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峰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課程教學中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特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開始談起,探討如何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個性”并不同于“任性”,尊重學生也不是放任學生,讓學生個性表達需要諸多技巧與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 尊重 個性
偶然間翻閱“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年少沒多少感覺,長大才恍然大悟、贊嘆不已的好書或好文,有哪些?”從小學到高中,語文考試好像永遠都少不了默寫這一項。長大以后,隨著閱歷的豐富,漸漸明白,好的文章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所有童年生吞硬咽下去的文章,早已攜帶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那一刻情深,在此后漫長的一生中草蛇灰線(如同草中之蛇,灰里之線,似斷似續(xù),形斷實續(xù)。文章斷而不斷,連而不連,起伏照應。在行文中巧妙地處理人物和情節(jié)之間的微妙關系,而用了不易被人發(fā)現的各種暗伏、遙應,作一些暗示,就像草蛇行過留下的痕跡,灰線彈出的印記)、伏脈千里。當時看到這個問題時,就被它吸引了,而后面大家的答案更是引得我潸然淚下。語文是用情鑄成的故事,它承載的不僅是文章和字句,更多的是作者深沉的感情,語文課本里面的每一篇、每一節(jié)都是千挑萬選的精品,千萬人看它都可以悟出千百萬道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對于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和情感的豐富都具有深遠意義。
一、讓孩子學會表達愛
說到“德育”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確實這個問題涵蓋的面非常廣,三言兩語確實說不清楚,可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你用長篇大論跟他理論,他們未必會聽,但是你在課堂上面跟他們討論,他們卻會跟你對答如流。你問他在家最喜歡誰?為什么喜歡他?相信每個小學生都會說出很多觀點,暫且不管他們符合邏輯與否,能讓孩子從心里表達出自己的喜愛,我們就可以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有的孩子最喜歡媽媽,因為媽媽給他做好吃的;有的孩子喜歡爸爸,因為爸爸陪他做游戲;有的孩子喜歡奶奶,因為奶奶最疼她……向你最愛的人表達謝謝,讓孩子從小就在心里種下感恩之心。不管你愛誰,都表達出愛,并將愛勇敢地與人分享。
二、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觀
尊老愛幼、不隨地亂扔垃圾,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不隨意大聲喧嘩,公共場所排隊遵守秩序……這些習慣從小就要養(yǎng)成,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自律意識,不要因為有的人插了隊,你就跟著他去做,心中要有自律意識。對待小動物、花花草草也要充滿愛心,為了讓學生容易接受,也更加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語文課本里面很多課文都是采用擬人手法,把一些簡單的道理通過動物的口吻向我們講授,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要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身邊的動植物。
三、讓孩子不要隨波逐流
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就是要讓學生有獨立的觀點和認知,不要隨波逐流,但是讓學生個性表達,不等同于讓學生任意發(fā)展。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性格的養(yǎng)成期,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有的小學生看到電視里面拉幫結派,也喜歡組建自己的小團隊,教師就要及時給予引導,可以讓他們組成學習小組,互幫互助,但是絕對不可以為了彰顯自己的領導能力就組建小分隊。小學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表揚又帶有一些羞澀,教師在課堂上要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對他們做好思想的引導。
四、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個性表達能力
1.寓教于課本解讀
小學語文課本從封面到內容安排都別具匠心,可以說翻閱語文課本就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溫暖洗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課本文章的解讀和感悟,讓孩子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體會文章的美感和文章背后的美育價值。雖然現在有很多電子音像制品從發(fā)音到配樂都很好聽,但是聆聽不能代替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和感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得多才能悟得多,別具一格的觀點都是在爛熟于心之后的某個瞬間迸發(fā)的。
2.寓教于師生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聆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多表達一些觀點和疑問供大家分析,在師生的問答之中,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教師的德育滲透。高效課堂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多效互動的課堂,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允許學生表達不同意見,這就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的開端。
3.寓教于語言表達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沒有做硬性的要求,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但是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應該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小學階段就要訓練學生組織出精彩的語句和語段。“花兒睡著了,小鳥在跳舞”這些新穎別致的語句都可以鼓勵學生描述,把你對生活的愛用自己的話表達,越細膩越鼓勵,讓學生勇于表達觀點。
4.寓教于留心觀察
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后期能力的開發(fā),而且良好的觀察習慣也是學生的必備技能。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催生出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如果一個學生不具備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的能力,那么他只能被未來社會所淘汰。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讓學生不要隨波逐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課本的多角度解讀,鼓勵學生參與師生互動;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讓學生勇于表達觀點;留心觀察,應對未來的多樣發(fā)展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
參考文獻:
[1]陳麗芳.小學低年級開放式看圖寫話教學淺探[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宋文.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有效提升寫作水平[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