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焱
摘 要: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實效,是實施新課改的主要內容,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實效。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教學理念 教學時空 教學過程
教學實效實質是指有效地教學。實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可以獲得明顯的進步與發展,教學是指教師促進學生學習的一切行為。教學實效的要求是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有效學習,既優化教學過程,又提高教學實效。本文主要研究優化教學過程的具體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效。
一、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一)數學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讓學生擺脫“數學是絆腳石”的陰影,重拾信心。通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可以使得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到的是輔導作用。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是把問的權利、讀的時間、講的機會和論的安排完全交給學生。例如在學習《小數除法》的內容時,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使得學生主動思考,并在課堂最后提問:“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得到令學生印象深刻的答案,讓學生學有辦法、學有主動、學有進步。
(三)樹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質量關。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相信人人都是可塑之才,但是要明確每個人都不是全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十分明確,這樣就可以在學生薄弱的地方著重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師教學實效。
二、開放教學時空,引導學生會學習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實效強調的是課堂的多樣化與彈性化。首先,要打破刻板的時間,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及學習的具體內容設置長短課結合。其次,要根據學習內容的具體要求目標,安排上課的教室。再此,學習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大小班教學結合,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學習,或是以設計情境的方式教學。
(一)堅持教學改革,努力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一個教學實效強的數學課堂,應該是有重難點的區分,教師應該充分做到腦中有大綱內容、有教材課本,眼里有學生,心中有度,教學有方法,這樣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帶著自己的任務目標學習、思考。
(二)教師要做到精講,并不是所有內容都要板書注明,講解要注重重難點突出,板書也要打破全是文字形式,注重符號、關鍵詞、圖表的共同使用。例如在學習《小數的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重點突出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從而掌握小數加減法。
(三)多使用多媒體、微機室等現代教學設備進行教學,這是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方法。輔助教學形式強調的是可以讓學生切身參與學習,也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展思維,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全面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師教學實效。
三、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合作學習
(一)教師要改變自己嚴肅的表情,把微笑帶進課堂。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信任的目光,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不能以惡言相告任何一位學生,用真摯的愛和尊重的行為贏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這樣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心態,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二)成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可以感受到成就感的機會。例如,可以通過提問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及做作業等形式,對學生的完成情況及時給予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要把激勵與競爭同時帶進課堂。這都是促使學生不斷發奮圖強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用信任與期盼的語言和學生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完成共同進步,使得學生可以始終保持愉快的情緒。
(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始終貫穿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根本,教學過程的主旨是挖掘學生無限可能。例如,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列舉問題、討論、總結的方式,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思索與討論的形式使得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合作共享過程中,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堅持以人文本的教育觀念,確定師生之間平等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樹立時刻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以愛的教學情感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一切為了學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只有優化教學過程,才能為真正提高小學數學的實效性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謝稚.優化教學過程,增強大學語文課程的魅力[J].語文學刊(高教版),2006(1).
[2]柴秀敏,朱燕.論教學過程優化的實現[J].教育探索,2007(6).
[3]施良方,主編.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