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取文獻、問卷調查等研究方面就貴州省高?;@球普修教學現狀進行比較分析,根據高校球類課程指導綱要對高校普修籃球教學目標的要求,提出貴州省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應遵循普及和娛樂性原則,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和思維的束縛,從課程結構,理論,管理和評價等角度施以教學改革,力爭使通過籃球普修的學習,使普修學生掌握籃球基本教學和指導能力。
關鍵詞:本科院校;籃球教學;教學改革
籃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尤為備受廣大高校學生喜愛,資料表明:在中國,至少超過80%以上的大學生參與這一項運動。為此,在擁有體育院系高校中,均籃球運動當成一門必需課程而開設。隨著參與人群種類的逐步增加以及學生對籃球運動追求觀念的轉變,如何使使籃球教學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以達到實現終身體育教育的目的是高?;@球教學改革應關注的問題之一,為此,本文以貴州高校為考察對象,試圖通過多種研究方法了解其籃球教學現狀,并就該地區高?;@球教學改革提出幾點新的建議,不當之處,望方家指正。
1目前貴州省普通高等院校籃球教學現狀及困境分析
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研究方法對貴州省13所普通高?;@球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在調查的所有高校中,均全部開設了籃球普修課程,開設的年限為1年,周課時量為2~4課時,這一現狀客觀反映了籃球在貴州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和學生喜愛的運用,其所開設年限和課時量基本能滿足社會和學生的需求。同時,該地區部分高校還組建了籃球隊,其中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銅仁學院組建配備了專項經費,常年訓練,具有較高的競技水平。然而,貴州各大高?;@球教學過程中扔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方法過于傳統。一直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設計和編制方法,是在借鑒前蘇聯和西方課程理論基礎上,經長期發展形成的。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固定模式,具有較大的慣性和穩定性。這一理論也一直影響了貴州省各高?;@球教學,既籃球教學過程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學生被動式接受各項籃球知識。這一教學方法和理念盡管能有效執行教大綱各項教學內容,但是無法提升發揮學生學習能動性和主動性,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積極性水平的提升,造成部分學生愛籃球但不愛上籃球課的“怪象”。其次,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創新。調查結果顯示:貴州高?;@球普修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窘境,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法、示范法等方法為主,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枯燥心理。再次,教學器材嚴重不足。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高校學生普修過程中,尚無法達到人手一球。這一狀況也許與貴州省體育投入經費嚴重不足等因素密切相關。
2貴州省高?;@球普修教學改革的思路分析
2.1轉變高校籃球普修傳統教學理念,以素質教育理論武裝自己
隨著素質教育的倡導和終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體育教學理念已從過去強調技術學習和人體生物性指標的改變發展為融合生物、心理和社會相結合的現代體育教學觀。因此,貴州省高校籃球普修教學應抓變傳統教學理念,樹立素質教育觀,既要重視籃球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又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增強自我鍛煉意識,促進終身體育思想的樹立。眾所周知,籃球運動是一項具有100多年發展歷史的運動項目,它源于游戲,最初以最簡單的游戲比賽形式出現,之后逐步發展成為了一項備受廣大世界人們喜愛的運動。籃球產生之初,其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娛樂性和游戲色彩,然而,長期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逐步扭曲和掩蓋了籃球運動原有的娛樂性、趣味性基本特征。這一現狀在貴州高?;@球教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為此,貴州省高校在進行籃球教學改革歷程中,首先應拋棄以單一的技術技能傳授教學為主目的,建立以籃球游戲,娛樂性比賽教學為主線的教學環境,創新以娛樂和普及為核心思想的教學模式,轉變結果式評價模式,重視過程性評價,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和自覺參與籃球運動的持續性。
2.2注重學生身心同步發展,豐富和完善學生籃球認識結構,推動學生籃球知識向能力的轉變
偉人毛澤東主席曾言:欲圖體育之功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體育之自覺不可??梢?,較高層次的教學需求和教學效果的產生與學生主觀認識的提高密切相關。現代教學論認為:任何教學過程都是以認知活動作為核心的復雜信息交流系統。教學過程認知活動信息交流系統的暢通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基礎上。因此,貴州高?;@球教學改革應從通過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獲取身心娛樂為切入點,兼顧學生身心同步發展的需求,豐富和完善學生籃球認識結構,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籃球運動的意義和需求層次,以此推動該地區籃球教學改革實現。
2.3強調文化與實踐結合,延續學生在學習的持續性,為實現學生終身參與籃球運動的教學目標
籃球運動發展歷史證明,籃球世界人類文明財富重要構成部分,既是一項具有濃郁文化內涵的游戲項目,也是世界競技體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從功能的角度分析,籃球運動具有良好文化傳遞和強大的教育功能,被人們公認為融教育、培養和發展于一體的特殊教育形式。因此,在貴州普通高等院校籃球普修教學中,應高度重視籃球文化及其實踐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該地區廣大大學生對籃球運動內涵的認識,如籃球運動教育功能的認識、健身和社交功能的理解等等。一旦學生深刻領悟了籃球運動的內涵,學生就會延續學生籃球論與籃球實踐再學習的慣性,培養終身參與籃球運動的能力,從而真正達到實現素質教育基本理念的要求。
2.4充分發揮籃球教育功能,注重學生內在條件的改善和能力的提升
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成長是體育教育主要目標之一?;@球運動自起源至今,就蘊含了強大的健身育人功能,通過參與這一項直接對抗性較強的運動,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而且還能在參與過程中讓參與者體驗團隊合作、頑強拼搏的精神,從而實現人格的成長和形成。然而,目前,在貴州普通高校實際籃球教學中,過分注重技術技能的傳授和強調健身功能,而它在塑造人格方面的功能則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和關注。對當今大學生而言,無論在學生年代,還是今后走入之職場,擁有健康的人格均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貴州普通高校在今后籃球教學中,應盡可能挖掘和發揮這一項目在促進人格成長方面的功能,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合格大學生。
參考文獻:
[1]許元君,邱建國體育課改方案的新走向[J]體育與科學,2002,23(5):71-72
[2]孫民治等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
[3]楊華21世紀我國高等體育院校的教學改革與發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3)
[4]呂曉輝體育院校籃球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7,(4)
[5]曹竟成高校籃球改革探析與嘗試[J]體育與科學.
[6]鄧榮彪.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社區體育發展的啟示[J].山東體育科技,2005,27(3):52~54.
[7]樊炳有.社區體育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8]王凱珍,任海.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1997,17(5):6~101.
[9]樊炳有.社區體育理論框架體系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28):24~25.
[10]任海.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產生原因、現狀及問題[J].體育與科學,1998(2):18.
作者簡介:
朱應飛;性別:男;職稱:講師。
貴州大學成果獎勵科研經費項目(籃球教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