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嬌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準則,大學生誠信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誠信對大學生成人、成才起著重要影響,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已不容忽視,文章通過總結和分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及原因,提出了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誠信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223
誠信是人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也是社會和國家秩序運行的基礎。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指出:“要普及誠信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十八大報告系統地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次論述了核心價值觀,首次將誠信納入核心價值觀。
1 核心價值觀與誠信教育的內在聯系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話,提到核心價值觀對民族和國家發展意義重大,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鼓勵和倡導青年積極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誠信是我國傳統美德和基本道德規范,是一切品德的根本和基礎。
1.1 核心價值觀是誠信教育的重要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體系的根本性質和特征,是國家、社會、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歷史文化與時代特色的統一,其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誠信”作為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道德規范。大學時期是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定型的重要時期,理想信念容易收到外界不良思潮影響。高校作為育人的前沿陣地,道德建設的重要場所,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誠信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思想,提高自身思想理念,堅定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因此,核心價值觀為誠信教育提供理論基礎。
1.2 誠信教育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實際需要
社會和國家是由億萬個個人組成的,個人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國家和社會的價值目標和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價值基礎。誠信在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中是其他價值準則的基礎,是個人的立身根本。大學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偉業的重要力量,其誠信品質的高低對我國核心價值觀建設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高校重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不僅能為大學生個人成人、成才打下良好基礎,更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實際需要。
1.3 兩者皆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積淀,具有獨特的精神價值。誠信作為基本的道德品質,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核心價值觀是我國主導的、最根本的價值觀,必定離不開我國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古有“宋濂抄書”,今有“義薄云天的陳俊貴”,從古至今有關于誠信的故事廣為傳頌。可見,誠信教育和核心價值觀必須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扎根于優秀文化這片沃土,才能在新時期大放異彩。
2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總結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開放,誠信問題已愈來愈被人們重視。高校是多元思潮匯聚的地方,仍有部分大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使得誠信缺失的現象依然存在。總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有利于對癥下藥,規范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
第一,考試誠信。考試作弊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中最普遍也最常見的現象。盡管高校針對大學生考試作弊制訂了嚴格的處理措施,例如考前簽誠信協議,普及考試誠信制度和獎懲辦法等。但由于大學生平時學習不努力,復習懶散,大學生作弊手段多樣,例如四六級英語考試前購買所謂的考試答案、學科考試前打小抄等,此類作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已成為大學生誠信危機的突出問題。
第二,學術誠信。本文是對大學生學習成果的集中體現,理應會聚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創新之處,但由于有些大學生平時學習不注意積累材料,在寫畢業論文、實踐報告作業時臨時抱佛腳,例如畢業論文的撰寫、科技項目的結項論文、論文競賽等,從網上下載資料,東拼西湊完成,不僅無法真正體現大學生學識水平,而且極大地影響了學術質量。
第三,經濟誠信。國家提供助學貸款目的是為貧困地區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但仍然有部分大學生雖具有償還能力,卻在畢業之后仍不能按期還款還貸。此外,高校對貧困生的認定大部分以“貧困證明”為依據,卻有部分大學生利用各種關系辦理虛假證明來獲得助學貸款。
第四,檔案誠信。求職履歷是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第一關卡。隨著就業形勢的逐年緊張,為使自己處于優勢,部分大學生在簡歷中動歪腦筋,例如虛構經歷、多次獲得某大獎,制造假證件等,造成許多企業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簡歷持有懷疑態度,認為大學生誠信度有待考量等態度。
第五,網絡誠信。網絡的便捷為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但網絡的開放性、自由性也使得部分大學生由于缺少監督而缺乏網絡誠信,例如發布虛假消息、造謠誹謗他人等不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的行為。
第六,生活誠信。部分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大環境中不良思潮的影響,表現出功利心較強、過于拜金;編造理由請假、逃課等;入黨動機不端正,入黨前后的誠信狀態出現很大反差;同學之間重視競爭,導致相互欺騙、不說真話等,損害了大學生健康的生活狀態和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
3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導致大學生出現誠信缺失的原因很多,找出其主要原因,為誠信教育以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打下好基礎。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大學生自身誠信意識不高。由于一部分大學生自身誠信意識不高,加之受到社會不良思潮影響,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容易產生大學生為貪圖自身利益而缺乏誠信。此外,大學生自控能力差、缺乏道德信仰也是導致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面對誘惑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沒有正確的思想進行引導教育,容易產生方向迷茫,從而導致做出失信行為。
第二,家庭教育觀念誤區。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思想教育對孩子最初的思想道德水平產生巨大的直接影響。有些父母的教育觀念存在誤區,例如倡導孩子要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善被人欺”等過于功利、自私的思想,使得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已樹立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道德品質的缺失使得孩子做出失信行為。
第三,高校教育有效性較低。高校德育教育未能形成完整的系統。誠信教育的課堂教育效果差,課本知識脫離生活實際,內容枯燥空洞,教學方法單一,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過于重視畢業生的就業率,忽視了誠信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其功能弱化,未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未能構建完整有效的誠信機制和實施辦法,使得高校教育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第四,社會環境的復雜多樣。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化使得全球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頻繁、法制意識強化,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歷史虛無主義、拜金思想、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影響著大學生,假證制造、槍手考試小廣告等不正之風對大學生的行為觀念產生負面刺激,造成其誠信教育產生消極影響。
4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推進大學生誠信教育
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了理論基礎。高校應積極倡導核心價值觀,在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推進大學生誠信教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德育型高素質人才。
第一,重視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課堂是大學生學習知識和培養技能的最直接方式,要利用好《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將核心價值觀與誠信教育結合講授,使大學生最直接、最快速地了解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可開展《誠信教育》等選修課程加強課堂教育實效性。此外,要創新授課形式,例如故事情景再現、討論發言等,使誠信意識入心、入腦。
第二,加強校園誠信文化建設。大學生心理和行為容易受到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多種方式開展有關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加強校園文化中有關誠信方面的建設,例如建立以核心價值觀和誠信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網站,開設相關的學報和宣傳欄板塊,舉辦有關的知識問答競賽,開展“文明宿舍”的競賽、評選“誠信模范學生”等活動,從多方面對大學生誠信觀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
第三,建立誠信檔案,完善獎懲機制。大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既要依靠誠信教育,同時也需要制度的規范和約束。誠信教育應當貫穿大學生的四年學習生涯,為每個學生建立誠信檔案,登記每位學生的詳細個人信息,通過分數的加減記錄來規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督促大學生樹立誠信意識,促進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建立科學規范的大學生誠信評價機制,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等級,完善對應的獎懲制度,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品質培養進行考核和監督,引起學生對誠信的高度重視。
第四,注重實踐,外化誠信教育。高校不僅要注重誠信的課堂教育效果,還要重視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和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并行,發揮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作用,外化誠信教育,做到知行一致。例如舉辦“誠信考試”為主題的宣誓活動、鼓勵學生做義工來培養言行一致的責任感等,誠信觀念的完全確立與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檢查自我、改正自我,才能使大學生真正具有誠信的道德品質。
第五,大學生自身誠信品質的培養。高校、社會、家庭為大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營造正能量環境,但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建立關鍵在于自身修養的提高。大學生應當多了解中國古代誠信的思想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培養求學好問、實事求是的品質,力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樹立言而有信,誠實待人的積極態度。
參考文獻:
[1]張榮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的大學生誠信教育探析[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5,9(3):52-57.
[2]吉龍.如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J].高教研究,2012(13).
[3]陳軍,徐曉霞.誠信: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基石[J].才智,2013(8).
[4]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4-05-04)[2014-05-05].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
[5]王萍.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探析[J].中國市場,2016(12).
[6]肖鵬,夏祥慧,韓丹鳳.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及踐行教育分析[J].中國市場,2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