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優化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的選擇來優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論述了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重點論述了通過優化課堂教學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化教學;教學措施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小學數學的教學不斷向效率提高、教學優化的方向發展。近年來,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需求,課堂教學逐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呼聲不斷增強,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積極溝通,從而解決這一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概述
教師優化課堂教學,明確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教師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的“燈塔”。因此,明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1.夯實數學基礎
小學數學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夯實數學基礎,主要包括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基本運算法則、基本概念、基礎定理等。教師在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的同時,更要注重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框架,這對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十分有益。
2.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能力是學生在具備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要的應用方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訓練。
3.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是指學生利用數學基礎知識以及已經具備的數學運算能力等展開的對數學問題的探索以及解決。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是小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其進行檢驗。
二、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措施
1.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優化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活躍數學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能力水平等,從而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2.將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小學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對數學抽象的概念、知識、運算等缺乏學習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數學教師要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加法運算時,教師可以通過“草地上有一只羊,后來又來了一只羊,那么現在一共是幾只羊呢”類似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加強學生對有代表性數學題目的訓練,增強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只是靠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運算方式、運算法則以及運算定義是遠遠不夠的。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必要的數學訓練。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數學題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運算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落到實處。值得注意的是,小學階段數學訓練題的選擇需要教師在課下做好備課工作。
4.幫助學生總結經典題目,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對數學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非常重要,但是,只是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幫助學生對這部分經典題目的做法、思路、運算方法、具體條件等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得到做題經驗,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開拓學生數學問題探索的思路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5.豐富課堂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完善,對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數學探索思路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探索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或情景式教學法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考。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數學科目的教學,需要教師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知識運用能力、數學思維能力水平以及數學運算能力等方面的情況,根據這些基本情況,以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學目標為指導,展開教學活動。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豐富課堂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張月紅.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7).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