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延霞
[摘要]機械制圖是職業技術院校工科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所有機械類專業都必須學習,要想學好,需要有合理的教學目標和適當的教學方法,通過講授法與多媒體和實物有機結合,同時用心上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教育觀念,達到最優化教學效果。文章對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改革與研究進行探討,希望能提高中職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課程設計;中職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97
機械制圖是中職學校機械類專業技術基礎課,在專業建設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長期以來,機械制圖課程改革始終沒有擺脫學科體系的影響,理論與實踐脫節,培養方向不明確,學生在學完本課程后并沒有練就一項過硬的專業技能,因此必須進行改革。為適應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有必要對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
1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現狀
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了一定時間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特別是在中職教育中的課程體系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出現了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的手段,但整個教學過程并沒有出現大的改變,這可能是各職業學校的教學水平、當地經濟、學生情況的不同,導致教學質量沒有更好地提高。
中職生初進校門就開始學習機械制圖,從制圖基礎知識、相關的標準開始,到投影原理和基本體的表達與識讀,再到繪制圖樣和識讀工作圖,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但由于中職學生大多數都是沒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在初中時期,這些學生學習能力不足或者不夠重視學習,導致在以后的知識學習上理解能力就慢了許多;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我約束力較差;主要表現在學生不主動學習,只依靠在短短的課堂上學習,難以消化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點,同時由于制圖課程本身的專業性質,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難度就相對較大。
2中等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現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現狀,對課程教學的改革,是提高中職教學質量的最好辦法,是加快中職學校發展的必然需求。教學改革要能跟上現代化學校發展的步伐,深化中職教學改革,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首先是現代化教學發展的需要,現代化教學的發展必須要求改革;其次是實踐應用的需求,當前繼續沿用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傳統的教育方法模式,許多教師仍是課堂上的統治者,學生仍在被動學習,沒有發揮出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改革已經成為燃眉之急。最后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下,要求中職學校能培養出具有高質量、高效益、高技能的優秀人才。
3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中職的“機械制圖”教學,涉及機械制圖的知識,與各種圖樣打交道。學生對制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熟練程度,反映了學生整個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因此,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中,要從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入手來研究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
31中職機械制圖課程要強化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
專業課程的知識基礎是重要的,是以后更高更快學習的基礎。在中職機械制圖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以基礎為重,設計開發利于學生學習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制圖課程的基礎教學階段,基本概念必須要掌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抽象的概念加以圖形和總結提煉,使其簡單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多加以練習,促進學生對基礎圖形,定義的掌握,鼓勵學生對空間圖形多想、多思,實現看、畫、想的結合,強化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提高。采用的方法有:語言表達,模型直觀展現。語言表達講解,在制圖教學中,學生通過聽老師語言的講解和認識,對教師所表達的知識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觀作用。模型直觀展現,多采用掛圖、幻燈片和投影等,能幫助學生理解基礎的圖形和輪廓。
32中職機械制圖課程要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專業課程要加強實踐性和職業性,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中職機械制圖要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的統一,以把學生培養成工程師的目標進行產學的實踐能力。在教學內容設置時,必須堅持以能力為重點,從課程結構上設計知識點,圍繞看圖、畫圖的目標,將機械制圖和CAD 融合編排,組成新的課程體系,運用CAD軟件作為繪圖平臺,多練多學,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空間構思能力和繪圖能力。在課程教學上,實現精講多練,直接用計算機繪圖操作,突出實踐,突出專業性;另外,強化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加強實習實訓,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進而提升技能,做到“知行合一”。中職學校要統一安排學生實行實習的過程,通過模擬實訓,完成相關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也是對實踐操作的學習,為學生就業時能盡快適應企業的管理和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33中職機械制圖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智能活動,只有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人們才會產生好奇心,萌發求知欲,才會有創新的意向和行動。學生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標新立異,就不會有所突破,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培養起學生敢于想象,敢于試驗,敢于實踐的創新人才。首先,教師的觀念須轉變過來,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為學生創設高度自由的想象與創造的環境。其次,教學須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學生的學習態度才能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型轉變為“主動探究”型,慢慢地,學生的求異思維將會逐漸形成,創新的意識也有機會發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讓他們在思考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對于創造性,應給予充分肯定,鼓勵他們在學習上刻苦鉆研,勇于創新。
總之,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要以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實行有效的實訓教學方法和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中職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大連理工大學工程畫教研室機械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嚴萬生礦山固定機械手冊[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86
[3]中國紡織大學工程圖學教研室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