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 艾芳芳
?
債務融資與公司價值
鄭州大學 艾芳芳
摘 要:無論財務理論如何發展,最終的著眼點一定會落在提升企業的價值上。企業的價值是其能夠長久發展的基石。在企業的資本結構中,債務是一項重要的資金來源,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離開債務,而僅靠自有資本是不能夠滿足其自身需求的。本文探討了公司債務融資和公司價值間的關系,以期為公司發展提供可供參考的意見。
關鍵詞:債務融資 公司治理 公司價值
1.1債務融資的相關概念
債務融資是是指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商業信用等方式籌集企業所需資金的行為。個人或者公司可以向企業借出資金,成為借款公司的債權人,并獲得該公司在約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承諾。企業的融資方式分為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兩種。企業進行債務融資是企業的一種經常性行為,與之相對應的股權融資是一種偶發性行為。
一般從小的方面上講,融資是一個企業運用一定方式進行集資的過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和資金狀況和未來的發展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采取某種策略和方法,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確保企業正常的生產需要,是企業進行經營管理活動所需要的理財行為。如果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出現資金匱乏并且沒有資金及時補充的情況,則對于企業的良好發展十分不利。從大的方面來講,融資是企業在整個宏觀經濟下根據國家的有關經濟政策通過各方面金融市場的行為所開展的活動。企業需要緊跟國家的發展態勢進行相適應的經濟活動,否則可能會面臨相當大的阻力。
1.2債務融資的方式
從現有的融資渠道上看,債務性融資主要包括三種方式:銀行貸款方式、民間借貸方式和發行債券方式。
(1)銀行貸款是企業最常用的融資渠道。從貸款方式講,銀行貸款分為三類。分別是信用貸款方式,擔保貸款方式和貼現貸款方式。
信用貸款方式,是指借款人僅僅憑借自己的信用,無須向債權人提供擔保就可以獲得貸款的一種簡易貸款方式。這種貸款方式沒有顯著的經濟信用保證,貸款的償還保證建立在借款人的信用基礎上,因而貸款風險相對較大。這是一種可能對債權人利益造成損害的方式。由于這種貸款方式風險較大,銀行一般要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管理水平和發展前景進行考察來降低風險。
擔保貸款方式,是指企業在向銀行融通資金過程中,根據約定由擔保機構以保證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擔保,在企業不能按照約定及時償還債務時,則有擔保機構承擔合同約定的償還責任,從而保障銀行的利益。
依法貼現貸款方式,是指借款人在急需資金時,以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融通資金的一種貸款方式。這種貸款方式中,銀行直接貸款給持票人,間接貸款給付款人。貸款的償還建立在票據到期付款人能夠足額付款的基礎上。
(2)民間借貸方式,是指借款人以高息為代價向某些民間貸款機構進行貸款的行為。這種借款方式對于借款人來說具有較大的風險,借款人很有可能因為無法及時支付高額利息而破產。因此企業在萬不得已情況下最好不要采取此方式。
(3)發行債券方式:是指公司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一定量的有價證券,并約定在一定期限內向債券購買者還本付息的方式。該種發行方式比較適用于盈利狀況較好的公司。
1.3公司進行債務融資的動因
1.3.1為了減少融資成本
公司可以通過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兩種方式,一般來說,股權融資需要較高的成本,公司需要將財務狀況公開,公司的不好方面必然會展現出來,并且金融市場變數很大,公司進行股權融資需要承擔較高風險,而債務融資相對來說風險較小,只需到期向債權人還本付息即可。
1.3.2為了獲取財務杠桿效應
當企業使用負債融資時,就會產生一定的利息,由于存在一定量的固定性資本成本,因而有利于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當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時,債權人僅僅能夠獲得固定的利息收入,金額相當有限,然而公司股東卻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因而可以提高每股收益,這就是上面所說的財務杠桿效應。負債融資具有財務杠桿的作用,無論企業利潤是多是少,債務的利息通常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因此,在公司息稅前利潤較多,增長幅度較大時,可以適當地利用債務資金,發揮財務杠桿作用。
1.3.3為了獲取稅盾作用
公司負債融資可以為經營者避稅,減少一定量的稅額,具有一定的節稅作用。公司負債的利息費用一般計入財務費用。可以在稅前成本中扣除,從而使得企業減少所得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公司實際的籌資成本,使公司獲得潛在的收益。因此,公司需要善于利用稅,從而有利于其更好的發展。
1.3.4為了降低資本成本
擁有一定量的負債有利于公司降低資本成本。負債融資可以減少貨幣貶值造成的損失,從而降低資本成本。適當提高債務融資比例能夠減少公司的自有現金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利用負債進行擴大再生產比企業自身積累的資本進行的擴大再生產似乎更有利。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此方法將貨幣貶值的風險從作為債務人的自身轉移到債權人身上,從而減少企業由于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
2.1債務融資對管理層的約束
(1)債務融資增加公司未來還本付息的負擔,因此可以約束管理層無限制的投資活動,減少相應的投資風險,保護債權人、投資者和公司股東的利益。當公司有較多的經營盈余時,股東一般希望能夠將盈余資金以股息的形式返還。而管理者恰恰相反,他們從自身利益出發一般愿意將這些盈余資金進行投資。即使在投資機會較少的情況下,管理者也希望通過兼并或收購的方式來增加自己在公司中的控制權,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當公司有了債務負擔,債務支出就會減少現有的資金,從而減少經理人從事無效投資的機會,最終有利于公司的和諧發展。
(2)公司的債權人會對公司的債務償還記錄進行審查。公司償還債務的記錄越好,進一步獲得貸款的機會就越大,所承擔的成本也就越低,這就鼓勵公司管理者良好經營和保持良好的還款記錄,不能盲目進行債務融資而不著重于提升公司的價值,畢竟如果公司沒有能力償還債務,還款記錄是不會優良的。那么公司債權人就不會輕易借到款項。這對于公司的長遠發展勢必不利。
總之,一定量的債務會迫使管理者將企業的現金收入及時償還給投資者而不是自己揮霍。當債務人無力償債或者企業需要融資以及償還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就會根據債務合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從而有利于提示企業相關信息并能更好地約束和監督管理者。
2.2債務融資對公司價值的影響
2.2.1提高債務融資比例能夠減少閑置的自由現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公司的自由現金流指的是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現金。如果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豐富,那么可以將多余的現金用于償還企業債務,回購股票、增加股息支付、對外投資等活動。當企業產生大量的自由現金流時,管理者從自身利益最大化方面考慮,傾向于將自由現金流留在公司內使用,管理者可能將自由資金用于私人利益,也可能進行過度投資從而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這是與公司股東利益相沖突的,從而會與公司股東之間產生一定的代理成本,對公司所有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損害。公司內部的不和諧間接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效率以及管理效率,從而會影響到公司的價值提升。
2.2.2提高債務融資比例能夠使股權結構更加合理
在經營者對公司的投資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負債融資比例,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和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使公司的股權結構更加合理,減少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利益分歧;另一方面可以發揮債權人對企業的監督職能,激勵公司更好的發展。
在股權分散,法人或者管理層持股比例較小的情況下,提高負債融資比例,可以相對提高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和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股東和債權人的監督力度,使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利益趨向一致性。公司內部各階層利益沖突減少十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價值。畢竟古諺語說道“合則生,分則死”。
2.2.3提高債務融資比例可以激發管理者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者與公司股東不同的利益訴求,導致了雙方有不同的經營和管理方法。一般來說公司的管理者傾向于較低的風險偏好,因為他們的薪酬與公司的正常運轉相關聯。就公司的所有者來說,他們更傾向于關注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對于管理者來說,獲利的多少與公司的績效緊密相關。當公司出現問題時,管理者應得的財富因而會受到威脅。因此,為了減少公司出現問題的機率,管理者的工作熱情被激發,從而會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致力于公司的發展與強大。并且對公司價值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2.4債務融資可能減少公司的投資機會,進而影響公司的價值提升
公司進行債務融資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的可利用資金,另一方面也使公司的負債增加。負債的增加勢必會造成企業應付賬款和應付利息的增加。因而公司本可以利用閑置資金進行投資的機會被應付賬款剝奪,從而可能會導致公司的投資機會的減少,進而減少公司盈利的機會,最終對公司的價值也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2.2.5債務融資可能增加公司破產的機率
公司進行債務融資是為了公司的正常營運發展并且承諾在未來某個時刻對債權人進行債務的償還。如果公司營運發展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導致公司無法按時對債權人償還所欠債務。此時債務人可能提出破產清算程序,會導致公司產生一系列使其破產的連鎖反應。公司一旦破產,那么公司的價值將不復存在,更談不上深遠的發展,因此公司也要適當進行債務融資,切忌盲目樂觀。
經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論述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債務融資對公司價值的積極作用和債務融資可能產生的問題。因此,公司在發展的時候既要看到債務融資的優勢,也要看到債務融資所存在的缺陷,從而適當進行債務融資。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債務融資與公司價值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債務融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價值的作用,一些公司應當充分考慮并有效利用債務融資;同時債務融資存在的一些問題,公司也需要對其審慎對待,不能盲目無限度地進行債務融資。當公司價值提升到一定程度時,其信譽度自然大幅度提升,從而也有利于公司高速有效地進行債務融資。
參考文獻
[1]汪群.負債結構與企業投資行為[J].商業時代,2006(17).
[2]汪輝.中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公司治理與市場價值[J].經濟研究,2003(08).
[3]楊建蘭.淺析債務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J].商業現代化,2007 (25).
[4]蔡律.如何健全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體系[N].光明日報,2011-3-20.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c)-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