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 趙志恒
摘 要:“毛概”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簡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基礎和核心,它匯集了豐富的思想性內容和嚴謹的政治性內容,與黨的方針政策有直接的、密切的關聯。這門課程,涵蓋了極為廣闊的知識內容,對于引導大學生把握基本國情、黨情和世情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而,為了提升“毛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就要結合“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網絡信息資源,增強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間的互動,優化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毛概”教學;互動;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6-126-2
0 引言
“毛概”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網絡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毛概”教學要不斷深化和完善,以提升“毛概”教學的實用性和實效性,在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毛概”教學要優化教學策略,采用不同的形式,多方面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入多媒體信息教學課件、網絡資源等,充分挖掘網絡資源優勢,借助于互聯網+的信息資源平臺,探索“毛概”教學的自主化教學和學習模式,改革傳統的“毛概”教學理念,代之以全新的“互聯網+”時代下的自主學習、網絡學習的教學新模式,從而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實效性。
1 增強“毛概”教學互動性和實效性的必要性分析
1.1 解決“毛概”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中具體問題的沖突與不協調性
在“毛概”教學的新時期下,我們要對“毛概”教材內容體系進行分析,不能局限于舊有的新民主主義論和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的探索內容,還要針對時代的發展,添加一些與時俱進的內容,要讓學生明白“毛概”教學內容對于現實的意義,還要對現實中的尖銳問題進行“毛概”教學的解答,從而消除學生的疑惑,消除“學習無用論”的錯誤觀點。
1.2 協調教師既有觀念與新時期學生的思想之間的矛盾
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的既有觀念與現代年青人的思想有太多的不一致性,現代學生思維敏捷靈活,善于理解和分析,思想觀念開放而不墨守陳規,這就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出現一些沖突和矛盾,導致教學無法實現預定目標。因而,需要加強“毛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增強“毛概”教學的和諧性氛圍。
1.3 解決教學單一與學生興趣多樣化的矛盾
《毛概》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單一注重對知識的傳授,而對于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欠缺一定的實效性,這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在當前網絡信息普及的趨勢下,學生的興趣呈現多元化的傾向,傳統的理論教學不能適應于學生的需求,因而,需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教學形式,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2 “互聯網+”時代下“毛概”教學原則的把握
2.1 以生為本的原則
在“毛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互動,要使“毛概”教學成為“入腦”、“入心”的課程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認識過程為主導,要注重培養學生在“毛概”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毛概”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對“毛概”知識的理解,尤其是對“毛概”理論問題的深入理解。
2.2 政治性和科學性相融的原則
在“毛概”教學過程中,明顯的特征是階級性和黨性特征,體現出政治性的特點,學生在“毛概”的學習之中,要有正確的政治原則和政治導向,同時,還要在學習中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原則,實現政治性教學和科學性教學的統一。
2.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兩大理論成果的原則
在“毛概”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重大的、歷史性的跨越,要注重從實際上理解毛澤東思想對于中國的意義和推動性作用,如:“走中國自己的工業化道路”的思想;“三農”問題的解決啟示等。
3 “互聯網+”時代提升“毛概”互動教學之實效性的路徑
3.1 校內“毛概”教學實踐的基本途徑
“毛概”教學課堂的校內實踐教學是基本途徑,可以融入校園的實踐環境內容,開展以“毛概”校內實踐教學為主題的互動教學形式,如:開展學生志愿者活動、學生勤工助學活動、學生自主管理活動等。在這些不同形式的校內“毛概”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課堂辯論、案例分析等模式,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確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集體主義觀念,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實踐融合進入“毛概”學習之中,從而深化對“毛概”知識的理解,提升“毛概”教學的實效性。
3.2 社會實踐是“毛概”互動教學的重要途徑
在“毛概”教學課程之中,社會實踐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可以結合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讓學生走進社會、體察民情,在感悟和體驗中獲得自我成長,因而,可以說,社會實踐是“毛概”教學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寒暑假社會實踐、周末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錘煉品格,用自己的知識回報社會,從而提升“毛概”學習的實效性和實用性,在各種多樣化的活動中如:社區義務勞動、掛職鍛煉等形式,增強學生對于社會焦點問題的認識,尤其是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內容、食品安全衛生內容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分析,從而增強自己對于社會的認知,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3.3 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毛概”學習互動途徑
“毛概”教學中的多媒體課堂教學通過直觀、新穎的形式,對“毛概”知識進行了形象的闡述,可以通過多媒體課堂教學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師生互動,例如:在學習“毛概”課程的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的知識時,就可以展現多媒體視頻內容,由于這段歷史距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可以借助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清晰、直觀地想象和理解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歷史衍變進程。這樣,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對“毛概”知識的儲備,提高了“毛概”學習的有效性。
3.4 利用網絡資源的全新“毛概”自主學習新途徑
在互聯網時代下,網絡資源為學生的“毛概”自主學習提供了全新的、便捷的途徑,各種期刊資源、電子期刊、“超星”資源、電子資源等,都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學習“毛概”知識,這樣利于對毛澤東思想的整體把握,在通過下載閱讀“毛概”的電子書籍時,學生還可以尋找到不同的版本,實現對比閱讀。這些網絡資源的整合利用可以采用如下模式:①BLOG+RSS模式。也即互聯網通用的內容包裝和投遞協議,它是基于XML標準之下的全新信息技術平臺,可以為需求者提供潛在的信息服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取“毛概”知識內容,可以在互動模式下實現BLOG的資源訂閱和共享。②“慕課”和公開課模式。“慕課”源于網絡開放課程,又被直譯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在這種“MOOC”模式之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實施在線授課,并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網絡檢索、收看和學習,同時,還可以觀摩到國外學校的“毛概”公開課課程的學習內容。③論壇網絡資源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毛概”課程的自主學習而言,論壇網絡資源也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論壇網絡里的留言板、站內信等,解決“毛概”學習中的困難,提高“毛概”學習的效率。
4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毛概”教學具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不同的形式,提升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和交流,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學習資源,提高學生對于“毛概”學習的辨識能力和排除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去進行“毛概”的課程學習、實踐學習和自主學習,從而轉變“毛概”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體系,促使其深入理解和把握“毛概”思想內涵,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參 考 文 獻
[1] 賈麗.啟發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在思政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前沿,2015(09).
[2] 張劍.淺析如何提升高職學生對“毛概”課程的滿意
度——以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為例[J].南方論刊,2014
(07).
[3] 陳星宇.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考試改革探索[J].文山學院學報,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