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麗
摘 要: 快樂學習是新課標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其是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針對這個新的教學觀點,結合作者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提出了幾種讓學生快樂學習的有效策略,為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以生為本 快樂學習 教學效率
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與實施背景下教師追求的基本教學目標。初中數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其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與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并巧妙組織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在課堂上師生的角色與地位發生了轉變,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則要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收獲技能。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大部分知識都是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與學習掌握的,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合作學習的模式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可以結合數學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方式學習。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這一節內容時,我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并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剪刀和彩紙,做完了準備工作后,我就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天安門廣場、臉譜、蜻蜓風箏等,并讓學生觀察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點。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學過了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他們對這些內容并不陌生,課堂氣氛瞬間就變得熱烈起來,學生都十分活躍。然后我引出本節課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知識,學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最后我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剪出一些軸對稱圖形,有的小組剪出了“囍”字,有的小組剪出了一個簡易的蝴蝶,還有的小組剪出了一個三毛,在輕松而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學習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
二、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是集中學生注意力、強化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設計恰當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要創設出恰當的問題情境,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習能力,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突破學習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一節內容時,我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某企業原來有一個大型的三角架,架在兩邊的柱子上,企業現在需要一個相同的三角架架在另外的兩根柱子上。如果你是工人,怎樣在不拆下原來三角架的前提下做出一個相同的三角架呢?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引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在充滿求知欲的狀態下學生會充分發散思維,積極探索,課堂學習氛圍十分活躍。在學生說出測量每個邊后,我繼續引導學生:如果不測量所有的邊,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制作出一個相同的三角架呢?如何通過最少的條件完成這個工作呢?學生便開始從角入手,將邊與角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并通過推理證明得出了結論。
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調動起來,使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了興趣與探究的欲望。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這不僅讓學生認識到了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及其實際意義,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作用。
三、巧妙組織設計數學活動
實踐出真知,數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在合適的數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學習到知識,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對于初中生來說,參與活動仍然是他們最喜愛的項目之一,在輕松而愉快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會更靈活,他們對所學內容也會有更強的接受能力,從而有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了《圓》這一章后,學生基本掌握了圓的基本性質、弧長和扇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等,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我便組織學生參與一個數學實踐活動,即讓學生設計一條6道400m的跑道,每條跑道由兩條直的跑道和兩端是半圓形的跑道組成。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生活經驗確定出跑道的寬度,并確定出400m比賽時6個選手所在的起點位置。由于學生都參與過運動會,他們都見過在不同跑道上的運動員起點不在同一位置上的現象,將這個現象與所學的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合情合理了。在實際計算設計過程中,秉著認真負責的精神與態度,也為了運動員比賽時的公平與公正,學生都十分細心認真地計算著,數學活動進展得十分順利。
總之,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生為本,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設計符合他們認知的教學環節與活動,進而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郗洋.初中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案例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5.
[2]孫濤.探究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