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彬
【摘要】當前,我國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仍然處于業務體系不完善的經營階段,尤其是在資產的委托等方式上存在一些問題,另外在業務拓展的方面仍然沒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標。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證券市場的不斷進步,市場風險不斷積累,制度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我國證券公司亟需對資產管理業務進行控制和規范。本文通過對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風險進行分析,探索證券公司資產管理中如何做好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證券 資產管理 資產風險 投資管理 風險控制 風險防范
一、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基本內涵
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的概念是指證券公司受到委托對客戶的資產進行管理,業務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資產管理也存在著很多的風險,例如意外風險、市場風險、非市場風險、承諾無法兌現的風險、資產管理人才缺乏的風險、業務方式的風險、部分證券公司存在混業經營的風險等各種類型的風險,需要證券公司對資產管理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以便應對各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存在的風險及問題
(一)資產管理業務和其他部門的業務的混業經營風險
當前,我國的證監會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提出了相關規定,相關內容表明我國證券公司受到客戶委托進行資產管理的同時,強調受到委托的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者和資金必須達到達到資金——人員——機構的三者分離的基本原則,同時證券公司相關部門中間相互獨立,保持相對的隔離,目的是確保客戶資產能夠不受到證券公司的侵犯,但是目前大多數的證券公司無法做到。
(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風險
證券公司在進行資產管理業務的時候容易產生為了高收益率而使用急于求成的投資方式,這種方式往往不會取得更加穩健的收益,還常常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資產管理業務的委托期限一到,資金會無法有效收回,資金回贖受阻,客戶對失去對證券公司的信任,導致信用危機。
(三)資產的管理業務還缺乏一定的市場風險相關控制機制
風險的控制機制上來看,證券公司的資產的管理業務在市場風險控制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發展不規范,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一定的控制風險機制,但是部分證券公司為了對管理方便,把資產的管理業務和證券公司自身的業務進行混合,這就違反了證監會對證券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因此在公司內部亟需加強市場風險的相關控制機制建設。
(四)證券公司缺少一定的外部風險定量標準
《巴塞爾協議》的出臺是為了防范銀行相關業務風險,對資本金進行了規定,這是對銀行的業務風險的良好管理措施。但是對于證券公司來說,遠遠不如對銀行的監管那樣有力度,因此也就減少了對證券公司降低資產的管理業務風險的強制性管理。
三、證券公司進行資產管理風險防范的措施分析
(一)完善配套管理咨詢業務
完善理財顧問制度。財務顧問的服務一方面可以為投行業務服務,還能夠帶動證券公司資產的管理業務發展,并幫助證券公司降低資產管理風險。咨詢服務還有對客戶進行教育和宣傳的良好效應,幫客戶樹立正確科學的投資觀,從而提升證券公司的名譽,帶來業務上的進步和發展。另外,與上市公司合作可以幫助證券公司拓展業務范圍,還能夠保持雙方的相互持股和業務合作,提高風險管理的水平。
(二)建立有效的控制風險內部組織機構
證券公司可改變事后和外部控制等比較落后的風險控制局面,從內部控制和事前控制兩方面入手,加強管理。以前的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風險防控方式是風險發生了,由證監會去監督并作出相應處理。因此應當加強證券公司內部的風控管理。尤其是主動控制風險發生的相關措施應當加強,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和部門,對于開拓新資產管理業務進行必要的風險預估。
(三)選擇合理的風險模型
風險對于證券公司來說也往往也不同的定義,風險測算方法也不同。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是指客戶對資產管理的預期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別,也就是指期待中的資產管理結果和實際發生結果之間的分別。因此風險是預期與實際之間的變化,在資產管理風險防范中,應當在合約簽訂之前,做好風險的預測和評估,及時降低客戶對資產收益的期待。在恰當的時間可以對資產管理中的各個資金模塊進行風險評定,確定整體的資產風險模型,對風險進行預測,增加客戶對風險的認知和了解。
(四)建立高層次專業化的一支服務隊伍
資產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獲得高收益。高收益和豐厚的回報取決于投資經驗豐富的專家,更取決于專家通過自己的分析準確判斷市場的帶來的回報,因此資產管理需要大批專業化的團隊和人才對證券公司的資產進行管理。所以,證券公司應當積極培養出一只專業化的管理團隊。通過企業流程再造、風險轉移、風險分散和風險規避等避險措施,提高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水平,更加有效的防范市場和非市場風險,不斷提高專業化的風險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梁志峰.資產證券化的風險防范研究——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的透視[M].中南大學,2004.
[2]金堅.我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現狀及風險控制[M].上海財經大學,2002.
[3]羅慶衷,鄭丕諤.我國證券公司受托資產管理業務研究——業務現狀及其規范和發展[J].大眾理財顧問,2003(11).
[4]徐海焱,周立峰,李小明.我國證券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方案構想[J].證券市場導報,1999(8).
[5]傅趙戎.知識產權證券化風險防范法律機制探究——兼論證監會《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6).
[6]史晶萍.我國證券公司的風險識別與防控——基于中美證券市場“烏龍指”事件的思考.《現代商貿工業》,2014,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