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潔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形式、內容與模式更加多元化、豐富化、現代化與個性化,這無疑使傳統媒體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新形勢下,受眾的傳播心理日新月異地變化,傳統媒體如何抓住新媒體契機,迎合受眾個性化心理需求,充分、科學、高效發揮其輿論引導作用尤為重要。
關鍵詞 新形勢 如何 傳統媒體 發揮 輿論引導作用
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趨勢,其以多種獨特優勢迅速獨領媒體風騷。在此背景下,傳統媒體必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故傳統媒體應居安思危,發展創新,并巧用多種途徑發揮其輿論引導作用,最終實現其對社會的價值與意義。
一、迎合時代發展,及時、迅速抓住“好”話題
對于主流媒體來說,要想淋漓盡致發揮其輿論引導價值,迎合時代發展,關注時代大事,迅速及時地抓住“好”話題十分必要和重要。無論是當下,亦或是新媒體未出現之前,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均較多地表現為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緊要事件的輿論引導。誠然,傳統媒體能否吸引受眾眼光,使之為其駐足停留,關鍵在于其是否能及時、抓住觀眾最感興趣、最關心的話題。對于主流媒體來說,可做到兩點:第一,貫徹黨委工作意志,關注觀眾利益訴求。傳統媒體要始終成為黨委正確理念的傳播者以及群眾利益的捍衛者,要有大局意識、群眾意識與高度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第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關注社情民意。對于重大緊急事件,需要傳統媒體要不回避、不躲避,正面迎擊;要公正、客觀報道,為群眾爭取最大利益,安撫群眾情緒,穩定群眾心理,傳播社會正能量,維護社會穩定。
二、傳統新聞報道必須至真、至善且客觀公正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同,其必須要以至真、至善且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正確引領社會輿論。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其一方面要求報道內容的嚴謹科學、真實及時,更要關注報道本身的客觀、公正。在新媒體充斥的當今社會,傳統媒體報道面臨著巨大壓力,這就意味著,其不能僅僅是觀眾鋪天蓋地言論、思想的簡單機械堆砌,而是要系統、全面、客觀、平衡與公正,還要具有十足的權威性、典型性。首先,傳統媒體要做好社會輿論調查。多層次、多角度、多途徑搜集客觀、詳實、精確的報道資料,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使更多社會虛假輿論不攻自破,捍衛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引領正確輿論。其次,正確判斷各色社會輿論,傾向客觀公正且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觀點。新媒體的傳播使各色輿論紛至沓來,媒體應能及時準確做出判定,發揮其權威引導作用,引導受眾接受更加客觀、公正,且代表更多人利益的觀點,
三、報道要深入群眾內部,做到“接地氣”
新聞報道是體現國家意志,真正服務于群眾生活,并代表群眾利益的一種媒體形式。因此,在輿論嘈雜的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不應各色輿論所誘導與迷惑,而是更要踏踏實實做好群眾堅強的后盾,幫助群眾撥開輿論迷霧,并積極深入群眾內部,做更加“接地氣”的報道。首先,報道內容要“接地氣”。即新聞工作人員應深入基層群眾,傾聽其心聲,了解其訴求,報道群眾甘苦,真情實意為群眾解決難題。并傳遞基層群眾身上所閃現的勤勞勇敢、堅韌不拔、默默堅守、不畏挫折,頑強拼搏的真善美之意志。其次,語言和形式要“接地氣”。無論是語言,亦或是報道的形式,均要做到基于群眾認知,使百姓喜聞樂見。要避免那種過分官方的文件或會議類型的報道,使形式盡可能活潑生動,語言要言簡意賅、樸素大眾,且富有感染力。也就是說,要報道群眾心聲,表達群眾意愿,唯有如此,才能引導正確社會輿論。
四、新舊媒體結合,并使前者有效服務于后者
新媒體是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之力,其本身具有巨大的傳播優勢,傳統媒體要借助新媒體之力充分發揮其輿論引導作用。鑒于此,傳統媒體應做到新舊媒體的有機融合,并使新媒體為我所用,更好地服務于輿論宣傳與引導工作。毋庸置疑,傳統媒體無論是從形式上、手段上,亦或是受眾上,都無法與新媒體相媲美。故傳統媒體要不斷創新發展,實現二者融合,巧借QQ、微博、微信、論壇等新媒體形式拓展宣傳內容,提高輿論引導效率,以更高端、快捷、迅速的形式實現主流輿論的引導。也就是說,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新媒體確實為傳統媒體輿論引導提供了發展機遇。例如,各大電視報紙要懂得利用新技術、新媒體拓展服務渠道,即可以開展相應的網站,并建立自己的博客、微博等,利用自身的公信力以及新媒體巨大的信息傳播優勢實現正確輿論的有效而持久引導。
綜上可知,在新時期,新媒體作為一股風頭正興的力量異軍突起,且方興未艾,具有強大生命力。傳統媒體承擔著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社會正能量,幫助群眾干實事的重要職責,面對強勁的新媒體對手,其要居安思危。也就是說,傳統媒體在報道內容、方式和途徑上應更加迎合時代發展、迎合受眾心理需求,并立足于幫助群眾解決難題,引導群眾健康發展,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海青.淺談全球化背景下媒體輿論引導作用的發揮[J].新聞知識,2010(12).
[2] 董立人.如何讓政務微博發揮好輿論引導作用[J].傳媒觀察,2012(05).
[3] 何南觀.主流媒體在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引導作用[J].中國地市報人,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