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鵬
摘 要:現代物流主要指的是綜合包裝、裝卸、倉儲、運輸、信息等各種物流活動于一體的新型的集成式管理模式,其能夠使物流的成本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并且將全程物流優質服務提供給客戶,這同時也是現代鐵路物流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要想提升鐵路物流運輸的競爭力,必須要積極地轉變運輸組織和物流服務兩者之間相互分離的現象,在物流的各個環節都要貫徹運輸組織管理的全過程管理理念,對運輸組織管理進行創新,對運輸組織方式進行優化,全面地促進鐵路的現代物流發展。
關鍵詞:鐵路物流;運輸組織;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 U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6-20-2
0 引言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必須要不斷地加快鐵路現代物流的建設,從而促進鐵路現代物流的不斷發展,這樣在我國的交通運輸體系中才能夠將鐵路運輸的作用真正的體現出來,最終能夠對我國服務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本文與我國鐵路物流運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設計鐵路運輸產品的以及創新鐵路運輸管理的新方法。
1 鐵路物流運輸面臨的市場環境
1.1 鐵路物流運輸的需求
現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在社會中廣泛地應用到了各種網絡信息科技,其有效地推動了我國物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目前逐漸的形成了高效集約型的經濟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各個行業具有了越來越高的資源運輸需求,同時各區域物流市場也具有越來越快的需求增長速度[1]。
1.2 鐵路運輸面臨的競爭力
現在社會的物流行業發展的非常迅速,物流行業中的空運、水陸運輸、公路運輸等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性和替代性。第一,與水路運輸相比,鐵路運輸具有更高的價格,所以在水路運輸輻射范圍內鐵路運輸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價格競爭優勢;第二,相對于公路運輸而言,鐵路運輸盡管在環保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各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因為鐵路兩端并不具備健全的裝載和卸貨系統,因此導致鐵路具有比較低的運輸競爭力。由于國家在政策方面指導了鐵路的運輸價格,因此使得鐵路運輸價格競爭力的劣勢得到了一定的彌補。
2 鐵路物流運輸組織管理創新的制約因素
2.1 滯后的物流信息化建設
目前的鐵路運輸生產管理系統存在著歸于分散獨立的問題,其并未能將完善的鐵路運輸信息管理集成平臺建立起來,該系統內外部基礎數據具有較低的信息共享程度和互聯互通程度,無法全過程的監控管理和追蹤物流服務。
2.2 不具備無縫銜接能力
目前鐵路物流運輸在經營模式、作業標準、業務流程、信息系統、基礎設施設備等各方面都無法無縫銜接其他的運輸方式,與一些物流園和海港在“最后一公里”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滯后性,而且具有較高的短駁成本,最終嚴重地影響到了公路與鐵路、水路與鐵路、海路與鐵路等多種聯運方式的發展速度。
2.3 缺乏合理優化運力資源的能力
盡管近幾年來鐵路運輸充分的釋放了既有線能力,然而還有一些區段仍然受到了缺乏貨運站裝卸能力、缺乏編組站編解能力以及運能緊張等一系列的問題的影響,由于并不具備完善的貨運場站物流功能,因此在運輸裝備方面具有較低的機械化和集裝化水平,其中一些場站與地方貨源集散地之間具有較遠的距離,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物流孤島的問題[2]。2.4 有待提升的運輸組織效率
因為在運輸的各個環節都不具備足夠的監控管理力度,因此貨物的運到時限受到了裝卸不及時、配送不完善以及列車晚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在鐵路的運輸組織管理工作中還需要不斷地優化其調度指揮體系,從而使鐵路的運輸組織效率得以提升。
2.5 運輸產品無法與物流市場的需求相適應
鐵路的運輸產品的設計通常都是立足于運輸組織自身的角度來實現的,嚴重缺乏以客戶需求為根據開展的各種定制化和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實踐。在整個鐵路運輸產品中存在著較少的適應物流市場需求的集裝化運輸產品、時限快運產品和全程物流服務產品等,最終使得鐵路物流的市場競爭能力受到了較大的制約。
3 鐵路物流運輸產品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
3.1 鐵路物流運輸產品創新
①集裝化運輸:立足戰略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認為,鐵路物流運輸要想實現有效地轉型,就必須要對集裝化運輸服務產品進行大力發展,從而能夠實現靈活、高效的裝卸搬運作業。首先,必須要使電子產品和藥品等精細化的貨物運輸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要對防磨墊及張網等各種集中化的運輸用品進行大力的研究和創新,從而使鐵路運輸股的集中化比例值得以極大地提升。除此之外,還要大力推進集裝箱多式聯運的方式,對集裝運輸的優勢進行充分利用,立足于路線和價格等各個層面使鐵路物流運輸競爭力得以全面提升。
②全程物流:確保物流供應鏈生產業務流程實現同步化是發展現代物流的關鍵,通過全程物流服務產品能夠對鐵路物流運輸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加快鐵路物流運輸的轉型。要積極地促進鐵路運輸物流的營銷工作,對客戶的信息倉儲和運輸等各項需求進行集成打包,而使客戶專業化、定制化的物流方案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不斷地拓寬鐵路物流的運輸模式。
③大宗貨物運輸——直達:如果有數量較多的港口、煤礦等具有大宗貨物運輸需求的地區分布于鐵路物流運輸輻射范圍內,這時候鐵路運輸就可以將直達班列開設出來,并且確保定時和準時的開行時間、車次和周期[3]。除此之外,要認真地做好與客戶的協調和對接工作,通過開設大宗貨物直達班列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少運輸中間環節,并且進一步的降低成本,最終能夠達到客戶與鐵路運輸的雙贏。
3.2 鐵路物流運輸組織管理創新
①優化配置運力資源:要對運力資源的配置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統籌,立足于大物流運輸的層面將鐵路物流運輸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從而能夠合理的優化配置鐵路的運力資源,確保鐵輪物流運輸組織具有較高的通暢性。首先,要對物流樞紐和通道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建設,積極地改造樞紐的有線電氣化。不斷地提升編組站的綜合自動化水平,全面完善電線的配套設施,大力推動普速鐵路的建設,從而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運輸網。其次,要針對港站和公鐵進行一體化建設:使鐵路物流運輸實現轉型的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構建大物流運輸網,有效地連接社會物流系統。要積極地促進社會物流系統和鐵路場站資源之間的銜接,與企業、政府和港口等進行密切對接,確保無縫銜接的實現,從而進一步地減少鐵路運輸的物流成本,使客戶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最后,加快綜合物流網的建設:在物聯網中場站設施屬于核心組成部分,因此要嚴格以現代物流的相關規范為根據對其進行合理設計,要形成監管、會展、流通、加工、倉儲、配送等一系列的功能[4]。與此同時,還要與物流信息平臺、企業、城市物流園區等進行密切的銜接,從而真正地與重要城市、大陸橋、港區和各個城市群等實現融會貫通,最終將功能性和合理性的綜合物流網絡形成。
②全面推動鐵路物流的信息化建設:要想促進鐵路與物流運輸的轉型,就必須要對數據信息、電子信息科技、物聯網等進行大力借助,通過互聯網加快建設鐵路物流信息化。要不斷的完善對外服務平臺,將完善的鐵路物流電子商務平臺打造出來。此外,還要對物流信息的共享平臺進行不斷的完善,積極的開發運輸信息集成平臺,認真的做好業績、市場分析、營銷人員等各個方面的信息管理工作[5]。要將市場的導向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在鐵路物流運輸組織中要充分地重視打造物流產品品牌的工作,對運輸組織的管理業務面進行拓寬,將完善的物流調度平臺建立起來,并且形成科學合理的物流調度指揮體系,不斷地創新鐵路物流運輸組織。
4 結語
為了實現更好地發展,鐵路物流運輸必須要不斷的優化物流產品服務,從而使客戶的各種需求得到充分地滿足,對鐵路物流運輸組織管理進行大力創新,從而從根本上提升鐵路物流運輸的服務能力,不斷地擴張企業規模,最終能夠確保鐵路物流運輸實現有效地轉型。
參 考 文 獻
[1] 吳冬.RFID時代鐵路物流運輸領域的研究[J].知音勵
志,2015(21).
[2] 高慧.鐵路物流業對當地經濟的影響[J].企業導報,2014(21).
[3] 鄭健.創新鐵路物流產品 發展現代物流業[J].鐵道經濟研究,2013(Z1).
[4] 于昕宸.我國鐵路物流的現狀及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13(18).
[5] 張曉峰.有關建立鐵路物流服務網絡之初探[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