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
摘 要: 隨著經濟、科學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我國的教育環境隨之變得更開放與輕松。互聯網的發展使得高中政治教學的方式、環境、手段等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同時,其對高中生政治素養的培養、價值觀的構建、身心發展的規律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系列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對高中政治教育事業形成了巨大沖擊。為了更好地讓各大院校迎接這一挑戰,教師要積極地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從根本上創新政治教學方法,實現政治教學目標上的突破。本文主要分析互聯網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突破,繼而實現與同行進行交流之用。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互聯網視域 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目標格外重視這樣一個任務,即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實現預設要求的三維教學目標,達到教書育人的政治教學目的。但是在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卻無法很好地滿足這一要求,這不僅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而且是教學魅力的不足,教師與學生自身具有局限性的生存環境限制了他們的價值視野。那么,互聯網的出現能否解決傳統政治教學中產生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對學生而言,互聯網已經成了他們所歡迎的學習、生活方式。
一、加強教學網絡建設、管理,樹立正確政治教學網絡輿論
首先,創建、管理具有趣味性、科學性的高中政治教學網站。這是學生獲取政治理論知識、開闊眼界的重要場所。像是在進行必修1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名為“生活與消費”的政治教學網站,并為學生錄制一些相關教學視頻,在視頻的設計上,教師要抓住學生好玩的心理,在網絡教學視頻中加入一些有政治相關的答題小游戲,使得網絡教學變得更有趣,讓學生在課外時間也可以獲取相應政治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在課堂外也有了一個及時鞏固課堂知識的固定場所,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大便利。在這一網站中,學生還可以對《消費者行為學》等書籍發起自主探究和討論。教學網絡的建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實現自主學習。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互聯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價值,為了有效地使用網絡,一方面,教師和學校要豐富網絡教學內容,實現政治教學內容的多樣化、趣味化、科學化。另一方面,教師和學校要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并為高中政治教學網絡化提供高水平的技術支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入。其次,加強網絡輿論引導。互聯網是一個集思想交流、問題探究、觀點表達于一體的場所,教師在將政治課堂與互聯網結合的過程中,一要努力堅持引導性與客觀性的結合,以客觀事實引導學生發表正確、積極的觀點,刪除消極的觀點表達,營造良好的網絡交流氛圍。二要倡導“疏”與“堵”的結合。“疏”主要指:邀請專業人士、專家等對焦點政治問題發表看法,以此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惑;“堵”簡單地說就是加強網絡教學的監控,隨時保護學生不受負面信息的侵害。
二、豐富政治課程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
首先,實現政治教學的互動化。互聯網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點,教師將其與學生自主意識明顯、表達欲望強的特點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在以教師傳授為中心的學習基礎上進行自主性的知識擴展,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例如在進行社會熱點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讓學生觀看焦點訪談、道德觀察等節目,再讓學生自主進行觀點表達,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政治教學內容的時代感,還能讓學生在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和提高表達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并用具有創造性的網絡界面吸引學生,能切實密切生生、師生之間和諧的交流關系,提高政治教學的活力。其次,實現政治教學內容的網絡化。在迅速發展的網絡環境下,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融入其中,使政治教材更加貼近生活,進而增強政治的說服力。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抓住學生實踐活動少、互聯網涉及面廣的特點,在互聯網上開設與政治相關的圖文并茂的網絡教學專欄,并借助網絡積極地向學生宣傳政治理念,將政治教學同互聯網這一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學生政治素養。
三、建設具有高素質、高網絡技術的政治教育教師隊伍
在網絡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教師普遍都面臨除了教學工作以外的一系列挑戰,像是在互聯網視域下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突破等,為此,學校就可以開展教師技術培訓班、教學經驗交流會、課件交流會等多種提高教師素養的活動,以此增強教師挖掘信息的敏銳意識,提升其崇高的網絡道德。在創建高素質教學隊伍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提高專業素養,將技能、知識、能力融為一體,還要在政治教學中進行不斷探索和反思,找出促進網絡環境下政治教學發展的最佳方法。在組織教學隊伍時,適當地將具有高技術的網絡專業人才引入隊伍中,可以有效地使高中政治教學隊伍的技術、綜合素質達到一個新高度,可以使教師借助互聯網資源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學習交流,使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進而提高互聯網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與趣味性。
總之,互聯網帶給高中政治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互聯網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了一種必然趨勢。但是,凡事皆有兩面性,因此,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互聯網的教學價值,就要積極反思互聯網可能會給政治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可能創建良好的教學預設,在實踐教學中不斷鉆研、迎難而上。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齊心協力、相互合作,互聯網視域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的前景就會無限光明。
參考文獻:
[1]王剛.淺談互聯網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突破[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
[2]毛謙義.淺談信息技術視域下的教育公平——運用互聯網促進教育公平的實踐與思考[J].浙江教育技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