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愛愛
【摘要】學歷學位認證能夠保證學歷、學位及成績單的真實性,有效打擊和杜絕虛假文憑現象,營造公平、公正、誠信的社會環境。學歷學位認證也是高校學籍檔案利用的主要形式,學歷學位認證工作因其自身的特點對檔案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檔案管理人員必須了解學校的歷史沿革,掌握學校各學科的分類、院系分類及歸檔模式,才能準確無誤地做好認證工作。
【關鍵詞】知識全球化 學歷學位認證 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24-02
前言
在當今“文憑社會”下,學歷學位文憑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各種造假手段魚目混雜,已經不僅局限于道德領域,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對社會造成危害并已經行程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的犯罪行為。學歷造假干擾了國家學歷、學位證書制度,損害了國家學歷、學位教育聲譽,嚴重影響用人單位的人事管理, 敗壞了社會風氣,不利于公平、公正的求職與晉升。在這種情形下,學歷學位認證的工作越來越被重視。
高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的特點
對于證書持有者來說,證書的認證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證書的認證對其就業和升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能有效避免社會上假文憑泛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雖說我國高校學歷學位的認證工作早已開展,但在當今社會發展與高校不斷變革的新形勢下,它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新的特色。當前我國高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的新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求職及升職的需要,申請認證的學歷學位年代跨度較大
我國于1977年開始恢復大學招生,因此從1977年到現今的畢業生,都有著認證的需求,年代跨度也是非常大。早期由于都是國家直接分配工作,因此并沒有認證學歷學位這一說,而近年來學歷學位造假事件越來越多,因此許多單位都對畢業生提出認證的需求,要求對個人檔案進行清查,對于資料不全的要求補全信息。而對于一些因要升職的人員,學歷學位認證更是必然的需求。隨著國家就業制度的改變,市場經濟的發展,學歷學位認證也成了越來越普遍的需求。
2.認證來源廣泛,認證困難加大
目前,學歷學位認證來源涉及面非常廣泛,有本人申請認證的,也有委托人申請認證的;有招聘單位申請認證的,同時還有不少任職單位需要對應聘者學歷進行認證的。既有本地的,更有外地的,也不乏專門的認證中心,甚至國外的用人單位也開始了對國內應聘者進行學歷學位認證。而這其中又以北美國家及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居多。而由于不同國別之間存在著語言的差異,部分提交的認證申請中只有畢業生的英文名,而沒有中文名,在認證的工作中既要排除同名同姓的,還要排除同音的姓名,這就給認證的正確性和準確度增加了難度,也給高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困難加大。
3.學科越來越復雜,加大了認證工作的難度
在八十年代之后,高科技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高校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拓展函授、成人教育、遠程教學、專升本等學科范疇。而以前的一些老的教學檔案,很多并沒有留存電子文檔,收錄的信息也較為寬泛,而近年來學科不斷地演變,這些都給認證工作無形之中設置了不少障礙。網絡學院和職業教育學院的檔案往往也很不規范,遠程教育、函授等學歷的認證相較于正對的國家統一的高校招生計劃的畢業生認證難度更大。這就要求在認證工作中,認證人員要十分熟悉近年來學科的變遷,細致耐心地對待工作,切忌因為一時疏漏而草率地對待認證工作,因為認證工作涉及每個畢業生的未來發展,需要恪守著嚴謹負責的態度。
4.多個高校合并為綜合性的大學越來越多,加大了認證難度
近年來,國內多個高校進行了大規模的合并與改組,越來越朝著建設綜合性大學的方向發展。如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就是由之前的西安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陜西財經大學三所大學合并而成的。而合并后的學校由于規模變得非常龐大,校區也都是分散分布的,這就給檔案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學生的文憑雖然都是一個學校發放,但是檔案歸屬于各自校區監管,這就需要認證人員在認證的時候要仔細辨別具體所屬的校區,以防錯判虛實,給被認證人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5.認證形式多樣,遠程認證成主流
隨著當今通信技術的進步,網絡科技的應用,認證形式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當前,主要的認證形式有:信函認證、電話認證、來館認證、傳真認證以及網絡認證。而21世紀以來,由于網絡在國內的大量普及,來館認證的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電話、網絡、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傳遞信息,從而進行溝通和認證。如今,多種形式的遠程認證已經成為當今認證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
結論
本文結合分析了當前高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的特點,闡述了高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的重要性,在當下學歷學位造假變得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認證工作人員更要秉承著一顆高度的責任心,認真細致地對待工作,提高警惕,多方面考證,以保證認證工作的準確性,同時也謹防某些不法分子以認證作借口騙取個人隱私。
參考文獻:
[1]朱靜.學歷認證與高校學籍檔案管理[J].蘭臺世界,2012(12).
[2]石瑛.加強高校學歷認證工作的思考[J].山西檔案,2008(增刊).
[3]王艷.淺談高校學籍檔案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