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自強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中心。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今天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學習。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執教經驗和小學生的成長特點,談談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走進數學的奇妙世界,愛上學數學。
關鍵詞:學習興趣;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教學方式
數學課程的特點是枯燥無味,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抓耳撓腮,無從下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接受數學,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成為我國小學數學改革的重點。新課程小學數學改革標準中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與能力作為重點改革目標。本文主要闡述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結合小學數學重點講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以及在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我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這些偉人的諄諄教誨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興趣的重要性。學習興趣的激發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樣重要:(1)學習興趣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如果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感興趣,他就會主動地思考學習,即使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學生在學習興趣的驅動下會自己解決或通過請教同學或老師。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好數學的良好開端。(2)學習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小學生的感性多于理性,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心。在好奇心驅使下,學生自己主動學習,即使老師沒有布置相關的作業,學生也會自學新知識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3)學習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樂于思考,不滿足現學的知識量想要探究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
既然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諸多的好處,那么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哪些方法呢?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經驗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結合學生天性,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傳統的老師黑板板書講解的教學方法過于嚴謹死板,不適于學生的生理特點。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平等交流。針對于1~3年級的學生,我們應該樹立一個和藹可親,溫柔儒雅不失童心的形象,學生愿意親近老師,從而可以“親其師,信其道”,對于數學的學習就會有一個態度上的轉變,在課堂上也愿意跟老師溝通,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針對于4~6年級的學生,我們應該做一名有親和力、有知識的教師。高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因此我們在保證課堂氛圍的同時多一份數學知識的講解,多角度地解決學生在數學知識上的疑問。
2.轉移學生興趣點,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對于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小學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的小學生對于電子產品的熱衷度特別高,為了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我們應該結合所講內容采用多媒體設備去教學,一方面可以將學生對多媒體的興趣點和關注度轉移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另一方面還能通過多媒體視頻或圖片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3.寓教于樂,游戲與數學的完美結合
小學數學知識大多與生活有關,并且小學生對于游戲有著天生的興趣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游戲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和同學一起做“24點”這個游戲。游戲的規則是在一副撲克中隨機抽取四張撲克牌,用四張牌上的數字和四則運算優先得出24的同學獲勝。在那次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反應積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心算能力。寓教于樂是激發學生興趣最有效果的一種方法。后來的階段考試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我所教的班級學生四則運算知識掌握度比其他班級穩固。
三、激發學生興趣中教師需要注意的點
激發學生興趣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注意自己數學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師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謂“名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還應該注意的地方就是在采用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注意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盡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老師是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度”的把握。
總而言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枯燥的數學課堂是每一個小學數學老師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韓偉.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尤麗麗.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J].快樂閱讀,2013(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