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麗
[摘要]近年來市場營銷專業的國內外“慕課”資源日益豐富,其對市場營銷專業的理論課教學帶來了一定沖擊。因此,有必要探討“慕課”對河南中醫藥大學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潛在影響,結合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現存的問題,調整實踐教學的課程結構、創新教學模式,全方位開拓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建立基于能力考核的實踐教學考評系統,以實現互聯網教學資源快速膨脹形勢下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
[關鍵詞]慕課;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2549(2016) 09-0086-02
“慕課”是一種開創性的教育模式,一經推出就得到了世界諸多知名高校的響應,并在國內高校掀起了一股“慕課”熱,顯示了“慕課”獨具的魅力與強勁的生命力。但是面對“慕課”潮,我們在迎合、適應的同時,更需要認清它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以及帶來的連鎖效應,特別是需要主動研究“慕課”對高校實踐教學產生的潛在影響,前瞻性地開展高校實踐教學改革。
一“慕課”對醫藥營銷專業課教學的影響
伴隨“慕課”熱,一些知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慕課”資源日漸豐富,學生們能夠隨時隨地借助互聯網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理論知識,高校營銷專業傳統課堂教學必將面臨新的挑戰。
(一)“慕課”對醫藥營銷專業理論教學的顯性影響
針對營銷專業理論教學,如果教師講解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遠不及現有“慕課”資源,就可能出現學生逃離實際課堂,轉而利用“慕課”學習。當然利用記考勤等措施強行將學生留在教室,會出現學生“身在教室、心在外”的現象,使理論課程“教”與“學”脫節,造成課堂時間的低效利用,進而影響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教學積極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形式多樣的“慕課”資源將越來越豐富,傳統的課堂知識傳授模式將遭受更大的沖擊,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已成必然。
(二)“慕課”對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潛在影響
目前,“慕課”資源主要以理論課教學為主,對實踐教學的影響似乎不明顯,但隨著“慕課”資源的日益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理論課程更便利、時間更靈活,學生更可能逃離固定課堂教學,參與短期兼職工作,或參與社會活動,進而間接地影響每位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工作能力的系統化培養與訓練。因此,對于側重實踐性的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應著眼于“慕課”帶來的時間結余,優化理論課教學內容,探索多樣化的課堂實踐教學形式與手段。
二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開設不足,教學內容與模式陳舊
醫藥營銷專業計劃內的實踐教學,除基礎醫藥類課程需要做人體解剖或藥理實驗外,營銷管理實踐主要包括仿真實訓課程,以及學生假期自主見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目前,市場營銷學、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實務、會計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分別開設了不超過30學時的仿真實訓;商務談判、營銷策劃、市場調查與預測和物流管理等課程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其中,實踐課程的總學時為387學時(不包含暑期自主見習和畢業實習)占總學時(為2720學時)的14.2%,如果將畢業實習25學分按每學分18學時折合成450學時,則實踐課程學時為837學時,占總學時的30.8%,即接近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實踐教學的學時總量相對偏低。而且現有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在校園中,以仿真實訓為主,而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則多是依賴其業余時間的自主實踐,不是學校系統化的實踐能力訓練過程。
(二)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滯后
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平臺仍停留在仿真實訓教學軟件平臺的建設與豐富上,缺少以學校牽頭,師生合力經營管理的實體企業平臺,不能為營銷專業學生提供系統化的實戰訓練;缺少與醫藥企業的深入合作,沒有充分利用學校已經建立的多個醫藥企業實習基地,開展系統化的企業營銷管理實戰訓練。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并未建立供營銷專業學生經營管理的虛擬企業平臺。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明顯滯后于時代發展對人才實踐能力訓練的要求。
(三)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考評制度有缺陷
理論課教學的考評制度非常成熟,一方面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考勤等進行平時考核;另一方面通過對學生期末閉卷考試進行知識掌握情況考核,然后將這兩方面按一定比例折合為學生理論課的最終成績。如果這種考評制度套用于實踐教學考核,雖然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個成績,但該成績很難反映學生實踐技能或能力情況。“知識”容易用紙筆法測量,而“能力”范疇中的“技能”部分就不容易用一般的紙筆法來測量。由于實踐教學的考評側重對學生技能的考核,沿用原有的考評制度存在明顯缺陷,需要建立更適宜的實踐教學考評制度。
三“慕課”時代,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策略
心理學專家們的研究表明:技能是從知識的掌握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中間環節,技能的形成對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一旦人具備了所需要的某類層次的能力之后,又對人的知識領域橫向和縱向的擴展和加深,以及人的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起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1]。因此,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應圍繞著“傳授學生營銷技能和鍛煉學生專業能力”的目標而展開。
(一)整合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探索側重技能訓練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和實踐鍛煉的空間和環境[2]。在不變更教學計劃總學時的前提下,通過改變理論教學內容或模式,間接地增大實踐教學份量。首先,梳理醫藥營銷專業的營銷管理類課程,變更與其他課程重復率高的課程,比如本專業已經開設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銷售管理、市場預測和物流管理等課程,就可以將企業管理學改為企業戰略管理,雖然學時不變,但教師可以節省課堂講授學時,進行分析應用技能的演練[3],間接地增加實踐教學的份量;其次,組織任課教師對所擔課程中重復章節進行確認,并對雷同或重復內容達成一次性講授的共識,規定相似內容只在第一門課中教授,以后的課程將不再講授,這樣又能壓縮一部分學時,用于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4];再次,增加大二、大三學生暑期深入醫藥企業實踐的課程,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與企業聯合設置實踐內容,作為一門必修課給予學分;最后,無論是變更或壓縮的理論課程都可以利用“慕課”資源,將所授課程的部分章節或整篇內容的知識學習調整到學生課前網上學習或預習,教師在課上帶領學生對自學或預習中遇到的關鍵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或演練[5],也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室內或室外的情景訓練,以縮短學生的知識內化過程,從而改變傳統的課堂傳授模式[6],實現實踐教學在課堂上延伸,提升醫藥營銷專業教學計劃的實踐訓練內涵。
(二)與時俱進,建設醫藥營銷專業開放式實踐教學平臺
在繼續推進營銷管理類課程開設仿真實訓課程的同時,從三方面拓展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第一,以學校名義成立營銷策劃工作室,由專業課資深教師負責,承接中小醫藥企業的策劃工作,結合理論課程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或鼓勵學生自主參與,為學生提供營銷策劃的實戰平臺[7];第二,成立以中醫藥產品為經營對象的實體銷售公司和同步網絡公司,由學生營銷社團牽頭、營銷專業課教師指導,運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8],配合營銷專業的室外情景實驗,構建從入學至畢業均可參與的校內實踐活動平臺[9];第三,加大與學校已有實習基地的橫向聯系,在課程實踐活動設計上與企業相關部門充分溝通,通過將學生分組參與各個醫藥企業的產品推銷、營銷策劃等活動,搭建校企靈活合作的一體化實踐教學平臺。
(三)制定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師生考評指標體系
“慕課”時代,逐步優化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針對學生實踐教學的考核制度也必須相應調整與完善。一方面,可以沿用考勤、實踐表現、實踐報告等作為考核項目,約占40%的實踐成績;另一方面,應以考核專業技能作為主要項目,約占實踐成績的60%左右,充分體現實踐教學的真正目的。當然,關于技能的考核始終是個難點,需要研究建立不同的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針對不同課程側重訓練的能力不同,設置、調整相應的指標體系,在不斷驗證的基礎上形成穩定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于考核學生不同的專業能力,并以此為基礎,給予學生相應的實踐課成績。
總之,“慕課”對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影響,只是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遭遇的外部環境變化,而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息。無論是實踐教學的課程內容、教學形式,還是實踐教學的平臺建設,以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方式與指標,都是處于不斷調整、優化中。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完善實踐教學內容、手段與形式,促進醫藥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安鴻章.淺析人的知識、技能與能力的概念異同[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3(06):24-28,
[2]顏延寧,朱斌.高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育人的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14(6):34-35.
[3]楊瑞敏.數學實踐技能是自主創新的內在核心構件[J].中國大學教學, 2009(05): 15-17.
[4]朱世蓉.高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研究[J].教育與職業, 2014(11): 174-176.
[5]韓志偉,倪娜.大學研討型課堂的實踐與反思[J].現代教育管理, 2013(07): 44-47.
[6]余琛琳,等.探索構建基于比較醫學的創新性實驗教學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4,31(4): 180-182,188.
[7]齊寶寧,趙天才.構建多元化教學實驗平臺強化大學生實踐技能培養[J].重慶醫學, 2012(34):3677-3678.
[8]蔡月忠,基于開放管理的項目式實驗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 2011(4):117-120.
[9]徐雅琴,等.適應拔尖人才培養探討農業院校基礎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5(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