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麗
摘 要:從任課教師要不斷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教師要規范課內外表現,做到表里如一;教師要明確管理內涵,做到既“管”又“理”;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要求,做到教學監管并重等方面,研究了當前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學科教師;學生管理;監管并重;成長;成才
中圖分類號:G455;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100-01
每一個教師,都會涉及學生管理問題。許多專家,包括一線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多種管理學生的理論和方法,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但在現實教學中,有一些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組織和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以致教學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為切實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做如下研究。
一、教師要不斷創新學生管理工作
有些任課教師認為,學校管理工作是校長或領導的事情,班級管理應該由班主任或政教處負責,任課教師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若真如此,這教師所從事的學科教學質量及學生的成績都不會太好。教師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學科教師?,F實中,一些任課教師走進課堂看到有學生沒有聽課,卻不加以批評、制止,這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仔細分析其這樣做的原因,除管理能力低下外,還有如下情況:(1)教師駕馭教材能力差,知識儲備不足,課堂上邊想邊教,全部注意力放在講授教材上,對學生關注不夠;(2)教師管理沒有底氣。究其原因:一是教學技能不熟練。二是向學生推銷資料或辦有償家教,失去了做教師的道德底線;(3)教師自保心理嚴重,感覺對學生傷不起,不敢管。
二、教師要規范課內外表現,做到表里如一
有的教師課內講一套,課外做一套,課堂內外判若兩人,不能做到為人師表。例如,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而自己卻不按時批改作業;要求學生團結同學,講文明禮儀,自己卻與家人、鄰居不和諧;要求學生遵守交通規則,自己卻闖紅燈……這些行為都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影響教師的威信,不利于學生管理。
三、教師要明確管理內涵,做到既“管”又“理”
管理的“管”即管制,“理”即引導,尋找規律?!肮堋笔秋@性的,“理”是隱性的,有些任課教師只“管”不“理”或只“理”不“管”,這都不利于課堂秩序或學生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科學管理,多問幾個為什么,少問怎么辦。要問學生:你為什么不認真讀書?多問自己:自己對學生了解嗎?對教育的規律掌握了嗎?
四、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要求,做到教學監管并重
任課教師要如何做,才能使其所講的課讓學生百聽不厭呢?(1)教師要樹立威信。有威信的教師管理學生效果就好,如何樹立威信呢?第一,要具備專業魅力。注意挖掘教學資源,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拓寬知識面,把課講活、講透,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愿意服從教師的管教、聽從教師的指揮。此外,教師還要有屬于自己的受學生敬佩的絕招,比如,地理老師的手工繪地圖,數學老師的手工畫圖……都會使學生永遠銘記在心。第二,要具備人格魅力。教師要身體力行,表里如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熞試乐數墓ぷ髯黠L影響學生,教育學生。(2)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樹立平等觀念。教師要始終把“我的心中無差生”思想根植于心,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不戴有色眼鏡。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都知道,當一屆屆學生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后,頭腦活絡,吃苦耐勞,善于合作,勇于創新的有很多是所謂曾經的“差生”。教師要善待“差生”,珍惜“差生”,改造“差生”,這是一種責任,一種胸懷,更是一種美德。其次,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溝通,永遠保持親和力?!坝H其師,信其道?!苯處煹挠H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任課教師要主動加入到學生中來,學會傾聽,多與學生談心,下課鈴響后,關心課堂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及課堂上未處理好的事情,這種課前課后的延伸,效果很好。最后,教師要與學生保持恰當距離。注意距離,不是說讓學生怕老師,而是讓學生敬畏老師,如果老師在學生面前太隨便,時間久了,就會很難控制課堂紀律。(3)教師要認真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求和對知識的渴求。作為教師,要教書育人,不能失去求知的本能。時代在更新,知識也在不斷更新,不要讓學生覺得老師“什么都不懂?!痹趯W術方面亦應如此,教師要時刻有危機感,不斷充實自己。教師不但要讀專業書籍,也要讀相關專業的書,還要讀教育學理論書籍,以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增強自己的人文修養。這樣,上課時才能旁征博引,娓娓道來,使自己的課既立足于課堂,又放飛于課外,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課堂秩序自然就好。
五、結束語
總之,教師教書育人是一項非常艱辛而復雜的工作,也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它充滿著育人的科學和藝術。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任課教師,僅有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是不夠的,必須掌握管理課堂的規律和藝術,才能使課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實際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陳虹.中小學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
[2]王曉春.班級管理勿忘育人根本[J].班主任之友,2015(10).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