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利
摘 要:本文從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入手,逐步解析了兩者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聯,通過分析當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額精神文明建設的現狀。總結歸納了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五個促進作用,重點提煉了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關于境界提升、規劃銜接、機制設計等關鍵要素和基本方法。
關鍵詞:企業文化;精神文明建設;互相促進
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是企業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屬于企業管理范疇。目的是通過塑造企業的價值體系、行為規范和品牌形象,形成企業凝聚力,激發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精神文明建設是屬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范疇。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在企業營造良好氛圍,為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在當前企業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以企業文化為載體,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企業文化的制度層面相對熟悉,對精神層面和行為層面或市場認同的關注度相對較低。總體來看,多數國有企業已進入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化提高階段外,也有不少國有企業在行動上還存在較大差距,沒有制訂符合本企業實際的企業文化發展規劃,未將企業文化建設列為企業管理的主要工作,存在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兩張皮”的現象。與此同時,社會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支持力度不夠充分。
隨著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國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之處。主要表現在實際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依然存在,精神文明建設缺乏有效規劃、統籌、力度,缺乏符合本單位實際的硬性規定和措施,國有企業在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探索得到廣泛認可,但如何取得實效,難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力量和資源漸顯不足,有的企業甚至明顯淡化和弱化。
一、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
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很強的共同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目標一致性。構建企業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企業價值觀的樹立、企業形象的塑造,使企業職工的整體思想意識、文化技能、道德觀念等素質在企業運行中產生能動效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是通過有效途徑和載體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為企業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時代特征的先進思想內化為職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轉化為持久不衰的工作熱情,加快企業的發展。因此,可以說,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目標都是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做大做強企業。
二是內容包容性。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是以企業共同價值觀、企業精神為主體,還包括全體職工共同的奮斗目標和遵循的行為規范。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對廣大職工進行思想理論、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企業管理關系、行為規范和生產方式。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都需要通過企業各項文化載體,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養。兩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并不斷改進和加強,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三是主體重合性。企業文化的主體集中體現了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企業發展經營戰略文化,尊重人、關心人,以凝聚企業職工的力量,來推動企業的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也是企業的全體職工。兩者都以職工為主體,在主體上具有重合性。
二、企業文化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促進
一是企業目標的促進。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中,制定企業的短期目標和長遠規劃,對職工開展企業愿景引導,進一步強化企業發展的目標教育,廣泛宣傳企業發展目標,促進全體職工明確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樹立起與企業共發展、共榮辱的群體意識,把實現職工的理想與實現企業發展目標有機地結合。
二是企業精神的促進。企業文化著力培育企業價值觀,促進職工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結合企業實際,總結提煉出能煥發職工激情、表現企業特點的企業精神。利用文化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形成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增強推進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
三是職工道德素養的促進。通過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企業法規,形成職工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工作標準,促進企業倫理道德規范建設,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培養職工高尚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提高職工的文明素養,在企業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職工文化素養提升的過程,也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
四是企業形象的促進。通過企業文化建立企業特有的形象識別系統,打造企業獨有的品牌,塑造企業形象,促進企業得到社會的認同,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
五是企業宣傳的促進。企業文化需要利用網絡、報紙等手段進行傳播。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通的網絡平臺,對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內容進行有效地宣傳報道。職工雖然分布內蒙東、西部各個地方,但可以隨時快速閱覽、查看企業文化各方面的信息,還可以在網上自由討論、相互探討和反饋意見,最大限度地引導職工與企業的愿景形成共識,產生共鳴。企業每半月一期的《內蒙古能源發電》報,不僅及時向職工反映企業發展動態,宣傳各種政策法規,為企業與職工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也能夠有效地宣傳各二級單位的工作動態,形成了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圍。同時,也向政府部門、相關業務合作單位展現了企業的風采,樹立了企業文明開放、健康向上的社會形象。
三、企業文化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
一是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針對性。企業文化在依靠明確的目標和原則約束、規范職工行為的同時,更加注重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為全體職工所認同信守的內部文化氛圍,這個過程也是逐步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企業文化所開展的活動,就是職工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可以多方面地培養職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遵守紀律、顧全大局和配合協作等良好作風,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明氛圍。因此,把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于精神文明建設創建中,可以有利地增強工作的針對性。
二是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廣泛性。企業文化從企業發展的需要和職工思想實際出發,開展的各種活動,也是營造良好人文環境、激發職工積極性的有效渠道。例如國家重大節日慶典文化活動、企業的文化藝術節等,這些都是有效的企業精神文明的普及形式。活動形式的多樣化,使職工樂于接受,樂于參與。發揮企業文化的這些優勢,可以大大豐富精神文明建設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職工積極參與到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中,增強其廣泛性。例如,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系統在廣大職工中開展了企業文化理念征集活動,還廣泛開展了“身邊的榜樣 前行的力量”、“放飛青春夢 凝聚正能量”、“弘揚工匠精神 展示蒙能風采”等企業文化實踐活動,使企業文化融入到企業文明創建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僅提高了職工的知識素養和技能水平,也更好地推動了全體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形成了良好的企業風尚。
三是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效性。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現代企業治理思想,主要特征是著重從企業的經營文化、治理文化的深層結構上探索完善企業經營之道。精神文明建設與企業文化相融,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并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更好地促進物質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尤偉.淺析國有企業文化的創新與黨建的關聯性[J].東方企業文化,2013,15.
[2]李偉杰.基于企業文化視野的國企思想政治工作路徑芻議[J].東方企業文化,2014,04.
[3]王淵安.張煥霞.淺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J].發展,2010,04.
[4]王若晨,陳亮.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研究——以海爾集團為例[J].改革與戰略,2004,04.
[5]裘芝鵬.發展企業文化全面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J].鐵道運輸與經濟,1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