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春
摘 要:群眾美術是大文化中一種普及與提高相互作用的社會文化,是美術領域里培養和產生人才的一個重要支系。群眾美術作為美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社會不斷培養群眾美術人才。怎樣開展好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美術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群眾文化美術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群眾文化美術工作者如何有效開展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使美術工作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化;美術活動;藝術創作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244-02
美術,是人類文化寶庫中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因其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而在人類日常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始終參與和推動著人類文化歷史的發展進程。美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就對任何一位美術創作者來說,如果沒有對實際生活的豐富體驗和累計,根本就無法進行創作,更不用提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出來。因此說社會生活實踐是進行藝術創作的源泉。在生活中,美術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認識,還可以有效的緩解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壓力,從而使身心能夠得到愉悅,滿足,休閑與快樂。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工作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的重要舉措,能夠有效地提高我國人民的整體素質,促進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目前,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群眾文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應予以高度重視。
一、當前我國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活動單一,缺乏創新性
群眾文化美術活動是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作的組織開展,是群眾文化美術工作者的主要職責,它需要群眾文化部門通過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開展群文美術輔導、創作等系列活動得以實現。群眾美術創作與輔導工作曾經歷過艱難,也有過歷史從未有的輝煌。但是,近些年來輔導工作卻一直停滯不前,輔導人員、創作隊伍及作品的質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擔憂。尤其是,當前的群眾美術活動內容形式單一,多以描摹傳統水墨畫、書法為其主要形式,都呈現出千篇一律的面孔。貼近生活的民間藝術卻離老百姓越來越遠,商業性逐漸取代原生性,隨著老一代民間藝術家逐漸過逝,民間藝術輔導層出現斷代,傳統民間美術有待保護。
(二)相關的群眾文化部門沒有很好地引導群眾美術工作的發展
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群眾文化的建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群眾文化的建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作為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但是,在新時期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開展中,一些相關的組織領導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導致工作進展緩慢。沒有健全的組織領導機構,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美術工作將難以順利進行。在一些群眾文化美術活動中,有些負責人沒有發揮好相應的工作職能,從而導致工作失誤。在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中,如果沒有相應的負責人進行有效的管理,將會導致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迅速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對策
在新的形勢下出現群眾的多層次審美需求和社會力量多渠道的群眾性美術教學活動,它意味著群眾美術工作進入美術的高層階段。這也要求文化館的工作要發揮領導者、文化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新時期的有利因素,堅持國辦文化的導向作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在普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美術普及活動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水平也大幅提升,空閑的時間越來越多,美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人們豐富文化生活、獲得精神享受的一種重要途徑。如何利用空閑的時間提高自身素養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自從美術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其漸漸演繹為多種形式,不單單是指傳統意義上的繪畫,還有比如剪紙、泥塑、木雕、草編、竹編等民間工藝品;像陶瓷、玻璃器皿等一些實用美術品,玉石雕刻、象牙雕刻、景泰藍器皿等特種工藝品;書法、篆刻、攝影、繪畫,等等。不僅裝飾著人們的生活、辦公場所,更使人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情趣和生活樂趣,使人們的空閑時間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這樣精神層面的享受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積極、健康的作用。
而繪畫是群眾文化美術活動中最具代表性并為大家所熟悉的一種藝術活動類。繪畫是典型的美術活動,它是作者使用線條、塊面、色彩等美術語言,運用構圖和造型等藝術手段,來塑造的視覺形象。在群眾文化中,繪畫活動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美術種類。其中有中國畫、油畫、水彩畫、粉筆畫、版畫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開展此類的繪畫活動,不僅老少皆宜群眾參與性強,更能調動絕大多數群眾的積極性,應該說開展群眾文化中美術活動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非常好的一種選擇。
(二)搭建藝術平臺,引導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創作活動
群眾文化美術工作者要掌握基層群眾文化美術活動的規律,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來進行美術文化宣傳工作,只有這樣才會讓群眾喜聞樂見。只有從群眾熟悉的歷史文化元素入手,才能夠更好地將先進思想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進行融合,才能調動起廣大群眾的興趣,使得所舉辦的群眾文化美術活動更加能夠受到群眾的認可,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由于群眾文化活動是以群眾為主體,其特點也決定了我們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地方導向性,即在廣泛挖掘與培育具有當地民俗型特色文化品牌,扶持、建立具有地方特點的,并被地方所能接受的文化活動,打造具有地方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品牌。體現當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與生活情形,但其發展不能拘泥于任何一種環境或形勢,必然要在具有地方特色、傳統性活動的基礎上,打破單一的文化主體與形式,開拓發展思路,融入新的思想與活動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傳統的地方活動中加入目前流行的文化元素,讓傳統與現代緊密融合,讓年輕人也接受到其中,這樣才能使傳統文化精神發揚下去。
群眾文化部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抓重點、抓提高、抓精品,每年至少投入一定數量的專業隊伍力量組織各種采風、觀摩和專題創作研究活動,不斷擴大群文美術愛好者的藝術視野,鍛煉藝術才能,提高藝術素養,調動群文美術愛好者的創作積極性。同時每年組織一兩次大型創作活動,把工作范圍內最有實力和潛力的藝術家都調動起來,然后選送或推薦作品參與全省和全國美展評選。比如,全國許多的“剪紙之鄉”,群眾們都熱衷于剪紙創作,使剪紙藝術成為男女老幼的摯愛。近些年來當DV、數碼相機等簡單易學攝影器材的出現,攝影逐漸降低了門檻,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普及,攝影創作得到迅速發展,攝影藝術的魅力得到了更完美的詮釋。
三、結語
總之,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體現。美術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美術文化藝術工作者應把美術的教育、認識、娛樂三大功能統一起來進行全面認識與理解,重視美術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才能更好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審美需要,而這種精神需要有時甚至比人的物質需要更強烈;更好的使人們通過美術欣賞得到積極的休息,從而全身心的投入新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鄧新穎.新時期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方面工作[J].中外企業家,2014(21).
[2]韓菲,劉濤.淺談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J].大眾文藝,2015(04).
[3]陳亮.談談新時期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工作[J].美術教育研究,2015(17).
[4]褚靜.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群眾文化美術工作[J].大眾文藝,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