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杰?王家林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施行更多地結合了當今時代的特點以及現階段的學生需求,要求徹底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純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掌握到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上可以與教師進行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本文將結合初中歷史的教學的現狀對如何創新與改善教學方式進行簡單的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創新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信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對于這句話一定是深有感觸,在我從事了多年的歷史教學工作中,這話話對我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與其創造各種外在條件來幫助學生學習,最終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如想盡辦法真正喚醒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他們便會積極主動地去鉆研與領悟歷史知識。以下是關于幾點關于創新當前歷史教學方式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對廣大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有所啟發與幫助。
一、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在現階段的歷史教學中,讓學生由被動變為積極主動地參與歷史教學,是非常有效的。要想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我建議歷史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小組學習的形式來共同交流與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僅能夠增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動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
舉例說明:電視上熱播的歷史大劇《康熙王朝》,我將電視劇中的一個小問題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分小組來進行此問題的討論,問題是《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中年時期的兩個重臣明珠、索額圖分別被稱為“明相”、“索相”……可明朝時就廢除了“宰相”,何來“明相”與“索相”?有人猜測:明珠、索額圖因功績顯赫,可能是被康熙賜予了“宰相”的稱號;有人說:不對,明珠、索額圖應該是康熙帝的軍機大臣……馬上有人糾正:軍機處在雍正帝時才設立,明珠、索額圖的真實身份應該是輔政大臣,稱“明相”與“索相”是錯誤的。學生討論的非常激烈,看著學生們非常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我就知道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記憶一定要比其他的更加深刻。
二、教師可以設計編寫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們對其進行辨析,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
舉例說明,在講授春秋戰國這一歷史章節的時候,因為春秋戰國的時間、事件等等相關的知識點都比較凌亂,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準確的記憶,我在課下提議編寫了這樣的一則歷史小故事, 者的遭遇,你應該要怎樣加強自己的統治與管理呢?同時這個小故事里還有著幾處非常明顯的錯誤,你們能指出來嗎?(提示:刀形幣是齊國的,紅薯是明朝時引進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容易激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對歷史故事的辨析,便能夠加強對此故事背后所代表的歷史時期的相關知識點的記憶,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 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教師在歷史課堂上要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中,歷史教師一人獨攬歷史課堂的教學大權,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慷慨激昂的講授,學生只是在課堂上進行被動的聽課與學習,學生對于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感覺。因此,教師一定要盡力扭轉學生對歷史課堂的印象,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初中生雖然與小學生相比,無論是在客觀年齡以及心智發展等眾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他們的自制能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方面都處于相對薄弱的階段,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所有的教學資源,在歷史課堂上盡可能豐富教學內容,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盡力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四、歷史教師要創設相關歷史情境,用情境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興趣,就必須要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和經歷的情感。因此,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情感教學,盡全力營造出一份能夠激起學生情感共鳴以及有強大吸引力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對于自己所講述的歷史情境能夠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讓學生可以在情感上受到一定的沖擊與振動,在長期的潛移默化當中受到教育。
舉例說明:在初中歷史教材中,有一節課的名稱是《兩漢經營西域和對外關系》,當我講到張騫在剛剛走出漢朝邊境時,就被匈奴抓住,學生們不禁為張騫的安慰感到擔憂,于是我接著往下講,張騫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多年,但是張騫始終沒有屈服,仍然保持漢節,忠于自己的大漢王朝,學生們又會被張騫的愛國精神所震撼,學生們的情緒以及注意力始終會隨著我的講授而不斷的發生變化,這就是我想說的情境的作用,不僅極可以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非常大的興趣,還能通過相關歷史情境,產生更多較為深刻的感悟。
五、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歷史教學手段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同時也是證明教師教學能力與專業水平的重要平臺,相信隨著歷史教學的不斷創新,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必然會更加的理想化。
參考文獻:
[1]董春紅.《新課程:教研版》 - 2015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之我見.
[2]陸斌琴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 2014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探討.
[3]崔峰 .《吉林教育:綜合》 - 2014 優化教學設計 激發學習興趣——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
[4]楊麗萍 .《考試周刊》 - 2015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思考.
[5]黃純瓊 .《人間》 - 2015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