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年
[摘要]新會計監督體系的建立無疑是對當前會計監督體系的一個完整的補充,但是由于時間緊改革任務重,增加了我國會計信息監督體系的新問題,所以文章以會計監督體系創新路徑為主要切入點,深刻分析新會計準則帶來的挑戰以及我們該如何以創新的路徑迎接挑戰。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監督體系;創新路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56
1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監督體系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1.1完善責任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但具體內容仍就模糊
新會計準則中內容是高度濃縮概括的,所以內容細節模糊化,這就增加了會計信息監管的難度,比如在《無形資產》中要求公司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分開,以保證確認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要求,但是在實際會計信息操作時,由于無形資產本身的特性很難將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區分,這無形中就增加了會計信息監督的難度,并且在后續計量中又引入壽命不確定的無需攤銷,只有減值測試的要求等許多新的方面。
新的會計準則對會計活動要求越來越注重提供原則來代替具體詳細的規定,在實施新會計準則時必然會出現不同的會計主體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因為不同的會計主體的利益出發點不同,所以這將會造成在對會計信息監管時會計標準不統一。
1.2提高報表水平,但執行力仍有待加強
新會計規則上臺,要求上市的公司按照新的制度執行,但是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內容改動較多,會計行業很難在較短的時間中完全改革,這就阻礙會計信息監管的完整性,并且內容改動的幅度加大,無形中增加了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考核力度,面對復雜的變化會計人員只能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1.3增強了國內會計準則適用性,但具體方法有待研究
新會計監督體系建立在多層次結構上,其中包括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對內部監督提出的新要求是健全財務內部的約束體制,對社會監督要求是依托注冊會計事務所等中介組織提高社會監管職能。新會計監督體系在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形成堅不可摧的監督環境,在當前的會計監管的工作環境增加了監管難度。
2當前會計監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
會計信息是監督者對被監督者進行監督的重要信息,會計信息是反映各項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只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才能進行有效的監管。但是在實際監督中,會計信息造假的現象大大存在,各種不真實的會計信息擾亂了監督效果,會計監督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監督出現了嚴重的失效。比如,在經營中將一些不合理的開支套開為合理開支的發票,餐飲費、禮品費、公款旅游費等不合理的開支,都被開為辦公用品及外出培訓費,這一現象在當下已經蔚然成風,各種虛假信息五花八門,讓監督者的監督難度驟然上升。
2.2會計監督缺乏及時性
會計人員作為一個單位的財務管家,需要直接聽從上級領導的指揮,但長期以來,會計工作中存在的是否完全服從領導安排的尷尬現象一直存在。由于缺乏會計監督的及時性,一小部分單位的領導要求會計人員做一些隱藏收入、偷稅漏稅等的不合法行為,會計工作人員往往迫于領導的壓力而放棄了會計工作者的職業操守,以完全服從領導的指揮,幫助領導解決困難的心態在崗位上生存了下來。但是當上級組織進行查賬時,平時的各種不合法情況必然會暴露出來。但是那些堅守了會計人員職業操守,在工作中敢于對不合法現象說不的人,又往往因為得罪了領導或妨礙了某些人的利益而無法在會計崗位上立足,可能面臨著被調離崗位的悲慘結局。
2.3會計監督制度存在缺陷
當下各個單位的會計監督制度落實不到位,一些單位內部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沒有設立連帶責任的關聯制度,或是設立又根本不落實,形同虛設。這樣的狀況,就導致了單位會計監督工作失效,經濟活動和會計工作失控,各種違法違紀現象大量涌現。
3會計監督不力的原因
3.1會計監督法律法規不健全
要想保證會計監督的執行有力,就必須做到執法有依,而我國缺乏的就是健全的會計監督約束機制。雖然新的會計準則中對諸多不合法問題進行了規范,但是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并沒有跟上,所以導致新會計準則的實行大打折扣。沒有明確有力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一些單位對待會計新準則的態度仍然是不夠重視,在單位內部的管理制度出現了新制度、老觀念、老辦法。這種套用原有的辦法來執行新準則的現象屢見不鮮。在當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刻,各種復雜的經濟問題擺在了會計工作者面前,如果沒有專業性的會計制度以及健全的核算制度,那么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的現象將一直存在,會計監督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3.2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強
會計工作是否合規,在很大程度上與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業務水平、職業操守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如果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強、業務水平高,那么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增強,會計的監督作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強大的職業操守和職業使命感也是會計從業人員發揮監督作用的重要因素,法制觀念淡薄、缺乏風險意識、缺少自我約束的人,在利益的驅使和領導的壓力下,必然思想會向“權大于法”的方向傾斜。
4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的創新路徑
4.1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
新會計準則對會計監督的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來的合規性目標提升到了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公允性。在新準則中突出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公允性,就是說會計信息應當作為監督的重要工具,主要依托。會計報表要在所有重大方面反映出單位的經濟運營狀況和各項經濟活動。通過提高質量,降低了會計信息的可操作性,從法律法規方面有效地約束了會計信息,同時也規避了企業風險,優化企業內部結構,這與原來的合規性進行比較,從原來的各種支出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部門規定,維護經濟正常運轉的層面上提升了很大的一個檔次。
4.2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要使用新的會計準則,就需要讓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認真學習新準則的這次變革,認真學習理解會計監督理念,加強對市場信息的分析,用市場的信息來規避風險,讓市場信息更加的公開透明,直接用準則來約束自己的會計行為,轉變原來重檢查、輕管理的陳舊理念,將市場中反映的信息應用到工作當中,做到以人為本,從被監督者的實際利益出發,認真分析利弊,增強法律意識,改善會計誠信環境,提高監督效果。
4.3清晰監督模式,促進放開經濟蓬勃發展
財政部門會計監督應當包括各階段的內容和資金。嚴格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對資產價值真實性的監督做到緊跟不放。而且在當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放開經濟發展,大膽適應市場,用新準則和國際財務報表準則來要求會計人員,促進經濟開放水平提高,進一步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5結論
會計監督體系作為經濟活動監督中的重要環節,是監督體系發揮作用的重要體現。在新會計準則的推動下,會計監督體系仍然需要從目標、理念、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通過完善法律法規等各項制度,做到以人為本,保障會計人員的監督行為,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監督意識,只要監督體系下的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創新發展,會計監督的作用將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婷婷,楊孝安對會計監督體系完善的探討[J].北方經貿,201.4(8).
[2]陸婭萍談會計監督體系中的內控制度建設[J].中國經貿,201.4(1.2).
[3]張煥彩結合會計監管情況評析會計監督體系的完善[J].中國商貿,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