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怡,朱啟英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剖宮產術后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的1∶4病例對照研究
王靜怡,朱啟英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54
目的 探討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感染的剖宮產發生的可能危險因素方法 整群選取2009—2013年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收的30例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感染的剖宮產和120例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未發生感染的剖宮產進行1:4配比的病例對照研究,采用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單因素分析只有常規使用的抗生素的胎膜早破的剖宮產1個因素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分析卻有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胎膜早破OR值(95%CI)為0.066(0.019~0.223)、臨產OR值(95%CI)為0.199(0.032~0.446)2個因素與常規使用抗生素剖宮產術后仍感染的發生顯著相關。結論對于有胎膜早破、臨產的剖宮產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為剖宮產術后感染重要保護因素,對于此類患者常規運用抗生素后還需改進現有的治療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抗生素;剖宮產;感染;病例對照研究;危險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cesarean section after routin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s Group selection of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09 to 2013 received 30 cases of routin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after infec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120 cases of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without infec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property 1:4 matched case control study using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data.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only routine use of antibiotics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of cesarean section produced a factor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have routine preventive use antibiotic membranes early broken or value(95% CI)were 0.066(0.019~0.223),labor or value(95%CI)0.199(0.032~0.446)of the two factors and the routine use of antibiotics in cesarean section postoperative still infection occurre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Conclusion For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labor splits the palace production routin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for caesarean birth operation after infection important protective factors,for such patients routine use of antibiotics still need to improve current treatments accomplish a nip in the bud.
[Key words]Antibiotic;Cesarean section;Infected;Case control study;Risk factors
在20世紀中葉以前,剖宮產是只限于難產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施行的助產手術,適應證十分嚴格[1]。現如今隨著手術、麻醉技術的提高,剖宮產已成為大多數綜合性醫院能完成像闌尾切除一樣常見的外科手術,剖宮產手術屬于II類(清潔-污染)切口手術,剖宮產手術圍進宮腔手術,與陰道相通,易發生感染[2]。多數研究都認為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對于防治剖宮產術后并發癥發生有積極的作用[3],可剖宮產術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有感染發生。該研究針對2009—2013年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剖宮產術后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發生感染的剖宮產者30例進行1:4配比的病例對照研究,旨在探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仍然術后感染的剖宮產發生的保護因素,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09—2013年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分娩總人數13 207人,其中剖宮產術1 567人,圍手術期抗生素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的剖宮產手術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管理實施細則,使用仙力素(頭孢硫脒),具體用藥方法:手術當天手術過程中臍帶結扎后靜點2 g、術后靜點2 g,術后第1天靜點2 g×2支。除外因過敏等原因沒有預防性使用同種抗生素的剖宮產,對符合條件的1 462例剖宮產的病例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該研究所選病例均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1.2.1篩選標準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剖宮產分娩24 h以后10 d內,測量體溫4次/d,間隔時間4 h,有2次體溫≥38℃、血象、C-反應蛋白升高、血培養陽性、切口膿性分泌物等,術后在院繼續或因切口原因再次入院進行抗感染治療。探討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發生感染的剖宮產可能相關的危險因素,了解其具體的手術指征及相關剖宮產因素,如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妊娠期糖尿病、臀位、胎膜早破、瘢痕子宮的剖宮產等。
1.2.2病例和對照的選擇整群選取2009—2013年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剖宮產術因術后感染治療43例,其中9例于外院行剖宮產術、3例因妊娠期感染性疾病,分娩前使用過抗生素、1例因過敏反應更換抗生素排除,余30例于該院行剖宮產術,嚴格按照剖宮產手術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管理實施細則使用抗生素,但術后仍發生了感染,通過的篩選標準共有30例選入該研究的病例組。對照組按1∶4頻數匹配,配對的條件要同時滿足:與病例年齡上下不超過2歲,同民族,其中漢族89例,維吾爾族23例,哈薩克族4例,蒙古族3例,柯爾克孜族1例,入院時間相差不超過1個月,在該院行剖宮產術,常規預防性使用同種抗生素術后未發生感染的120例剖宮產。其中,病例組年齡為20~36歲,平均(26.7±2.1)歲;孕周為37~41周,平均(39.5±0.2)周;初產婦,19例;經產婦,11例。對照組年齡為20~38歲,平均(26.9±2.3)歲;孕周為37~41周,平均(39.2±0.3)周;初產婦,71例;經產婦,49例。兩組在孕周以及入院時間等方面上所呈現出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各變量進行COX回歸從而模擬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條件,并同時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1單因素分析
對所有研究變量均進行單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α=0.05為水準,初步篩選出與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感染的剖宮產的危險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為:活躍期停滯、持續性枕橫后位、臀位、胎盤早剝、雙胎、羊水III度污染、初次生產、瘢痕子宮、妊娠期糖尿病、胎兒窘迫、前置胎盤、子癇前期重度、要求手術、ICP、死胎、胎膜早破、臨產。其中只有胎膜早破這一個因素在兩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多因素分析

表1 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感染的剖宮產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同時對所有研究變量均以逐步法建立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設定Pin=0.05,Pout=0.10在α=0.05水平上,共有2個因素進入回歸模型。即胎膜早破與臨產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剖宮產均與術后感染發生相關(P<0.05),見表2。

表2 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仍感染的剖宮產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
2.3共線性分析
因單因素分析結果只有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胎膜早破的剖宮產,而多因素分析卻有2個相關因素,考慮這兩個相關因素是否存在共線性,故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P>0.05,故預防性使用的抗生素的臨產剖宮產與胎膜早破剖宮產不存在共線性,即此兩變量之間無顯著關系。所以多因素分析結果認為是有意義的,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有胎膜早破、臨產的剖宮產是術后感染的保護因素,見表3。

表3 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后仍感染的剖宮產危險因素共線性分析(r)
嚴格來說,剖宮產僅用于不可經陰道分娩或陰道分娩會危及母嬰的病例。但隨著圍產期保健觀念的更新,產婦與胎兒地位上升,目前的剖宮產已不只限于上述情況。目前我國各級醫院的趨勢是剖宮產指征盲目擴大,不合理剖宮產不斷增加[4]。且剖宮產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也存在濫用或過度使用的現象。對此,如何合理高效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是現各國剖宮產用藥的首要目標[5]。
該研究出現單因素只有一個相關因素,而多因素卻有2個相關因素,可能與該研究的樣本量和病例數較少有關。但同時結合臨床對多因素分析的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可認為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有胎膜早破或臨產的剖宮產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剖宮產術后仍發生感染的保護因素,其OR值依次為0.066(0.019~0.223)、0.199(0.032~0.446),兩者均小于1,提示臨產和胎膜早破的剖宮產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剖宮產術后仍感染的保護因素。這一結果與Ward的報道具有一致性。故,于臨產和胎膜早破剖宮產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有意義的[6-7]。
胎膜早破提前將宮腔與陰道的有菌環境相通,破水后可逆行感染至宮腔,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有目的性的起到防治感染的作用。臨產后再行剖宮產,由于產程過長,產科患者陰道檢查或肛查次數增加破壞了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相應增加陰道和宮頸處細菌進入宮腔機會而引起感染[8]。而Smaill等報道在清潔的腹部手術中,未給抗生素預防用藥的感染率比用藥者高10倍,同時也證實了預防性抗生素用于剖官產對減少術后發熱、宮內膜炎、尿路感染、傷口感染以及其他嚴重感染的效果[9]。盡管有臨產和胎膜早破的剖宮產常規預防使用抗生素,可術后依舊不能完全避免感染的發生,兩者具體的原因的研究有待于更多的病例對照才能發現。
綜上所述,關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剖宮產的指征仍需嚴格把關,但針對有臨產或胎膜早破的剖宮產,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治療方案可能與其他剖宮產不同,故需制定新的治療方案,并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1]王靜怡.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剖宮產術后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的1:4病例對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15.
[2]閆莉.剖宮產后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5(15):3432-3433.
[3]張瓊.剖宮產術后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附58例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6):104-105.
[4]李媛,吳芬英,孫琦,等.產婦剖宮產術后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3):5937-5938,5950.
[5]劉金霞.論師范院校學生規范漢字書寫技能的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9):130-131.
[6]田艷永,劉莉,王淑珍,等.剖宮產術后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7):3333-3336.
[7]陳杏梅,程憶蘭.抗生素對剖宮產術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4):533-534
[8]Bego a Martinez de Tejada,Antibiotic Use and Misuse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Benefits and Risks[J].Int.J. Environ.Res.Public Health,2014,11:7993-8009
[9]Baaqeel,H.B.,J rgensen,J.S.,Baaqeel,R.B,et al.Timing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caesarean section[J].BJO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13,120(6):778-778.
1:4 Case Control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WANG Jing-yi,ZHU Qi-y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4 China
R731.41
A
1674-0742(2016)07(c)-0111-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1.111
王靜怡(1989.7-),女,陜西富平人,碩士,研究方向:住院醫師,產科。
朱啟英(1963.6-),女,安徽銅陵人,博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產科急危重癥學,E-mail:66129699@qq.com。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