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杰
摘 要: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意識形態狀況復雜嚴峻,在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中地位日益凸顯。民營企業家隊伍群體思想獨立性、復雜性、選擇性日益增強,行為方式更加主動、理性、務實,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
關鍵詞:非公有制經濟;意識形態;路徑選擇
近年來,營口市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位于全省前列,總量穩居全省第四位,主要得益于非公有制經濟的貢獻。2014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總量1285億,增長8%,對全市GDP貢獻率達到79.8%;非公有制企業戶數和從業人員數量均超過全市總數的85%;吸納的就業人數占全市城鎮就業的70%以上。但是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意識形態狀況復雜嚴峻,在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中地位日益凸顯。民營企業家隊伍群體思想獨立性、復雜性、選擇性日益增強,行為方式更加主動、理性、務實,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為全面了解十八大后我市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意識形態現狀,找準工作中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對區域內部分非公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重點考察忠旺鋁材、盼盼集團、可口可樂、遼寧中泰彩鋁有限公司、無限極健康食品等8家非公企業,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并通過分析歷史資料等方式, 針對非公有制經濟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保障機制
一是盡早制定出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條例》,從宏觀制度層面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地位、作用、職責權限、經費保障等提出具體要求,使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要建立健全企業黨組織生活會、黨員教育管理、黨員發展、黨員權利保障、黨政工作信息溝通、黨建工作考核獎懲等制度,從微觀機制上確保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有序有效開展。三是建立企業黨務工作者利益保障機制。基于黨務工作者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應依托公共財政,采取“市出一點、縣(市、區)出一點、鄉鎮(街道)出一點”辦法,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工作者崗位津貼制度,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考核合格的黨務工作者每月發放一定數額的崗位津貼。同時,黨委政府聯合出臺文件,確保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專職書記享有副總經理級別經濟待遇,專職副書記享有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級別經濟待遇。非公有制企業解雇辭退黨務工作者,規定必須事先向縣(市、區)或鄉鎮街道組織部門說明原因并征求意見。
二、加大企業大學生黨員培養和激勵力度,優化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結構
調研發現,在開發區,近幾年大學畢業后直接到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的黨員(包括預備黨員)越來越多。企業中的大學生黨員不斷增加將成為一種長期存在的趨勢。基于這一現狀和趨勢,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企業黨組織都應高度重視企業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工作。這些大學生黨員普遍文化水平較高且具有一定技能,要充分發揮企業大學生黨員在生產經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從而提高企業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要積極培養大學生黨員成為未來的合格黨務工作者,逐步優化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結構。此外,鑒于非公有制企業數量日益增多,就業人數及吸納黨員數量越來越多,非公有制企業日益成為黨鞏固執政基礎的重要陣地等未來發展趨勢,很有必要將黨政干部培養鏈延伸至企業,使更多來自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對工人群眾有感情、善于同工人群眾打交道的年輕黨員,順著這一培養鏈逐步成長為各級黨政干部,從而彌補未來黨政干部隊伍中缺乏熟悉企業工作、擅長群眾工作的干部的不足。在發揮優化未來黨政干部結構這一功能之余,黨政干部培養鏈向企業延伸的做法也將對年輕黨務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吸引和激勵作用,在具體操作層面,可仿效公務員招考專門面向符合一定條件的優秀農村和社區基層干部(一般是書記、主任,或者副書記副主任)做法。
三、完善培訓和榮譽評價體系,增強非公有制企業家的政治認同
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建立專項培訓資金,定期舉辦企業高層管理培訓班,加大對企業主教育培訓的力度。在培訓時,必須將一些必要的基本方針政策、黨史知識和政治理論學習納入其中,以逐步提高廣大非公有制企業主的政治素質,加強對他們的政治引導,提高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政治認同。此外,基于廣大非公有制企業主對提高政治地位和社會聲譽普遍充滿熱情和期待,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將非公有制企業主支持黨建工作情況,列入各類政治身份、個人和企業榮譽的評選標準,逐步完善非公有制企業主個人和企業集體榮譽評價體系。具體在非公有制企業主的政治身份方面,可將他們支持黨建工作情況列入政協委員、工商聯委員等政治身份的推薦或提名標準之中;在企業主個人榮譽方面,可將他們支持黨建工作情況列入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的評價標準之中;在企業集體榮譽方面,可將企業黨組織建設和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列入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相關榮譽稱號的評價標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