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虹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各界對各行業人才的儲備需求逐漸增大,社會競爭也日益激烈。在這嚴峻的就業形式壓力下,中國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教師和學生作為教育體制中的兩個重要元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有著微妙的關系。本文通過對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論述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沿著新課標下英語教育體制改革的路線,秉著加強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原則,提出在當今教學中加強初中生英語自學能力的方法思路,以及培養學生長期具備良好主動學習習慣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現狀;自主學習;策略
以前由于科技落后,信息閉塞,知識的傳播只依賴學校和書本。時代更迭,科技飛速發展,在幾乎無人不用互聯網的當今時代,面對浩瀚如海、每天都不斷涌現出的新知識,僅僅在知識掌握量上下功夫是徒勞的。任何學科,學習的終極目的都不在掌握知識本身上,依靠學識來贏得尊重也無法在學術界長久立足。在中國教育事業中,教師是學生迷失在浩瀚中的燈塔,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其肩負為祖國培養優秀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師應積極地響應新課改的號召,根據現代教育現狀做出教育改革計劃,制定長遠的改革目標,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貫徹落實“授學生以漁”的思想。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作為高中和大學時期的學習銜接過程,初中英語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關系著學生基礎功底的扎實程度,而基礎薄弱的學生,即使十分用功,掌握起知識來也是非常吃力的。不得不承認,受陳舊教育體制的影響,在初中時期喪失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學生,以后很難再學好、學精英語這門學科。目前初中英語教育中,教師正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從表面來看學生是被動的,教師是主動的,實際情況卻是學生不一定都是被動的,教師也不全都是主動的,這取決于學生是否有主動跟隨教師指引的意愿。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只是機械化的跟隨教師的步伐,對于學習并沒有太多的想法,教師在那停駐,學生便也止步,幾乎不存在主動學習和思考的意識,更免談學習的成效了。在另一層面,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沒有及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方法改革創新,只是不斷重復通用的教學方式,如此并不能滿足大多數學生要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長此以往,學生難免喪失新鮮感,進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對教師來說,讓學生形成良好自主學習習慣任重而道遠。
二、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長遠意義
在當今以學習論英雄,用成績分勝負的學生時代,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似乎唯一可見的就是學習成績,其實不然。眾所周知,學習知識的最終目標是尋覓方法,知識歷盡一生都無法學盡,而掌握方法便可以輕松理出結論。如若養成了主動投入學習、主動思考、主動尋求方法的良好習慣,無論在任何行業從事任何職業,都有了縝密的思維方式和主動求知的欲望,面對要解決的難題不再被動退卻,對于類似的問題善于找出解決途徑。這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人具備健全的人格、擁有無盡的“財富”,即使貫穿人的一生都無盡受用。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標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求學生能在課前做好預習,課堂積極思考和互動,課后做好鞏固強化,所學知識要常學常用,活學活用,并能進行融會貫通。要落實教育改革的要求,就需要教師將眼光放遠,制定長遠的培養計劃。
(一)引導學生多說多練
英語學科講究會聽、會寫、會說,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時間或課中閑暇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進行對話練習,練習內容不必太過刻板,以求人人能說,人人會說為主,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語練習并糾正,讓學生融入學習氛圍,從而發現問題,改正并加深印象。
(二)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僅靠課堂時間遠不夠掌握所有知識點,
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運用當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些學生由于性格原因不太愿意在課后講英語,就需要教師把握好分寸,適時的給予正面鼓勵。事實上,讓學生印象深刻的單詞或語法往往不是最簡單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利用重復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不失為一個實用的策略,但前提是,在學生愿意主動開口說的情況下,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四、結語
時代的發展從未止步,挑戰也從未消失,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即使在學校學習成績再優異,初入社會也難免迷茫恐慌。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跟社會所需要的“知識”相比,猶如冰山一角,不值一提,所學到的知識也如同雞肋,并無大用。所幸具備了快速自主學習的能力,迷茫和恐慌不時便會煙消云散。
參考文獻:
[1]莊雅仁.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2013(02).
[2]謝尚佼.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張艷.初中英語自主--合作學習的實踐探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3.
[4]彭嘉.運用學案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