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平
[摘要]從開放圖書館、家庭閱讀書屋、“悅讀悅樂”空間、Human Library、書展、講座幾個方面闡述本館推進社區閱讀的舉措,并從觀念轉變、開放程度、推廣閱讀、管理規范、加強合作方面相關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社區閱讀;實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23
1前言
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連續三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高校圖書館作為閱讀資源最豐富的組織形態,在更好地服務高校自身人才培養工作的同時,如何實現自身優質文獻信息資源對于“全民閱讀”的服務與支撐,更好地履行高校社會服務的職能,成為高校、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以及社會各方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我校圖書館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開始嘗試向本校社區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2推進社區閱讀的舉措
21開放圖書館
我館有大量的各類專業圖書、優秀社科圖書、休閑娛樂雜志、各類報紙等,可以滿足社區居民各種精神文化需求。我館特向社區居民開放圖書館,居民可以走進高校圖書館,品讀書香。社區居民首次進入圖書館須辦理相關手續,如提供個人詳細資料備案,包括居民姓名、年齡、職業、身份證號、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家庭另外一名成員的姓名、雙方關系、電話號碼等;提供照片,辦理閱覽證;領取《社區讀者入館須知》手冊。辦理手續時圖書館不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押金。閱覽證辦好后,社區居民從特設的社區讀者門禁通道刷證進入。居民可在圖書館圖書閱覽區,現刊閱覽區、報紙閱覽區閱覽書刊,圖書館暫不提供外借服務。但社區學生除外,他們可享受每證一書的特殊待遇,借閱期限一個月,與在校大學生同。漂流區書刊,居民可做登記后帶出館閱讀。雖然館藏紙質書刊不能外借,但歌德電子書借閱機上有大量最新暢銷的社科圖書,居民可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圖書出館閱讀。
22家庭閱讀書屋
社區居民有很多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家長平時工作忙碌,很少與孩子一起共同閱讀。我館特為社區居民設立家庭閱讀書屋,在寧靜溫馨的閱讀環境中,家長和孩子可以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共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1];也可以在閱讀中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也可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為家長與孩子創造了更多的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共建和諧家庭??傊?,家庭閱讀書屋使家長和孩子在閱讀中汲取知識的同時又獲得了親情與溫馨。
23“悅讀悅樂”空間
當前,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在諸多壓力之下難免精神和心理方面出現問題?!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曲終了,病退人安”,我館專設“悅讀悅樂”空間開展閱讀療法和中醫音樂療法。居民在此通過閱讀書刊或聽音樂,放松心情,緩解負面情緒,預防抑郁,養護身心健康?!皭傋x悅樂”空間擺放由我校心理學專家開出的“書方”和中醫專家開出的“樂方”,每期針對某一病癥開出相應的“書方”和“樂方”,目前已開展“失眠處方”“焦慮處方”“抑郁處方”3期。
24Human Library
Human Library,即真人圖書館,它是將“人”(即Human Book)作為可借閱的圖書,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讀者通過與活體書自由交談,溝通交流,從而獲得更多見識的一種新的閱讀方式[2]。我館邀請某“輪椅作家”與居民分享身殘志堅,在真愛的感召下,自強不息,向幸福出發的感人經歷。居民通過閱這本“堅強、自信、美麗、大方、不畏懼生活挫折,內心充滿陽光和愛心”的書,心靈上受到觸動、情感上得到升華、內心得到凈化。Human Library賦予傳統意義上的圖書借閱以新的活力,使閱讀變得更加生動而形象[2],這種方式深受居民喜歡。
25書展
為使居民更好地防治疾病,我館作為醫學館特為居民舉辦了高血壓、糖尿病2期醫書書展,醫書以科普讀物為主,淺顯易懂,更符合居民閱讀需求。五一節假日和暑期是居民旅游之季,舉辦了2期旅游方面書展,展書包括國內和國際旅游。我館還與省外文書店聯合組織新書展示會,居民在閱覽新書時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圖書推薦圖書館購買。
26講座
目前我館沒有開展專門為社區居民服務的講座。而本市市圖書館每周日面向全市居民開展各種公益性講座。我館在館內張貼講座通知,鼓勵居民積極參加。
3思考
目前高校圖書館對社會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
31觀念轉變問題
我館開展對社區服務,很多人不理解。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高校圖書館的職能是為本校師生服務,保障教學與科研,向社區居民提供信息資源超出了本職工作范圍,引領社區閱讀更是“越俎代庖”;高校圖書館經費和資源有限,不應該對外延伸職能;高校圖書館與社區圖書館“搶飯碗”;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很閑,沒事找事;館員則認為工作負荷,出力不討好等。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館員工作抵觸情緒、學生與成年人同桌閱讀的尷尬、居民邁進圖書館門檻感覺走錯門的不適應等。上述種種都屬正?,F象,一方面需要圖書館加強宣傳,做好思想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一個觀念逐步轉變、逐步適應的過程。
32開放程度問題
在開放圖書館的過程中,解答最多的是書刊外借問題,居民希望書刊借回家休閑時間閱讀。館藏資源有限,每種書3冊復本,外借可能會影響本校師生的使用;而且書刊到期如何召回,社區居民構成復雜,圖書館對他們沒有約束力,書刊有流失的潛在風險,這是難點,因此目前圖書館只提供在館閱覽,而不外借。下一步設想通過移動圖書館、微信平臺向居民推送書刊信息,彌補居民不在館也能獲取圖書館資源信息的不足。還有一些問題,如學生與成年人共桌閱讀的尷尬問題,同一本書學生和社區居民都有閱讀需求的問題。下一步專設社區居民閱覽區,分區閱覽、分區管理,這樣既能保障本校師生使用圖書館不受影響,又能將圖書館閑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社區有些居民希望能使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免費上網區可以提供使用圖書館數據庫。
33推廣閱讀問題
社區居民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圖書館需要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推廣不同的閱讀內容、開展不同的閱讀活動。那么如何建立長效、科學的推廣模式將是圖書館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
34管理規范問題
社區居民人員復雜,他們能否人人遵守圖書館的章程、接受圖書館的管理;在管理中居民與館員發生爭執,圖書館應持何種態度,如何協調處理,這些是很棘手的問題。下一步圖書館在管理制度上需要進一步加以規范。
35加強合作問題
高校圖書館并不是與社區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搶飯碗”,后者主導社區閱讀,前者引導全民閱讀,“雙導機制”共同為社區公共事業服務。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社區圖書館的合作,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有可能的情況下,兩者在紙質資源、技術資源、文化場地及數字資源方面進行資源共享共建,共同建設社區文化。下一步如何建立雙方合作的長效機制將是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麗公共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服務的實踐探索[J].當代圖書館,2014(4):17-18
[2]蔣冠裙,黃瑤瑤Human Library融入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初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