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佳 翟琛琛
摘 要:目的:探析我國執業藥師人才隊伍現狀,提出加強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的有效路徑。方法:通過查閱文獻、調查走訪,分析我國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應對方案。結果與結論:加強我國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發展高等藥學教育,完善執業藥師考試制度,優化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只有多措并舉,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C961;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17-02
專業人才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保障,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作為藥學院來說,必須結合社會需求,依據人才成長規律,潛心研究,為社會培養一大批專業人才。執業藥師作為在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中執業的藥學專業技術人才,對實施藥品全面質量管理、保證公眾安全有效用藥、開展治療藥物監測及藥品療效評價等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對執業藥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期待。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執業藥師制度出臺較晚,在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還有很多理論問題和實踐困惑。因此,作為藥學院,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執業藥師建設進程,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一、當前我國執業藥師人才隊伍的基本概況
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是一種職業準入控制,是國際通行的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工作的藥學技術人才執業資格和條件的法律規定。1994年,執業藥師資格制度開始在我國實施,同時,根據工作需要,1994年至2004年,每年還選拔相當數量的從業藥師,當然,從業藥師的選拔考試專業技術含量相對較低。2013年發布的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定,到2015年12月31日止,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可是,我國執業藥師人才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為此,2015年11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現有從業藥師使用管理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從業藥師可執業到2020年12月31日,這有利于在一定時期內緩解執業藥師的供需矛盾。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認證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至2015年底,我國先后有65萬人通過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其中,注冊執業藥師257 633人,每萬人口注冊執業藥師1.9人。按地區分布而言,注冊的執業藥師東部地區為133 550人、中部地區為703 70人、西部地區為53 713人,分別占注冊總數51.8%、27.3%、20.9%,一半以上在東部地區;按注冊執業藥師的工作領域而言,執業于藥品生產、藥品批發、藥品零售企業及醫療機構的執業藥師人數分別為2 982人、33 350人、218 497人、2 804人,大部分分布于藥品批發與零售領域。
二、我國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執業藥師人才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健全
1994年,我國有關部門出臺了《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執業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1999年,有關部門重新修訂了《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這些管理法規對執業藥師隊伍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執業藥師法卻遲遲沒有出臺,現行的法規法律效力層次不高,執業藥師的權利、職責、監督管理方面的法律界定不到位,使得執業藥師工作難以開展,導致執業藥師的具體工作崗位職責、權利、待遇等方面問題得不到落實。對執業藥師隊伍的擴大缺乏積極、動態的需求導向和有力的需求拉動,執業藥師人才隊伍發展實際需求疲軟無力,極大地挫傷了執業藥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導致執業藥師注冊執業率不高。
2. 執業藥師人才數量嚴重不足且地區分布失衡
執業藥師制度實施二十多年來,我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規模不斷擴大,通過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人數不斷增加,執業藥師隊伍不斷壯大。但是,與實際工作需求相比,我國執業藥師特別是注冊執業藥師的缺口仍然很大。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認證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截止2015年底,全國注冊執業藥師總數比2014年增加91 129人;執業藥師注冊率比2014年增加2.4%;全國每萬人注冊執業藥師數比2014年底增長58.3%,達到每萬人注冊執業藥師1.9人。這個增長速度很客觀,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比如,早在2001年,日本、法國、美國分別是平均517人、909人、1 200人擁有一名執業藥師。就地區分布來說,我國一半以上的注冊執業藥師集中在東部地區。
3. 執業藥師準入門檻低
一個行業準入門檻的高低直接關乎該領域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為加強對藥學技術人員的職業準入控制,保證藥品質量,保障公眾的安全用藥,我國實行了執業藥師資格制度。但研究《執業藥師資格認定暫行制度》中關于報考人員的條件要求發現,在學歷上,我國執業藥師報考學歷從中專到博士,跨度大,層次多,水平良莠不齊;在社會實踐上,對較低層次的報考者對于實踐年限的要求更高,而具有較高學歷者則更注重理論方面,側重點的不同也導致從業水平的差異;在報考專業上,我國在規定中并沒有明確相關專業的界定,只有在《執業藥師資格制度問答》中解釋相關專業是指化學專業、生物學專業和醫學專業,在操作中容易出現把關程度的嚴密不均。在執業藥師考試內容上,對藥學基礎理論知識重視有余,對臨床實踐重視不足。
4.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效果欠佳
我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實行學分制,要求每名執業藥師每年參加繼續教育至少要獲得15個學分。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培訓一般具體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執業藥師協會組織,而執業藥師協會的工作人員少,也沒有固定的培訓場地、師資,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考核環節薄弱,導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培訓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很難保障。多數參加培訓的人員,目的不在于學習新知,而是獲得培訓學分證明,這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
三、加強我國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的有效路徑
1. 健全執業藥師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英國早在1815年就頒布了藥師法。19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各州都相繼頒布了《州藥房法》,明確只有通過國家統一資格考試合格并經注冊的執業藥師才能在藥房相關崗位上執業,美國藥房理事會全國聯合會制定頒布了《標準州藥房法》,提出了統一的標準。日本也于1898年頒布了《藥劑師法》。我國醫藥分業比較晚,實施執業藥師制度二十多年來,尚沒有頒布適合我國國情的《執業藥師法》,更談不上完善的法律體系了,對執業藥師的管理還處于行政管理的階段。為適應執業藥師隊伍建設需要,我國要盡早出臺執業藥師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執業藥師的法律地位和社會地位,保障執業藥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讓藥師真正參與疾病的臨床治療,發揮其在醫藥衛生事業中應有的地位,提升執業藥師在臨床和社會的認可度,提高報考執業藥師的積極性和執業藥師的注冊率。同時,要積極發揮執業藥師協會等行業性群眾團體和組織的作用,搭建執業藥師溝通交流平臺,加強執業藥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建設,推動我國執業藥師事業發展。
2. 積極發展高等藥學教育
我國執業藥師人才素質參差不齊,職業道德和法制意識普遍偏低,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執業藥師的職能發揮,影響了執業藥師的職業地位和社會聲望,阻礙了執業藥師人才隊伍建設進程。高等藥學教育作為執業藥師考試的后備力量來源和執業藥師專業技術的有力支撐,必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育人質量。一是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加面向患者指導用藥所需要的臨床藥學專業知識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和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專業見習實習,深入社會藥店、醫院藥房、企業車間,豐富專業經歷。二是增強教學內容的職業性。高等教育都是具有職業性的,高等藥學教育要把《執業藥師考試大綱》引入課堂,推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銜接,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重點掌握,為學生通過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奠定基礎,努力實現專業與行業、企業崗位無縫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無縫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無縫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無縫對接。同時,也可以有計劃地嘗試開展從業藥師轉型培訓,通過一定的資格水平考試,將一部分綜合素質較高的從業藥師轉為執業藥師,這樣,既暢通了從業藥師的專業發展通道,讓他們專業發展有方向,人生路上有目標,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又有利于解決當前執業藥師人才數量不足的問題。
3. 優化執業藥師的地區分布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執業藥師地區分布不平衡也大大影響了我國用藥服務水平。針對我國執業藥師東、中、西部地區地域間分布失衡的問題,至少可以嘗試從兩個方面來解決。一是定向培養。在中西部執業藥師特別緊缺的省份,定向選拔一部分優秀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進入高等藥學院校進修深造,進行強化訓練,充實到本地區執業藥師隊伍之中。二是引導執業藥師合理流動。收入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基礎。國家可出臺激勵措施,引導執業藥師在地區間以及地區內部合理流動。例如,運用經濟杠桿,采取發放地區特殊津貼或崗位津貼的辦法,提高中西部地區注冊執業藥師的收入水平,給予中西部地區注冊執業藥師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樣,不僅可以增強中西部地區現有執業藥師的勞動所得和工作滿意度,而且有利于吸引東部地區的注冊執業藥師向中西部地區流動,使執業藥師地區分布趨于合理。
4. 完善執業藥師報名考試制度和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培訓
在執業藥師報名考試方面,要適度提高對報考人員的專業限制和學歷要求,盡可能避免報考者專業“相關”而實際能力“不相關”的問題;增加對報考者專業用藥實踐能力的考核比重,規定報考人員必須有相應的實習經歷,高學歷者也不例外。執業藥師考試內容,應充分反映執業藥師的職能取向,根據不同的執業領域設計有差異性的考試科目。對于已經取得執業藥師資格的人員,要切實強化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建立穩定的執業藥師培訓師資庫,避免培訓時臨時決定的現象;要加強培訓教材建設,根據醫藥科技發展和用藥實踐,組織編寫高質量的、有時效性的教材,讓受訓人員感覺繼續教育培訓“應急”“解渴”;要根據執業藥師的工作領域和執業性質不同,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增強培訓的職業性和崗位契合度;要創新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培訓形式,通過理論講述、執業藥師沙龍活動、用藥典型案例剖析、工作經驗分享會等多種方式,增強培訓的趣味性和親和力;要完善培訓效果監測手段,提高培訓的約束力。要嚴格執行《執業藥師注冊管理暫行辦法》,規范執業藥師注冊管理,對理應注銷注冊資格的,要及時注銷其執照。要加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執業藥師協會自身建設,提高其履行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培訓職能的創造性和基本能力,更好地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曉媛,張凱麗.中美執業藥師準入制度研究[J].中國執業藥師,2014(11).
[2]楊世民.我國執業藥師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國執業藥師,2012(08).
[3]項瑞,譚志偉.2015年新版《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大綱》剖析[J].中國藥事,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