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飛
(廈門市海滄醫院, 福建 廈門 361026)
?
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效果研究①
李飛
(廈門市海滄醫院, 福建 廈門 361026)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重癥肺炎接受抗生素降階梯治療的療效。方法:2014-09~2015-09小兒重癥肺炎54例,經數字單盲法分組。對照組施以常規療法,共有27例;余27例進入研究組,施以抗生素降階梯治療,觀察對比效果。結果:研究組的住院日短,使用抗生素時間短,肺臟感染控制時間短,肺臟感染吸收率高,治療有效率高,組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效果佳,有效率高。
關鍵詞:小兒重癥肺炎;抗生素降階梯;治療
小兒重癥肺炎比較常見,是由普通肺炎病情發展導致的,發病患兒除一般肺炎病癥外,部分出現全身中毒及持續高熱癥狀,病情嚴重患兒其他臟器受累,出現臟器功能嚴重衰竭。抗生素藥物為常用治療方法,抗生素種類多,不同類型藥物有不同運用效果,故正確選擇抗生素及用藥方案是治療工作的關鍵?,F取2014-09~2015-09本院小兒重癥肺炎54例,總結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方法及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09~2015-09小兒重癥肺炎54例,經數字單盲法分組。對照組施以常規療法,共有27例,病變位置:11例雙側(40.74%),7例右肺(25.93%),左肺9例(33.33%),女10例,男17例,均齡(4.21±1.28)歲,最大者年齡為12歲,最小者年齡為2個月,病程平均(3.3±0.2)d,范圍1~5d。余27例進入研究組,施以抗生素降階梯治療,病變位置:10例雙側(37.04%),7例右肺(25.93%),左肺10例(37.04%),女9例,男18例,均齡(4.25±1.25)歲,最大者年齡為13歲,最小者年齡為2.5個月,病程平均(3.1±0.5)d,范圍1~6d。組間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藥物選擇頭孢噻肟鈉、青霉素,其中頭孢噻肟鈉的用量是50mg/kg,一日2次,每隔12h靜脈滴注;青霉素用量50mg/kg,一日2次,每隔12h靜脈滴注,同時針對性給予電解質糾正、供氧、酸堿平衡、改善通氣等治療。
1.2.2研究組:藥物選擇美羅培南,用量是10~20mg/kg,一日3次,靜脈滴注;逐漸改為一日2次,每隔12h靜脈滴注;2~3d后,觀察患兒體溫及病情好轉情況,如體溫平穩回落且病情趨于穩定,則更換窄譜抗生素。
記錄兩組的住院日、使用抗生素時間等,組間比較。對比治療前后兩組臨床數據及CT,得出肺臟感染的吸收率,并記錄肺臟感染控制時間,組間比較。評定對比兩組效果。
1.3療效標準
無效:經過治療,患兒氣促、發熱及肺炎癥狀無好轉;有效:經過治療,患兒氣促、發熱及肺炎癥狀有所好轉,但實驗室指標尚未完全正常,改善明顯;顯效:經過治療,患兒氣促、發熱及肺炎癥狀明顯好轉,且實驗室指標完全正常;治愈:經過治療,患兒氣促、發熱及肺炎癥狀消失,且實驗室指標完全正常。有效+顯效+治愈=治療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項目
對照組住院日(29.65±5.15)d,研究組住院日(21.35±3.26)d。研究組的住院日短,組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統計學意義。對照組使用抗生素時間(24.27±2.45)d,研究組使用抗生素時間(18.19±1.28)d。研究組使用抗生素時間短,組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肺臟感染控制時間及吸收率
對照組肺臟感染控制時間(15.29±3.47)d,研究組肺臟感染控制時間(12.21±1.25)d。研究組的肺臟感染控制時間短,組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肺臟感染吸收率(14.07±2.55)%,研究組肺臟感染吸收率(25.32±3.27)%。研究組的肺臟感染吸收率高,組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3療效比較
組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對照組與研究組療效比較[n=27,(%)]
3討論
小兒重癥肺炎為臨床多發病及常見病,此病病情重,且發病急,發病后并發癥多,早期診療對促進患兒康復、減少死亡有重要意義[1]?;純耗挲g小,其呼吸系統生理特點較成人特殊,加上機體免疫力低下,患病后易并發其他病癥,如心力衰竭、循環衰竭及呼吸衰竭等,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健康生命受嚴重威脅。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機制較科學,應用后療效顯著,對治療有很大意義[2]。此種療法可快速控制病癥,對致病菌活性進行抑制,有效控制病情。實踐證實,治療初期最佳藥物宜為廣譜抗生素,能實現感染全面控制,選擇性覆蓋病菌,對病情改善有很大價值。既往臨床多給予抗生素升級治療,初期使用溫和抗生素控制病情,后根據具體病情及病癥使用廣譜抗生素,雖有良好效果,但大量實踐證實,采用抗生素升級治療此病,治療周期長,感染控制有效性差,抗生素大量應用也可造成菌群失調,甚或導致耐藥性[3]。相關資料顯示,常規療法無法良好控制感染,且抗生素的使用量較大,治療周期較長,醫療浪費較嚴重[4];施以降階梯療法,選取最佳、科學、廣譜抗生素予以治療,在最短時間控制感染,風險降低,且治療成本低,治療時間短,滴注2~3d,待患兒體溫平穩回落,病情穩定后,給予痰液病原學檢驗及分析,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確??股貞煤侠?。研究證實,根據不同時期患者臨床表現、癥狀及感染程度等,采用有效、科學降階梯治療方案,對促進患兒恢復、降低用藥風險、減少醫治成本、縮短治療時間等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5]。與抗生素升級治療對比,降階梯治療在初期給予能同時覆蓋革蘭陽性菌及陰性菌廣譜抗生素,有效快速的控制感染病癥,抑制致病菌活性,對臨床癥狀予以緩解,為改善及控制病情創造較好條件,也為臨床進一步展開病原學分析及藥敏試驗提供時間;而后針對患兒病原學分析及藥敏試驗,選擇窄譜抗生素,藥物應用較科學、準確,能最大程度的防止藥物濫用,提高用藥安全性,提高用藥效果。
在此文中,給予研究組抗生素降階梯療法,與常規療法(對照組)作對比,為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此病價值提供依據。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住院日(21.35±3.26)d,對照組的住院日(29.65±5.15)d,前者短;研究組使用抗生素時間(18.19±1.28)d,對照組使用抗生素時間(24.27±2.45)d,前者短;說明抗生素降階梯療法效果確切,可縮短住院日,加快康復。研究組的肺臟感染吸收率(25.32±3.27)%,對照組的肺臟感染吸收率(14.07±2.55)%,前者吸收率高;研究組的肺臟感染控制時間(12.21±1.25)d,對照組的肺臟感染控制時間(15.29±3.47)d,前者短,表明抗生素降階梯療法可提高患者肺臟感染吸收率,感染控制明顯。在治療有效率對比上,研究組獲得92.59%,其中治愈率40.74%,顯效率33.33%,有效率18.52%;對照組獲得81.48%,其中治愈率25.93%,顯效率29.63%,有效率25.93%,前者高,證實抗生素降階梯為有效療法,方法可行。綜上認為,治療小兒重癥肺炎采用抗生素降階梯療法,療效顯著,可推廣。
參考文獻:
[1]廖細生.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6):87-88,91
[2]倪明.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15):3261-3262
[3]張萌.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2):80-81
[4]劉燕.小兒重癥肺炎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4):116-118
[5]劉彥通.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治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5):151-153
作者簡介:①李飛(1981~)男,遼寧沈陽人,碩士,主治醫師。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3-0146-02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