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平
摘 要: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習成績的好壞,這是經過長期教學實踐所證明的一條真理,廣大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納為教學重點,初中生物教學亦是如此。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學實際卻往往不夠理想,造成這一現(xiàn)象,師生雙方皆有一定原因,必須找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對此,本文就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以下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290-01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以研究生命現(xiàn)象與生命活動規(guī)律為對象的生物學科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具備一定的生物素養(yǎng)是作為21世紀的人才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興趣是促使人學習和獲取知識的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關鍵就在于如何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對此,本人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
一、巧設懸念,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現(xiàn)象及活動,揭開生命運動的本質、規(guī)律,這是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依據(jù)初中生物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富有趣味和含有質疑性的問題,制造懸念,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也可結合生活中的趣聞軼事,巧設疑點,激發(fā)興趣。中學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鮮感,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質疑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造成懸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70年代末,美國科學家在我國找到了他們需要的野生大豆,并引進到美國,與當?shù)仄贩N雜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黃病的優(yōu)良品種,拯救了美國的大豆產業(yè)。“為什么會這樣奇特呢?”同學們議論紛紛。趁此時機,教師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學們聽來饒有興趣。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如果每節(jié)課都是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就覺得坐不住了。每節(jié)課上30分鐘,剩下的15分鐘安排學生小組討論本節(jié)課的收獲,或者談談和本堂課相關的見聞,有時候各個小組比賽反饋本堂課知識。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學生也會對這門課感興趣很多。
學生的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外向型和內向型性格的學生往往都不能真正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外向型性格的學生感情表露過于奔放,教師的一個提問、一個“有趣”的例子就足以讓他們興奮,以至于手舞足蹈,卻忽略了對知識本身的認識和理解。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在他們平靜下來以后及時就涉及的知識點單獨對他們提問。而內向型性格的學生在課堂上往往過于拘謹,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這樣不僅影響他們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最終還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這些學生,教師應該采取特殊關照的方法,如讓他們直接朗讀教材的一段比較重要的定義或概念;課堂提問后用目光鼓勵他們積極發(fā)言,以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拘謹。從而使所有的學生都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
三、適當開展多媒體教學
現(xiàn)在,學校都配置了多媒體教室,雖然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不能完全實現(xiàn)用多媒體來教學,但一個學期適當開展幾次多媒體教學是有必要的,在生物課上,課本上的圖片不夠多,并且其對象是生物,生物它不是死的東西,而是有生命的東西,而生命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所以需要用動畫這種方式來展現(xiàn)某一生物生命活動的過程,這在傳統(tǒng)教學中是無法解決的,而多媒體能幫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遺傳與變異》的一章節(jié)中有一個教學難點,基因表達:關于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如果只利用課本上的插圖來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若教師把這一知識點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動態(tài)的給學生演示DNA的結果,解旋過程,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的轉錄過程,通過核孔從細胞核進入到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最后完成過程并最終形成基因表達的產物蛋白質。這一過程,形象逼真,立體感強,有效地解決了重、難點問題,化繁為簡,從而使教學內容具體化。
四、要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該注意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并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xiàn)象,解決一些問題就能使學生能夠有學習成就感。例如,安排學生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根據(jù)各個小組的調查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可以選擇生活在這個小區(qū)或是某條街道;生活在農村的學生,既可以選擇自家周邊,也可選擇森林、農田或是河流等,要完成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小組團隊的合作意識,而且還需要查閱學習比較多的資料才能完成,在無形中,學生學到了生物知識,也培養(yǎng)了個人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
五、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增加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使學生取長補短,對少部分愛好生物又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成立生物課外活動小組。通過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實驗操作技能、鞏固生物基礎知識,開闊學生眼界,增加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容可以讓初中生學習一些簡單操作,與實際生活有關的實踐活動,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某一實驗進行改進。
總之,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就可使他們學得生動活潑、興味不衰。當然培養(yǎng)學習興趣關鍵在于教師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初中生物教學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 況崇文.淺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J].廣東科技,2012(23)
[2] 宋凱波.讓初中生物教學活起來[J].新課程研究,2010(5)
[3] 郭曉晨.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河北省淶水縣求成中學074100
[4] 史淑敏.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J].華章,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