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 610000)
現代舞與芭蕾舞的沖突和融合
張智勇(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610000)
舞蹈,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藝術。隨著文化交流的日漸增強,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并存成為趨勢,現代舞蹈與西方芭蕾舞在文化發展的長河中得到發揚和傳承。本文以現代舞和芭蕾舞為出發點,分析而這存在的差別和融合之處,探究藝術文化發展的思想真諦。
現代舞;芭蕾舞;舞蹈;文化融合
舞蹈,是人們音樂、詩歌、戲劇、繪畫、雜技等形成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入了人們的思想、情緒。以其表現形式多樣的動作、表演者豐富的表情,成為一種動態形象藝術。現代舞與西方芭蕾舞作為舞蹈藝術的兩種表現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發展,借助思想文化的交流加深,二者在發展中出現融合,但是現代舞和芭蕾舞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現代舞的發展也融入了人芭蕾舞的元素,二者在文化發展長河中有沖突有融合,相互學習、借鑒,并存發展。
1.現代舞
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現代舞蹈以其特征開分,有專業舞蹈(民族舞、爵士舞等)、國際標準舞(拉丁舞、摩登舞等)、時尚舞蹈(迪斯科、街舞等)。
2.芭蕾舞
芭蕾舞起源于西方的宮廷,從17世紀70年開始發展至今,19世紀在俄羅斯進入繁盛時代,到目前經理了三百多年的發展。芭蕾舞最重要的一個特征是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腳尖舞。主要的芭蕾舞代表作有《天鵝湖》《仙女》《胡桃夾子》等,如果將舞蹈稱為藝術的皇冠,而芭蕾舞則是這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1.舞蹈基本特征
芭蕾舞起源于宮廷表演,舞蹈的基本動作講究高雅、溫婉美。芭蕾曲調悠揚,舞蹈動作講究開、繃、直、立,利用肩部、胸部、胯部、踝部向外彈性地打開,塑造舞者在芭蕾舞中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以胯、膝、踝和腳背部位的繃讓舞者顯得更大方、更舒展。直主要是舞者在舞蹈中腳尖著地,整個重心上提,帶來顯赫的空間占有感。立表現為芭蕾的跳躍、旋轉、托舉動作。除此之外,芭蕾舞各類動作的訓練更具有嚴謹、規范性的特點。現代舞蹈的發展,更多的融合多種舞蹈動作和特征,主張放松肢體、思想自由的舞蹈形態,舞者更注重舞蹈動作的創新。舞蹈動作更多地表現內心情感,沒有收到嚴格的動作要求,對舞蹈動作的外在美追求遠遠不及芭蕾舞,但是舞蹈本身的內心情感釋放,追求身心自由是芭蕾舞所不及的。
2.舞蹈節奏及表現
芭蕾舞的動作根據音樂的節奏表現多樣的舞姿,典型的芭蕾舞中節奏比較緩和,給人婉轉、柔和、舒緩的感覺,舞蹈一般表現表現愛情、思念、憂傷、分離等。部分舞蹈中也會有強烈急速、雄壯的舞蹈表現激烈的情感。現在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的進步,同時也是超越時代的藝術形式。現代舞蹈的節奏各異,加上舞蹈旋律的夸張、粗糲、強力度表現,表現現代舞舞者不同的人生情感體驗,舞蹈動作不求千篇一律,更講究創新、自由發揮。
3.舞蹈服飾及形態
芭蕾舞演出用服裝,包括男演員的緊身衫、褲,女演員的芭蕾舞裙、連襪褲及芭蕾舞鞋。上身服飾主要材料 由絲稠或尼龍皺褶構成。有時為了舞蹈表現的需要,還會在緊身衣外面還套一條用很薄的材料制作的圍腰短裙。男演員一般穿白色的短袖圓領汗衫配黑色的緊身褲襪。現代舞的生活觀是追求寬容大度、樂觀向上、隨遇而安,它的藝術觀是求同存異。所以現代舞在其舞臺表演服飾上并沒有很嚴格的要求,特定的民族現代舞中會出現各民族舞蹈服飾,其他休閑類的現代舞中牛仔熱褲、露臍裝、小吊帶、牛仔褲、休閑服、爵士帽等都可以成為舞蹈服裝。
1.舞蹈創作形式
我國民族歷史文化的依托,與時俱進的文化發展理念帶動了芭蕾舞與現代舞的舞蹈創作、表現形式的融合。芭蕾舞打破以前遵循的原有程式規范和風格特征,融入現代舞的多樣化選擇題材,題材選擇上也有別于以往的范疇,表現形式逐漸提煉生活語言。完成了從戲劇芭蕾向交響芭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與現代舞的結合;從民間舞蹈中吸收營養,促進了東西方向文化的交流;最終完成了與現代主義文化的并軌。摒棄或淡化戲劇情節;重視形式和結構;能自由處理時空轉換;追求現代主義文化知識;追求舞蹈語音的流暢;對人生哲理和價值觀的思索,題材的廣泛性形式的多樣化,風格的多元化和發展三維空間技術等為基本藝術特征。
2.節奏韻律相互借鑒
無論是芭蕾舞還是現代舞蹈,都是源于生活,傳統的芭蕾舞節奏韻律是人們通過動作的模仿來表達內心情感的過程,并沒有去思考表達情感的規律。而在現代舞蹈中,更注重舞者內心感情的表現和體會。如現代舞《紅色娘子軍》它在芭蕾舞臺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芭蕾的精華與中國的氣派融為一體,為世界芭蕾舞壇增添了一朵奇葩。其他現代元素十足的現代舞蹈,在節奏韻律上會融入京劇、民歌、民間曲調、民間打擊樂,運用現代音樂的表現手法,有旋律優美的雙人舞音樂、有突出氣氛的嗩吶和笙獨奏、有模仿洗麻將的效果聲、有家丁亂棍的效果聲、有二胡與大提琴的對答、還有京戲青衣幽怨綿長的吊嗓,多元素的舞曲節奏韻律相互借鑒,兩派舞蹈者們也相互學習,讓芭蕾舞與現代舞的精華部分不斷融合。
3.動作技巧融合
現代舞蹈以表現自由、解放、多元化的思想為主主體,在舞蹈動作上根據曲調的借鑒芭蕾舞的部分動作,如《紅色娘子軍》的舞曲表演中,部分舞蹈動作采用芭蕾的腳尖頂地,加上現代舞蹈舞曲節奏強烈、奔放的表現形式,將舞曲中30年代的抗日故事展現的淋漓盡致。其他的舞蹈中吸收傳統芭蕾舞舞曲動作技巧元素創作的如《小夜曲》《協奏曲》,是現代舞曲與芭蕾舞曲融合的表現。在改編的部分現代舞曲中,舞劇中還出現了扇子舞、絲綢舞、糖葫蘆舞、風箏舞、陀螺舞、金元寶舞、瓷器舞等許多富有中國特色的性格舞。在舞蹈技巧上拓展的范圍,選擇性加強。
[1]王印英.對峙與合作:在現代舞與芭蕾舞之間[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11(7).
[2]袁薇.異中存同 為我所用——芭蕾舞與現代舞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3(3).
[3]何湘.現代舞與芭蕾舞的關系探析[J].2012(11).
[4]葛月華.我國民族民間舞現代發展的融合性趨勢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
[5]羅晶.現代舞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