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自主學習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要聯系生活實際、運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才能夠有所保障。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有效性;教學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環境下,初中數學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為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該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本文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1提高初中數學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性
初中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重要的,它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學生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同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教師要不斷的研究、學習與實踐,對學習規律、教學規律等進行有效地把握,以此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2提高初中數學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的教學對策
2.1營造良好的氛圍
教學氛圍的營造是必要的,它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在民主交流的氛圍下,師生均會有所成長。教師要保持平等的態度,通過與學生的合作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師生合作、小組合作的方法,在靈活的、多樣的教學方法作用下,學生的學習將具備探究性與自主性。
課堂氛圍營造的具體對策如下:第一步,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其對聽不懂的、不會做的、看不懂的內容,向同學或者老師及時求問;第二步,教師要借助提問方法指導學生,每個學生每節課需要提出一個或者兩個問題;第三步,教師要對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并且要鼓勵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勇于質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要保持積極與嚴謹的態度,對學生的提問給予尊重與思考,教師不能譏諷與嘲笑提問過于簡單的學生,同時對于回答不了的問題要采用靈活的方法。特別是對于提出好問題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肯定與表揚,讓其感受成功的喜悅,長此以往,學生提問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將不斷增強。
例如:關于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22章第2節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講解,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小組成員對不同解法進行探討,在此過程中,保證了學生的參與性,還實現了對他人意見的聽取,從而深化了自主學習。
例題分析:求解(X+1)2=256?關于此題的解法眾多,教師在讓學生對該題進行研究與探討,每個小組可以提出一個或者兩個方法。小組1的解題思路為直接開平方,此時,X+1=±16,因此,原方程的解為15或者-17.小組2的解題思路為將原方程進行變形為(X+1)2-256=0,此后將方程進行分解,(X+1+16)(X+1-16)=0,簡化方程即為(X+17)(X-15)=0,因此,原方程的解為-17和15。
2.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對于任何學生來說,均具有自身的特點,初中學生的差異性更加顯著,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為依據,使其形象直觀思維逐漸轉向抽象邏輯思維,此時思維的轉變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可靠保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設置合理的、科學的學習規劃與學習目標,此時,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例如:關于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23章《圖形的相似》的講解,由于學生對于圓形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本章內容進行預習,并從中探尋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同時明確預習中的障礙與困惑。預習的設置直接體現著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對教學目標有所掌握后,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將更加集中,易于提高學習的效果。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得到了積極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在第23章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課堂的引入,高效的引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此時教師準備相關的圖片,將使可以準備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圖片,如:兩張天安門的照片及兩張同學合影的照片,讓同學進行觀察,最后得出結論為圖片大小不同,但形狀相同,在數學上,將此類圖片稱之為相似形。此后,可以讓學生對相似的圖形進行舉例,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氛圍,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將有所保障。
2.3聯系日常生活實際
數學不僅具有邏輯性與抽象性,還具有實踐性與應用性,因此,初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使學生的理論水平較高,但實踐能力不足,此時的教學眼中違背著數學學科的特點,也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要對學習內容進行研究與探究,明確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在教學中將數學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的融合,在此基礎上,學生將了解數學學科的魅力,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不斷增強。
例如:關于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講解,教師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以此編寫練習題,如:購物打折活動的相關問題。在第23章第6節《圓形與坐標》的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學校的坐標或者自己感興趣物品的坐標,此時,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將有所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得到鍛煉。
3總結
綜上所述,新時期,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本文提出了幾點對策,相信,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與學生學習的效果將得到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曉彤.初中數學學生課內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探析[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05:42
[2]翟恩國.尊重主體精神促進個性騰飛——淺議初中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數學教學通訊,2013,19:22-23
[3]莊紅敏.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35
[4]劉繼光.淺議案例式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問題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2(35)
[5]吳彩娣.淺析初中數學問題案例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65)
[6]張凌云.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案例式教學策略的運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1(09)
[7]董愛軍.緊扣典型案例開展有效教學——淺談初中數學案例式教學策略的運用[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