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櫪
摘 要: 數學課程標準中多次提起了經驗,說明課程標準對于經驗的重視程度。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發現運用經驗對教學效果的強化作用十分顯著。由此可見經驗對教師及學生的重要性。
關鍵詞: 學生經驗初中數學 教學設計 優化策略
一、引言
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對呈現數學知識及技能的數學結果時,要重視學生已經具備的經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以學生已經具備的數學經驗為基礎。本文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和學習經驗這三大方面進行研究。
二、如何基于學生經驗對數學教學進行優化
(一)喚醒學生經驗,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數學的應用離不開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從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1]。譬如,在數學教學中對于“折扣”這一數學知識的教學,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清倉大甩賣,全場七折氣”“洗衣液原價29.8元,現價19.8元,數量有限,速來搶購”“春節大優惠,全場部分商品滿三百贈三十”為教學場景展示,這樣的場景設置與學生的生活貼近,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時,學生的生活經研究得到了喚醒,以往的生活畫面將呈現于眼前。這時,教師再拋出相應的問題,給出課堂導入語,更容易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在這個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生活經驗的喚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教師拋出問題時,學生將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這就使得數學教學更有趣、更輕松。
(二)對學生經驗進行改造,使其在學習中充分利用。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點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在某些問題的解決上,一些學生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經驗。正因為如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選取恰當的時機對學生的學習經驗進行激活,進而提高學生今后解決問題的效率[3]。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辦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構建,主動獲取學習經驗,這種教學手法更有利于學生對于數學解決方法的遷移,對知識的拓展,這就提高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調動學生知識經驗,將知識經驗轉化為數學能力。
數學的邏輯性很強,而且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系非常緊湊。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經驗,用以往的知識經驗解決新的數學知識,這樣做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知識經驗充分進行了利用,了解到了知識經驗的應用價值[2]。譬如,教師在傳授月份這一數學知識的時候,讓學生對于以往的知識經驗進行充分運用,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對例題進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運用到相關的知識經驗,譬如最大公約數的運用及最小公約數的運用。教師通過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調動,為學生創建了用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對新知識自主探究的情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以往的知識經驗加深了了解,深化了知識經驗,最終將知識經驗轉變為對新知識學習的著手點,將知識經驗轉化成為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生的知識經驗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習過程更輕松,這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著眼于學生經驗不足,對經驗進行補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更透徹,一般都會主動對新的基礎知識、技能進行完善講解,做到查缺補漏,卻忽略了對理解新知識需要的經驗進行補充完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方面呈現出起點不一的狀況,問題并不在于學生基礎知識薄弱或者學習技能不足,根本在于學生基礎經驗的缺失。所以,教師在授課時,有義務為學生補充及激活相關經驗。學生缺乏相關的經驗支撐,在學習方面就無從下手,一切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活動都無法展開。學生在直觀上很難意識到經驗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與資源,讓學生對經驗有所重視。
(五)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積極積累經驗。
1.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獲取經驗。數學學習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嘗試,學生通過對自己嘗試的結果進行思考,并逐漸對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分析能力,從整個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數學經驗。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與思考時間,給予學生更多探索的機會。并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探究與思考。通過這樣的教育方法才可以讓學生獲得自己所理解的經驗。
2.通過實踐,加深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相關經驗,要經過實踐才可以加深認識。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與實際掛鉤的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通過自身具備的知識經驗將其解決。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知識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以往的經驗反復利用,使經驗得到不斷深化,促進了學生對于經驗深層次的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一味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沿用,要對教學方式進行適當改變。教師要適當拋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根據個人經驗將解決方法找出,讓每一位學生切身體會到通過經驗解決問題的樂趣,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更輕松。在課堂上為學生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對自己已經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將新經驗吸收與自身已有的經驗相結合,建立一個有個性的教學課程體系。
三、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優化中,要想使課堂教學效果更顯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遵循新課標理論的引導,以學生的經驗為出發點,以學生的經驗為基點,充分運用經驗,這樣才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更輕松,教學效果更顯著,另外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玉英.基于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中學(初中)概率教學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仲秀英.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研究[D].西南大學,2008.
[3]吳榮安.基于學生經驗的數學課堂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J].江蘇教育,2012,No.8042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