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悅
摘 要: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對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項目教學法實施條件的基礎上,著重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和實際應用,并對其進行總結分析和研究,以期對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改革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課程教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一、實施項目教學法應具備的條件
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教學過程中,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基于職業選擇和職業愿望的需求,以完成實際或模擬工作任務而使學生獲得職業能力的方法。它是以完成某種任務或者是對某種工作任務進行模擬,進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辦法。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材內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當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和大學生的發展特點,實施項目教學法需要具備下面這些條件。
1.教材中項目的有效性
教師在進行課程項目設計時,設計內容需滿足當下大學生的就業預期和就業意愿。項目必須要盡可能多地涵蓋教學內容,盡可能多地融合多門課程的知識點;項目設計的難度必須適中,需以大學生的基礎能力為參考;除此之外,還要使各種技能得以有效重復,使學生深刻領悟各種知識并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2.教學設備的配套性
為給學生提供一個合適的模擬工作環境,學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礎設施,這對營造工作活動氛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好的工作設備有助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構建,有效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水平。
3.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完整性
項目教學法需要建立起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任務為主線的模式,要求教師在整個工作環節中完成咨詢、指導與解疑工作,因此,教師必須儲備更加完備的專業知識和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知識點,使課堂教學知識得到有效整合。
4.教師指導過程的開放性
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和作用也隨之發生轉變,由傳統的傳授者轉為學生主體意義建構的協助者、促進者、幫助者,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準備和組織整個教學過程。所以,教師應引導教學過程從可控課堂轉變,并建立切實有效的評價機制,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項目教學實施
1.項目設計
在職業生涯規劃課中,教師必須認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章節的備課準備工作,設計詳細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時間等,幫助學生設計和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書。
2.隨機分組
在傳授課程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每組6個或者8個人的原則,隨機地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需要在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并且明確各個組長的任務以及相關的教學內容。組長的職責主要是引導本組成員完成項目任務,以團隊的形式實現教學目標。
3.項目實施
此次項目教學過程中,主要分為4學時進行。前面的2學時即第一次的講授時間分為四個步驟進行:導入新課,劃分小組,教師評價,分配教學任務;后面的2學時是第二次講授時間,這需要每隔一周來完成,主要內容有復習學過的內容以及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1)導入新課。選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材里面的例子,還可以利用教師平時積累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列舉并描述幾個常見的生活和學習場景,引導學生對這些情境進行觀察、調查、討論、分析和歸納,進行從特殊到一般的開放式教學,導入新課。
(2)小組討論。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后,教師針對案例中的關注點向學生提出問題,問題數量最好和分組數量保持一致,以便于項目任務的分配;問題內容集中在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書” 的目的、意義、基本內容、基本程序和基本寫作方法等。設計并且分配好每個問題后,就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在完成討論之后,根據小組項目任務的前后聯系,安排小組的出場順序。每個小組需要派出一個組長上臺表達小組的主要觀點,展示小組成果,每組的展示時間要保持在合理范圍內。
(3)教師點評。在課程設計中,“職業生涯規劃書”的設計是本課程的重要內容。學生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充分的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客觀、科學地點評小組的觀點,對小組之中可取的觀點進行表揚。對于一些消極的觀點,要提出修正方案。
(4)講授新課。經過前幾個階段的準備,教師可以給學生發放教學任務書,教師要參考教學任務書,進行知識講授。通常而言,我們將教學任務書分為以下四個子項目:第一,自我分析和定位。使用SWOT分析法來分析職業生涯規劃,在把握自身的優點、缺點,分析自身優勢、劣勢,了解就業機會之后,可以準備一份SWOT報告。第二,職業測評。給學生發放霍氏量表,依據量表剖析自我的職業能力。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傾向、職業能力類型、職業價值觀等。第三,制訂職業發展規劃。運用職業生涯分析法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階段、目前工作的側重點,進而制訂出合適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第四,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書”,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一般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制作出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
(5)點評作品。在前一次課程完成后,安排學生下一期的課程任務,這樣就為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書”的設計與寫作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對于學生的作品,教師應該認真研讀和指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同時,對于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應將其該作為典型,在課堂教學中予以解讀,這樣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4.鞏固和實踐
(1)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交流會。各年級可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交流會活動,結合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請一些職業生涯規劃較為成功的師兄師姐或一些成功職場人士來校分享經驗,學生近距離地他們交流。這樣可以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書” 的優化和完善提供更多可供借鑒的現實素材。
(2)組織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指導有興趣的學生參加職業生涯規劃,這是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纱偈箤W生通知比賽,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改進職業生涯規劃書的設計和編寫,并創造條件讓學生觀摩獲獎的優秀“職業生涯規劃書”。
三、項目教學模式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課程教學中的啟示
一是項目制訂要注重實際。職業生涯規劃書的項目制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學生所學專業特點而有針對性地設置。例如,采用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優秀職業生涯規劃書作為典型案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
二是項目實施要注重實踐。在設計和執行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職業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努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在“職業生涯規劃書” 的引導下實現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許高炎.高職教育項目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J].職教論壇,2008,(10).
[2]金立暢.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5,(38).
[3]鐘鐵錚.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發展趨勢探究[J].亞太教育,201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