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峰
摘 要: 隨著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眾多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而如何利用研究性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終使學生受益變成教育改革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本文就數學研究性學習實踐進行思索探討,以期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經驗借鑒。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研究性學習 實踐思索
研究性學習理論是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這與傳統教學之中對課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直接關系,對課堂比較狹隘、表面的理解直接使得對課程的學習演變成對知識體系的學習。而研究性學習力求將課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將課程的內容演變成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實際內容,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這就要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將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凸顯出來,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真正學習的過程。因此,對傳統教學過程的改革,改變單一的課程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出更適宜學生的課程實施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改造教師,改變教師的角色和定位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作為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處于講授知識狀態,而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首先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認定,這種重新的角色定位能夠使教師改變在課堂之中主導者的角色,使之成為輔助者、引領者,這樣更符合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導學過程中首先要信任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自主、積極地學習,從而發現數學中的規律。當學生探索到某些規律時,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進行進一步思考,從而針對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學習需求。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指導他們探索、發現和感受知識,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又可以讓他們自主完成構建知識過程。如《認識負數》一課中,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認識負數,并利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最終學會化難為易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溫度計講授負數的知識,進而引出“負號”,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溫度,零上、零度和零下之間的區別,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到規律。教師順勢指出“負號”代表負數,零上用“+”表示,零下用“-”表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提升,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也由主導者向引導者轉變。
二、研究教材,改善對教材的認識和理解
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在于讓教材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即將學生從傳統的對知識學習中轉變到對數學問題的研究上,因此教師就應該改變對教材的認識,在以人為本的同時還要能夠根據學習內容,將學生的學習實際、知識水平進行有機結合,進而創設出有利于他們思考、探究的問題情境。將教材中所講授的知識創造性地進行組織,使之成為學生易于接受、生動有趣的研究性素材,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他們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課堂學習。如《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一課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從而能夠感受到小數與生活的聯系,最終感受到數學就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人民幣中的“元”創設問題情境,超過一元的數字和不超過一元的數字表示,幾角是1元的幾分之幾。這樣生動的、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便教師進一步調整問題,從而讓學生自主找尋規律。這樣的教學既強化了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分析數學問題的意識。
三、提升課堂,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一)創造條件促使學生自主探索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能夠自主、獨立地進行思考,培養他們積極思考、共同發展的學習習慣,引導他們在對知識的質疑、探索中進行學習,從而使之能夠自主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讓他們感悟知識、創造知識。如《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一課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結合實際,自主觀察和探索出大數目改寫成萬、億做單位的小數表示,從而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習慣,最終用自己IDE方法實現對問題內化。首先教師利用學過的改寫知識,如將7.4改寫成兩位小數,6厘米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這樣利用學生已有知識進行導入,讓學生輕松地進入對新知識的學習中。接著復習整數的數位順序,從個位一直到億位,這時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書寫出兩個大數目,讓學生進行數位的改寫。這樣通過練習學生既能夠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又能夠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而總結出相應的用萬、億作單位小數表示大數目的規律,將相應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二)將小組合作與個體探索進行有機結合
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之一,而合作研討在研究性學習中也有其優勢所在,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又可以讓優等生與學困生進行優勢互補,也為所有學生提供更多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中凸顯自己的價值。如《用列舉法解決問題》一課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使用列舉法,從而體會有序思考的作用,最終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利用“23個人出去旅游,需要安排住宿,現在有若干間3人間和2人間,房間不能有空床位,如何安排這些人的住宿最省成本?”這種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研討,這樣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合作研究,并且通過相互的討論與個體探索總結出正確答案。這樣學生既能夠在合作研討中進行學習和表達自我的想法,又能夠順利實現對知識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中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實踐與思索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研究性學習策略,使之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同時還要加強對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學習,真正把握住其內涵,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標,達到培養他們探索、創新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