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進取
摘要: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務模式,對促進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近期,根據區領導的部署安排,由區發改局組織牽頭,通過多種形式,對我區電子商務發展、大眾互聯網創業開展了專題調研,認真分析總結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電商;發展;大眾創業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1
一、電商發展與大眾互聯網創業的現狀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區委、區政府充分發揮梅列地處三明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及時把握機遇,配套出臺了《梅列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措施》,加大電子商務發展力度,促進大眾創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相繼建成10多個電商平臺,打造培育一批電商龍頭企業,及273二手車交易網三明站、小魚網、三明明網等信息服務平臺已初具規模。不完全統計,至2015年底,全區共有電子商務企業198家,從業人員3800多人,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79.2億元,同比增長31.6%,網絡零售額5.92億元,同比增長84.6%,電子商務不僅涉及食品、服裝、日用品等領域,在汽車貿易、家居建材等方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2.個人網店融合發展。支持電商龍頭企業建設體驗展示中心、體驗店以及農村直營網點,發展O2O電子商務營銷模式,鼓勵自然人積極開展網絡商品交易及相關服務;至2015年底,已建設三明郵政農村直營網點171個,福建云商宅生活網上商城及020體驗店已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社區體驗店800多家,通過三明郵政“海賣寶”跨境電商創業平臺開設三明境內“速賣通”網店273家,上線6105種產品,總成交訂單數達25.3萬筆,累計成交金額達259萬美元,平均客單價10.23美元,日均成交訂單數穩定在1000單以上。
3.孵化培訓初見成效。為適應互聯網創業的需求,推動大眾互聯網創業,我區創辦了梅列區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和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與市有關單位聯合先后舉辦了電商培訓10多期,參訓人數達800多人,成功孵化學員104名,累計出單2.69萬單,每個學員平均出單259單,銷售額達213萬元,創建網絡實體店和小微企業達100%。
4.政策扶持助推發展。為營造電商發展,我區配套出臺了《梅列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措施》,從2014年開始,每年從梅列區本級財政安排第三產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主要用于電子商務企業集聚發展、本地“網絡名優特品牌”創建、電子商務培訓與孵化、物流快遞業和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業建設等方面的獎勵扶持。同時,利用網站、QQ群、微信等平臺加強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幫助某些企業爭取補助資金200余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總體看,近年來梅列電子商務獲得較快發展,但轄區居民參與電商發展創業的氛圍仍不濃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力有待提升。
1.線下資源缺乏有效支撐。初步調查統計,三明現有特色農產品約88種,其他各類產品繁多,但真正適合網上銷售產品不多,且本地農產品在品質、分類、包裝等方面缺乏統一標準,不利于在網絡上銷售,電商培訓中心曾聯系了208家生產企業,經過篩選,只有36款產品適合在網上銷售,僅占17.3%。工業品方面,我市輕工產品不多,適合于大眾創業的電商產品更少。
2.電商平臺影響力有待提高。我區現有電商平臺10多個,雖然數量較多,但因各方面原因,在規模和影響力上還有待提高,全區151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中電商企業僅有11家,占比僅為7.3%。
3.電商發展要素保障較為薄弱。由于缺乏專業第三方電子商務物流倉儲,與互聯網經濟配套的存貨倉儲、物流配送等保障要素較為薄弱,物流成本偏高、配送效率偏低,導致單品快遞價格較高,極大的增加了電商企業運營成本,在價格敏感的電商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部分電商企業在我區發展壯大后,選擇離開三明到條件更好的地方發展。
4.電子商務高級技術人才匱乏。因互聯網建設不完善,各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難以聚集。同時,本地院校畢業生回鄉創業就業意愿不濃,人才外流嚴重,使得企業電子商務人才較為匱乏。
三、對策建議
1.強化產品整合,提升資源支撐。針對我區電商發展線下商品資源支撐不足的短板,一方面進一步挖潛本地特色產品資源;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梅列地處三明中心城區,交通便利、商會聚集的優勢,整合利用三明當地及周邊地區特色農產品、生態、綠色有機食品資源,主動適應互聯網化要求,做好名優特地產品的歸集和網上銷售商品的包裝設計,加快名特優農產品,豐富電子商務線下產品資源,突破發展瓶頸。
2.強化龍頭培育,提升示范帶動。著力抓好三明惠農電商商務雙創園、云商宅生活網上商城及O2O體驗店等電商項目發展建設;加大電子商務項目策劃引進力度,積極引進恒大微購等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全力抓好23家電商企業的入園工作,11家已達成意向企業促其簽約入園,6家簽約盡快建設;鼓勵扶持現有電商龍頭企業在做好現有電商業務的基礎上,整合三明市內其它產業、產品資源上線,做大做強。
3.強化平臺建設,提升要素保障。整合現有倉儲、運輸和配送信息資源,加強配套服務建。重點加快推進三明城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以三明城市物流園為依托,整合物流園周邊物流倉儲資源,積極引進大型電商運營企業、專業團隊入駐,推動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融合發展,建設各種項目于一體的大型電子商務綜合體。加快推進梅列區電子商務孵化園建設,整合徐碧中央商務區6幢商會大廈。建立完善以區級為核心、覆蓋城鄉的區、鎮、村三級公共創業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及時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法規、市場就業供求、職業培訓以及互聯網創業知識等公共服務信息。
4.強化培訓孵化,提升人才保障。依托福建匯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孵化基地租金補助、寬帶使用費等方面給予扶持補助,加快興化商會大廈梅列區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和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積極開展電商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創業培訓,加快培育造就一批電子商務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5.強化政策扶持,提升發展環境。加強政策研究落實,進一步用好、用足、用活國家和省、市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確扶持政策適用范圍、扶持獎勵辦法、申報流程、監督管理等,從電商企業、物流企業、生產企業、培訓機構、服務平臺等電商發展各環節給予政策扶持,完善簡化辦事程序,確保優惠政策及時兌現落實到位,打造良好電商發展環境,促進大眾互聯網創業就業,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