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巡
摘要: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理論的完善,教學質量也逐步提高。傳統教學課堂正在逐漸被現代化的課堂所代替,不同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分層異步教學法是一項應用于教學實踐的新方法,其以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根本出發點,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本文就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共勉。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223-01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攻堅階段,社會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改變,在教育領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改的實踐中,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發展需求,為此,不同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特別是小學數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需要突破傳統禁錮,遂開展本次研究,以探討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含義和價值
1.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含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分層異步教學法,就是立足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根據其不同的水平,進行層次劃分,形成不同的學習梯隊,根據不同的學習梯隊特點,安排特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任務,完成學習計劃和教學目標。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調整學習內容和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將目標設定為“學會四則運算”,針對于這一目標,對不同的學習小組,教師分別給予不同的指導。在指導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立足點,根據需求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針對性分層教學,從而全面實現教學目標,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2.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實施的價值
一方面,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實施,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分層異步教學法下,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都得到了關注,同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基礎差異,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的特點全面得到表達,便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另一方面,隨著分層異步教學策略的實施,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得以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飽含求知欲,從而全面激發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為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
1.對于學生的分層劃分
為了實現對學生的合理分層,就必須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層,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A、B、C類,針對不同的層次,對授課方法進行調整,以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
2.對于教學目標的選擇
教學目標的選擇,直接與分層異步教學法實施的成功與否息息相關。為此,在教學目標的選擇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找出其中的平衡點,確保教學目標與教學實踐相一致,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相一致,具體做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角度或學生層次角度進行具體操作。
3.對于分層設問的實施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為A、B、C三個類別,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的問題設置也要進行分層實施,用不同的問題去提問不同類別的學生,但是,要注意問題設置的合理性,保證知識的完整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公平獲取知識,完善對課堂內容的學習。
4.對于分層練習的實施
隨著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推進,在練習環節,也要遵循這一教學理念,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在必要的時刻,也需要對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進行個性化指導。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自主選擇,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解答。在練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遞進、并列、選擇、剝離等方法實現對知識的掌握。
5.對于區別性課堂評價和反饋的實施
為了有效激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課堂評價方式,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情況。總之,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從而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長效提升。
三、結語
隨著分層異步教學方法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也不斷提升。該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最關鍵的在于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從本質上照顧到了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對于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董麗.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5(97):63.
[2]張曉萍.淺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山西青年,2016(02):231.
[3]陳秀艷.淺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才智,2014(21):200.
[4]程華山.淺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09):130.
[5]袁永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10):12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