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鋒
摘 要:理論對于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建構主義理論是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產物,應用到體育英語教學過程中具有可操作性。借鑒建構主義理論的體育教學模式既構建了新型的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對于轉變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構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理論;實踐;模式;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31-01
目前,體育教學普遍采用的是傳遞-接受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指引下,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而學生易于成為知識的“接受器”,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了制約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的瓶頸。因而,在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和實踐效能上,亟需做進一步的研究。建構主義是源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認為個體發展與學習過程密不可分。側重于培養學習者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同時認為合作型學習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這一理論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實際發展水平指的是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現有水平,而潛在發展水平指的是在成人的指導下或能力更高的同伴的幫助下能夠達到的潛在水平。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成為個人的“最近發展區”。本文從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三個方面探討體育教學模式,提出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開展體育教學的理念。課本知識的局限性不足以對實踐活動提供系統的理論指導,單純生搬硬套課本知識,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法應對。這與對課本知識的消化吸收有關,同時,也是在實踐中缺乏靈活運用能力的具體表現。因此,知識的課堂實踐凸顯了極其重要的地位,而這也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主要弊端。顯然,這種知識觀是對傳統教學理論的巨大挑戰。支架式教學源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理論指導,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搭建支架,創造語言情景和利用合作型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不應該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應該起到腳手架式的輔助作用。2教師起著合作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這種模式可以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因此,教師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地把體育英語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方式視為唯一權威,而應該根據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搭建階段性的支架,誘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建構他們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方式,同時,培養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從學習觀來看,學習過程不應由教師依據自己的已有經驗,把體育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主動思考和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成為被動的信息“接受器”,3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體育英語的學習過程既包含對已經掌握的知識的改造,又包含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同時強調課堂實踐的重要性。學生在合作型學習過程中有助于加深對新概念的理解和增強對新知識的批判能力。從而在面臨新的情境時,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指導實踐活動。學習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息息相關, 他們已經掌握的體育相關知識和基礎知識成為他們自身的已有經驗,在學習過程中會以此為基礎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最后在實踐活動中去檢驗知識和培養創新能力。因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構建“學習、實踐、服務”三位一體的專業實習體系,4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從教學觀來看,體育的教學應重視學習的社會性和情境性。合作型學習受到建構主義者的廣泛重視。這些教學思想鼓勵學生開展互助性學習,相互探討,因而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把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銜接點,引導學生去發現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這一思想與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的思想相一致。教學過程應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和指導,同時不以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為絕對權威,在合適范疇內對學生提供幫助。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情境性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學習過程應包括創設情境,開展協作和交流,和進行意義建構。跨學科性決定了教學過程應與現實的實踐活動密切結合,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常常包含于相關的體育英語情境當中,教師并不是將提前已準備好的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而是在課堂上依據課堂內容創設相關情景,引導學生去開展討論,注重學習探索過程和問題解決過程的統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要依據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提供建構新知識所需的合適情景,又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建構空間,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總之:建構主義理論的體育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建構和自主發現能力,并要求將這種自主學習與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學習學習結合起來。同時,體育課程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充分利學校的資源優勢,采取體育運動項目實踐與體育項目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體育運動項目專項實踐后,為接下來的相關體育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同步化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培養了學習興趣,尤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對于體育教學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宏娟.淺析“最近發展區”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理論觀察,2012(04),P189
[2] 徐 江.鄭 莉.最近發展區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P87.
[3] 劉振忠.李曉玲,賈京.傳統英語專業基礎上體育院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11),P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