況,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勢在必行。
三、建設高職藝術類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有效措施
高職院校教師實訓能力的欠缺,直接影響到了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而高職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學校的各項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高職院校要給予教師合理的實踐鍛煉機會,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制定有效措施鼓勵教師提高實踐能力,切實落實培養實踐指導能力強的實訓指導教師,塑造一支實力過硬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
做好現有教師的素質培養,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各種實踐培訓,把教師在企業所做的任務換算成學校的工作量,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做到階段培訓與短期強化相結合,理論提高和技能培養相結合,針對每位教師欠缺的問題不同,進行針對性提高與培養。
積極引進企業技術性人才,不斷充實教師隊伍,把教師的實訓指導能力放在引進工作的第一位,采取一些能夠吸引他們的政策,使之融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同時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的企業人員與教師,參與教學活動,保持隊伍中新鮮血液的注入,新知識新資訊的提供,來保證團隊的活力。
校企合作項目的開展,學??梢远ㄆ诮M織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開展校企合作辦學項目、發展對口的企業成為學校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各項深入合作使師生的視野開拓,了解最新行業技術,提高師生專業技術水平,以合作促發展,達到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