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
【內容摘要】新課標要求老師放棄陳舊、落后的教育理念,明確素質教育要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化第二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結合初中地理教學,對利用網絡資源優化初中地理教學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網絡資源 初中地理 教學
將多媒體和地理教學整合在一起,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地理教學,營造出一種有效的教學氛圍,它不僅能體現老師的主體作用,同時也充分展現了以探究、自主、合作為出發點的主體學習,它很好的改變了傳統以老師為核心的教學結構,讓學生的實踐水平與創新精神的提高都得到了落實。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學
新課標要求初中地理教學要大力發揮素質教育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其提高創新與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標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現代初中地理真正擺脫了傳統的老師、黑板、教科書、學生的模式,為了適應現代教學要求,多種教育技術被應用到初中地理教學中,如:電視錄像、幻燈投影等視聽技術,以及網絡、計算機技術等。多媒體技術是把動畫、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整合在一起,它具有很強的交互性、集成性與可控性,同時也為教學提供了多種有效功能,讓學生進行學習驗證、調整學習進度、實時反饋,最后為學生提供可調節的讀寫、視聽學習環境。在這期間,老師是一切工作的指導者與領路人,通過多媒體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讓創造力、想象力都得到有效發揮。
老師通過網絡論壇,搜集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上傳的精華帖,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與途徑,將知識面拓展到書本以外。同時,老師也需要從多個領域關注地理科目與帖子,通過存儲信息資源,對地理信息進行有效篩選與處理,從而為教學提供有效的服務。通過建成資源庫,讓論壇擁有資源存儲的功能,將教學設計、試題與教學資源利用帖子等形式進行存儲,有需要的時候再調出來。最后,整合資料性質進行分化與歸類,需要時再下載使用。
通過在網上搜集和地理相關的笑話或者經典內容,將其變成日志上傳到空間。或者建立博客,利用網絡平臺將自己在教學中的感想、反思與教學資料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課改就是老師整合已有的教學思想,將與地理、國家發展直接相關的信息搜集在一起,同時這也是考試導向與地理界學者一直關注的領域,而教學工作則需要面向社會與經濟發展。這也是當今課標與學科教學的期望與要求,它是地理在現代教學中的要求。在進行網絡資料整理的過程中,老師的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也將得到改善。
二、培養識圖與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一切知識的來源,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論壇中的笑話、幽默與謎語整合各種知識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知識情境,充分利用語言進行新課導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精心設計簡潔的語言,幫助學生凝聚注意力,幫助學生改善學習興趣。
從地理教材編寫過程來看:有大量地理圖像,具體包含示意圖、統計圖、分布圖與景觀圖等,以及帶有思考性、啟發性的漫畫,地理圖像作為整個教材學習的關鍵,它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等特性,對幫助學生掌握空間分布規律與內在聯系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現代初中地理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圖像功能,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主體功能。如:在學習火山分布與地震帶時,先注意六大板塊的邊界與范圍,然后結合《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以引領學生掌握火山與地震帶分布位置,和前圖進行對照后,得到最終結論:地震與火山多集中于兩個板塊交界。所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中的地理圖像能幫助學生調動思維與感覺器官,以提高學生分析、解讀圖樣的能力。
三、優化第二課堂,學會識記
通過地理小論文、小制作、小調查等方式,以激發學習興趣與有效性,最后達到提高綜合素養的目的。如:對于八年級的學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水系調查。課堂上,對此次周邊水系調查進行周密的布局,回校后進行有效的論證與交流。在匯報過程中,允許存在多種形式,如:墻報、演講活動、正反辯論等,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很多不喜愛地理課的學生,都表示地理課越來越有趣,課后學生的提問也逐漸增多了。
從地理知識來看,其知識內容相對較多,并且缺乏連貫性,所以存在忘得快、記憶慢等問題。如果使用順口溜的形式,其效果將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如:在東南亞地理教學中,印度物產主要有甘蔗、黃麻、棉花、花生、甘蔗、茶葉等,可以編輯成“棉麻折花茶”,此處的折就是甘蔗;流經黃河的省份遍成“青川甘寧內蒙古,山西陜西和魯豫”,或者“青川甘為寧蒙山,西和東”,這里的西是陜西與河南,山是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