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要實現全面綜合發展和提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不能光是為了唱歌而唱歌,而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節奏感能夠讓學生通過感官直接感受到音樂的精髓,感知音樂的美。基于此,就小學音樂課堂對學生節奏感的培養進行探究,希望對小學生節奏感的培養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小學音樂;節奏感;樂器
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是對小學生進行音樂審美情趣培養的一種手段。節奏感是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感的支撐就不能稱其為音樂。小學生處于各種感官發展和完善的時期,對小學生進行音樂節奏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愛好,還能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和享受,促進學生各種感官發展和完善,達到愉悅學生身心的目的,對調節學生的心理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培養小學生音樂感的價值
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節奏感無論是對音樂教學本身還是對學生發展來說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是音樂教學的內在需求
節奏感是音樂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是由一定的韻律通過一定的節奏表現出來的聲音,對小學生進行音樂的教學就要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這是音樂教學本身的內在需求。因為在音樂的教學中,學生只是學會了唱歌,而沒能很好地感受音樂的節奏,學生只能算是學會了唱教師所教學的歌曲,并不能真正地感受音樂的魅力。所以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實現音樂教學的價值。
2.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小學生的感官處于正在發展和完善的階段,對小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和培養能夠促進學生感官的發展和完善,從而促進小學生各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音樂是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并感受的學習科目。在節奏感的訓練中學生對音樂的領悟和理解能力增強。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音樂節奏的訓練,學生的音樂素養也能增強,就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另外,小學生學習的科目有很多,學習任務不少,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能幫助學生進行身心的調節,起到放松和愉悅身心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培養小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方法
1.教學注重聯系生活
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培養時,教師要注重聯系生活,采用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把學生喜聞樂見的聲音融入音樂的教學當中。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小貓的聲音進行節奏的訓練。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學小貓叫,做節拍的訓練。“喵、喵、喵喵喵”,然后讓學生用小貓的聲音進行一段相關聲音的視唱練習。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對樂譜進行直接演唱的方式,學生比較感興趣,能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班上學生的喜好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進行訓練。另外,教師還可以教學生一些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歌曲,用這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歌曲進行節奏的訓練。
2.用樂器對學生進行節奏的訓練
音樂概念是比較抽象化的概念,假如教師光是用語言向學生描述四分之二拍的概念,學生是很難懂的,但是教師在給學生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用樂器給學生展示出來,再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樂器演奏進行訓練,學生就能很快掌握了相關的音樂節奏。樂器是最適合用作節奏訓練的輔助工具,教師用樂器演奏出要教學給學生的節奏,這比給學生進行語言的描述的效果要好得多。樂器在教師的操作中演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聲來,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音樂節奏感的美,對學生的審美情趣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演奏中得到身心的愉悅,陶冶了情操。教師親自在學生的面前進行音樂的演奏,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榜樣,會給學生種下音樂的種子,他們學習音樂的理想可能因此而萌生。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教學生用樂器演奏相關的節奏,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味不同的節奏。
3.多媒體對學生進行節奏的訓練
多媒體教學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學生喜歡的兒歌,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之后,再對學生進行節奏的學習和講解。多媒體播放音樂更加形象和生動。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來跟唱。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器的暫停鍵對播放進行控制,讓學生學著視頻中的兒歌進行演唱。教師提前給學生準備課本上要學習的節奏的課件或者音樂材料,在教學中生動地展示給學生。
總之,教師要意識到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節奏感培養的重要意義,注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教師可以選取生活中的素材進行音樂節奏的教學;可以用樂器對學生進行演奏的訓練;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希望通過學生音樂感的培養,起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靜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J].新課程學習,2014.
[2]王月劍.淺析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感的培養[J].新課程:下旬,2014.
[3]周靜.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J].教學研究,2012(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