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明+許輝
[摘要]文章通過南疆的文化旅游資源和文化旅游中存在的問題相關理論進行綜述。闡述了南疆的文化旅游產業結構的概念和特點,文化旅游的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理論和定量研究,著重分析了文化旅游的相關理論,包括合理化和高度化。另外還探討了旅游產業集群的相關概念以及它們的自身優勢,重點分析了旅游產業集群會帶給南疆,同時在旅游產業集群的概念基礎之上對南疆將來的發展策略進行了相關的說明,期望可以對南疆的旅游發展做一點貢獻。
[關鍵詞]新疆;南疆;文化旅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06
新疆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而南疆地區是典型的文化資源富集區,是新疆世居少數民族和維吾爾族的主要聚居區。南疆作為世界四大文明的交匯之地,七大文化類型的交融之地,同時是新疆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地。大力發展南疆地區的文化旅游事業,對促進新疆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1南疆文化旅游概述
11研究區概況
南疆地區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簡稱“巴州”)、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此外,還包括新疆建設兵團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和第十四師。南疆地區地域總面積10745平方公里,占新疆總面積的6716%。
南疆地區包括目前建成5個地級市,3個自治區直轄市,37個縣,主要聚居維吾爾族、漢族、回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37個民族。擁有多種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遺存。
12資源優勢
南疆地區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多民族、多文化的社會環境是人文類旅游資源的主要成因。在歷史進程中,南疆地區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卻又各自保持著風情濃郁、頗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的飲食起居、宗教文化、節日慶典、民族歌舞、娛樂習俗和各民族間文化的交融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生動又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
根據相關調查統計,南疆地區人文旅游資源主要涵蓋2003年頒布的國家標準中的4個主類,14個亞類,31個基本類型中的全部類型,單體文化旅游資源2700余處。可見,南疆地區的人文旅游資源類型豐富,數量巨大。可以說新疆南疆地區具有發展文化旅游的天然條件。目前形成的相對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為:巴州地區圍繞著羅布人村寨特色社區主題生態民俗旅游;阿克蘇地區以絲路北道文物古跡為主題的文化仿古旅游;克州地區以帕米爾高原塔吉克族民俗為主題的邊境民俗文化旅游;喀什地區以維吾爾族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體驗旅游;和田地區以維吾爾民居風格和玉石貿易為主題的商貿文化旅游。
2南疆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南疆地區的地理特征為南北西被昆侖山山脈和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形成的C字形環抱,中部被塔克拉瑪干沙漠侵占。境內交通條件落后,綠洲經濟分散。難以形成便利的旅游流和相對的旅游集聚效應。南疆旅游業的發展存在旅游成本高,交通耗時長,旅游服務設施落后,旅游人才匱乏,旅游景區開發較少,發展易受波動等問題的制約。
21交通落后制約旅游流形成
南疆地區目前形成的公路網絡相對落后,境內僅有3條國道和5條省道。五地州市相聚500公里左右,旅游大巴通行均需1天車程。鐵路交通主要有南疆鐵路和喀什—和田鐵路2條,客貨運輸緩慢,耗時約20小時以上。航空交通不發達,目前南疆五地州均建有支線機場,但進出新疆的游客均須到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經停或中轉,航班數量少且易受到天氣條件和航空管制等因素的影響。相對來說,南疆地區的所有交通形式在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上都相對較高。這嚴重影響了南疆地區旅游流的形成和通暢。
22旅游服務設施落后制約南疆旅游發展
南疆地區經濟條件有限,旅游服務設施遠遠落后于新疆和全國其他地區。根據2014年統計數據,南疆開設星級以上賓館138家,客房13400余間,旅行社61家。A級以上旅游景區景點238處。年接待能力不足新疆省區的10%。南疆的旅游賓館分散且設施條件差,旅行社數量少且旅游服務人員少,旅游景區景點少且開發不完善。總體來說,南疆地區的旅游業發展緩慢,旅游服務設施嚴重不足。
23旅游服務人才匱乏制約南疆旅游業的發展
南疆地區旅游業發展緩慢,旅游從業人員數量少,學歷低,旅游教育相對落后。目前,南疆旅游業的從業人員以高中以下學歷為主,從事旅游業的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旅游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僅有塔里木大學和喀什師范學院培養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本科學生,留在南疆工作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南疆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景區規劃,旅游經營管理和旅游接待服務的專業人員極度匱乏。旅游人才的稀缺,已成為當前制約南疆旅游發展的瓶頸。
3南疆文化旅游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區域聯動集群化發展南疆文化旅游
南疆文化旅游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可以突出當地地區的文化旅游特色,主打目標品牌,使當地的文化旅游產業產品結構鮮明化、規模化。建議巴州地區圍繞著羅布人村寨特色社區和巴音布魯克蒙古族草原文化為主題;阿克蘇地區以絲路北道文物古跡,庫車佛教石窟為代表的龜茲文化藝術體系為核心;克州地區以帕米爾高原民族民俗生活為特點;喀什以濃郁的維吾爾民俗風情、絲路古跡為特色;和田地區以維吾爾民居風格為重點。打造出南疆地區特有的、鮮明的、富有當地州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各當地州政府、旅游行業主管部門應大力支持該地州的文化旅游集群化發展,按需配置旅游人力資源,建設文化旅游網絡,為旅游商品、信息、服務搭設平臺。與其他各地州的文化旅游產業的主管部門交流和互動,相互學習,密切合作,共同促進當地州的文化旅游發展并保持創新理念。著力打造天山南麓文化旅游集群帶。
32重點打造民俗文化體驗旅游項目
南疆地區的娛樂體驗可從建設民族民俗文化樂園,設置出相配套和適宜的體驗旅游項目。讓游客通過觀看各類演出或參與各種娛樂活動使自己在工作中造成的緊張神經得以松弛,從而達到愉悅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南疆地區可以依托當地的文化藝術產業,對少數民族的服飾、樂器等制作工藝進行對游客開放,游客可以向手工師傅學習,制作出自己喜歡的產品,從而對制作工藝有所了解,提高自我情操,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不斷加強旅游人才培養力度
南疆各地州應該盡快建立旅游人才和從業人員教育、培訓體系,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地培養人才,促進南疆旅游產業發展。第一,培養高級導游人才。在高等學校的有關專業開設宗教旅游文化課程,作好研究、實踐、實習工作。第二,有計劃、有目的地培訓旅游服務人才。各地旅游部門,要盡快把所有旅游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工作納入議事日程,督促和激勵導游從業人員提高服務質量和業務素質。定期以“導游沙龍”“相約絲綢之路導游高級論壇”等形式,邀請資深導游人員及相關專家舉辦專題講座、座談會等。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國畫財務司,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PT18972—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新疆統計信息網[EB/OL].(2015-05-25)http://wwwxjtjgovcn/
[3]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1
[4]王兆峰基于產業集群的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優勢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1(4):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