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娟
摘要:積極經濟管理和消極經濟管理之間存在著多重關系,本文嘗試分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以求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實現對市場環境的優化,進而讓綜合效益得以提高。
關鍵詞:平衡;積極;消極;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0-01
一、積極經濟管理和消極經濟管理的定義
當前,政府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進行經濟管理。為了實現市場經濟朝著健康、科學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需要對經濟管理的核心目標進行明確,并且確定合理有效的科學策略方式,尋找合適的經濟管理控制理論體系。政府可以尋找較為有效和穩定的調控措施來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幫助經濟發展選擇可靠地配置模式。另外還需要對諸如人權、可靠安全的進行經濟建設等社會發展的目標進行評估。所以,將經濟管理模式劃分為消極經濟管理模式和積極經濟管理模式兩種來進行研究分析可以更好的進行政府的經濟實踐管理。
對于消極經濟管理的定義是指政府機構對制度借助經濟、法律以及各種行政方面的措施進行優化調節,最終達到憑借對經濟主體實踐行為的影響來對經濟結構模型進行調節,讓實際經濟朝著古典經濟的方向發展的目的;對于積極經濟管理的定義則是通過對應的調控管理方式,政府機構進行人身權利和財產的優化,對經濟模式進行調節,進而促進經濟向著設定方向穩定快速發展的系統,該系統可以將政府偏好很好地實現。采用積極經濟模式,應當確保其不會對當前的有序競爭以及開放一體化產生影響。進行經濟管理應當在對市場發展規律嚴格遵循的基礎上進行,主要為法律形式和行政手段,具有科學有效的特點。
二、導致消極經濟出現的原因及應對方式
(一)導致消極經濟出現的原因
如果實際經濟發展沒有能夠與古典經濟設想相契合,導致經濟沒辦法進行有效的優化配置,此時就需要進行消極經濟管理。借助消極經濟管理,可以讓人身權利、財產等都更加的趨近于古典經濟設想。借助實踐行為,經濟主體得以實現經濟目標和創造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在西方經濟理論中有明確的記錄。但是實際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未必是經濟主體一定追求的,經濟主體也可能更加傾向于展現社會價值。而且因為人們的經濟活動受到來自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制約了經濟決策效果的實現。導致在不健全的市場系統中,部分產品交換脫離了市場,是借助以物易物或者是行政分配的方式流通,所以并不能包含全部的產品。經濟發展建設進程中導致消極經濟出現的原因有很多,諸如信息不對稱、不完整、壟斷經營、形成公共物品等。市場經濟無法對公共物品有效配置,因為其具備特殊性,對此政府需要彌補漏洞。但是政府生產的公共物品不包括全部,其消費存在非競爭性的特點,所以他的主題明朗性借助政府購買得以體現出來,而供給則可以借助市場來履行。
(二)應對消極經濟的方式
進行消極經管理,可以借助較為有效的法律行政的方式,以及經濟調控的方式,通過優化管理來確保市場經濟環境合理一致、開放有序。為財產的獲取收益、經營管理、合法擁有等權利提供保障。此外還需要對勞動者的相關權利進行維護,進而將宏觀經濟相關信息精準快速發布。采用良好的補貼管理應對外部經濟征收問題。而且需要合理分配公共物品,堅決明確和執行反壟斷管理法。市場經濟的自由穩定發展會因為壟斷競爭而遭到破壞,所以需要借助良好有效的管理進行控制。按照經濟建設過程中形成壟斷的必然原因,而且壟斷形成也適度的促進了生產建設,所以不用借助專門的方式進行全面的否定。現代科技優化發展可以借助對規模經濟作用的激發來實現,為避免浪費有限資源,可以實施一定層面的經濟計劃體制。我們需要盡快創建和推動我國的國有企業和民企的發展壯大,以與不斷入駐我國的跨國企業進行抗衡,而且在此過程中需要保持兩者的平衡。
三、導致積極經濟出現的原因和應對方式
如果純粹的采取消極方式進行宏觀調控管理,那么會因為政府偏好問題無法實現偏好的全面優質和最大化。所以優化經濟發展建設方式需要引入積極經濟管控來有效調節參數來實現。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政府需要借助較為穩妥有效的金融政策方式,基于平等經濟對市場供需的良性影響對市場結構體系和價格進行優化和調節,從而達到平衡優化利潤效益以及經濟發展速率的目的。而且政府出現在市場會顯示出偏好信息,引導了個人的經濟實踐活動,進而讓大量的個人按照政府偏好進行發展建設。政府應當憑借其主權作用提供安全保障,保護自助經濟,抑制國外競爭和外資,幫助國內的資本輸出獲得較為有利的位置,達到保護資源的目的,同時還要從現代科技和教育角度實現軒冕發展。可以借助有效的法律手段,借助行政管控來進行評估優化,力求滿足經濟人權的標準,正面影響經濟的實踐發展。
四、積極和消極經濟管理方式的異同
通過消極經濟和積極經濟的形成原因,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積極經濟的成因包含了消極經濟的成因。消極經濟促進了資源配置得以歐化,但是政府偏好和理想卻與此狀態不符,所以需要借助積極經濟來達到最為理想的發展。平等經濟權限是政府專有,可以借此調節優化經濟,讓經濟發展可靠安全的水平通過優化管理公共利益來提高。消極管理應當被看作是經濟管理額基礎核心,應當遵循平等實施管理,才能夠展現自由有序的特點,才能夠讓積極經濟發展效益得以提升。計劃、決策控制、協調引導以及監督等同為積極和消極經濟的核心,而且雙方的管理控制方式也都涵蓋了行政、經濟和法律方面的內容。兩者實質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需要對此把握好兩者的平衡,才能夠將經濟管理的核心水平得以提高。進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五、總結
我們需要徹底弄清楚積極和消極經濟的成因,并且針對性的選擇較為有效的措施,才能夠確保市場秩序得到穩定,經濟管理效果得到提升,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喬興旺.國外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1).
[2]廖金章.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J].中國商界.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