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摘 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我國各大院校正對教學方法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現階段,互動式教學法已經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互動式課堂教學是指教師與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進行適時的交流與互動,這種教學方法有效地打破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切實地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教師對知識的講授結合在一起。互動式課堂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實施,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和內化新知識,同時也能展現出課堂的開放性、互動性,極大地強化英語教學的效果。本文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開展互動式教學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
關鍵詞: 小學英語 互動式教學 實踐研究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新的英語教學標準強調要增強課堂互動性,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教學的目標已逐漸轉向以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為主。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教師就要積極地將互動式教學引入課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提高自身對語言的感知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能力。小學生是語言教學中的初學者,如果他們離開與教師的互動,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互動式教學的實施就成為一種必然。
一、創設教學情境,加強交流互動
如果英語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那么,教學情境的創設就是營造良好互動教學氛圍的有效催化劑。教學情境是一種優質的、特定的教學環境,它與學生學習的具體內容有緊密的聯系。教師為了更好地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開展互動式課堂教學,就需要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那么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應選取與日常生活有聯系的現象或是問題,即教學的情境要是學生所熟悉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到親切,才能緩解心中對英語學習的恐懼。例如在進行Unit 5“Lets eat”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用語言先創設教學情境:“假如我們現在正走在一條食品街上,街上各類食品的香氣迎面而來,現在老師想讓大家閉上眼睛好好想一想,食品街上都會有什么食物呢?”有學生在聽完問題積極回答道:“Cake and Coke.”還有的學生說:“French fries.”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與食物有關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通過視覺與聽覺,再一次加深對今天所教授的英語知識的吸收。這樣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想象力,還能讓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其次,應選取與教學知識相關的事物。一句話解釋創設教學情境的作用,那就是加強互動交流,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由此可見,不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教學情境是不符合教學要求的。
二、優化教學環節,突出主體地位
首先,優化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是奠定整堂課基調的重要環節,在進行英語教學之前,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提問導入。例如在進行“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要求提問道:“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xercise?Do you like exercise?”這樣以聊天提問的導入方式,不僅能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還能加強師生之間互動關系的建設,有利于互動式教學的開展。其次,優化學習環境。在現階段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已經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是學習過程中的探索者、發現者。為此,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計分階段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并給學生指出英語學習中的重難點和有效的學習方法。總的來說,教師的這些引導是非常有利于學生接下來的合作互動活動的開展的。最后,優化練習環節。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練習的形式分為以下三種:無控制性練習、半控制性練習及完全控制練習。前兩者主要是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得出結果,教師只是扮演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而對于最后一種,則是教師通過提問或是對話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記憶練習,使學生切實地掌握新的知識。當這三種練習方式交叉運用的時候,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同時有效地保證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三、培養互動習慣,提高互動效率
當學生養成良好的互動學習習慣的時候,互動式教學的效率就會提高。那么該如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互動習慣?首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進行互動與交流的前提,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習上的互動,學生就要學會思考,否則互動式教學就只能流于一種形式。教學不是單方向的,而是需要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學生要是沒有思考,就不能產生想法,沒有想法,就不能與他人產生思想共鳴。有意義的小學英語教學是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進行的教學活動,獨立的思考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與他人建立互動合作的關系,進而提高互動式教學質量與效率。其次,培養學生的表達與傾聽能力。現階段的小學生大多都是只會表達,不會傾聽。無論是表達還是傾聽,其實都是教學互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進行有效互動的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既要說出自己的見解,話要說得簡單,又要說得凝練;聽,不是單純的聽見,而是要通過聽的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獲得的信息。當自己在說的時候,我們要敢于表達,但是在聽別人說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需要尊重他人,不隨意插話。
四、結語
為了更好地促使小學英語教學改革走向成功,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便成為一種必然。互動式課堂教學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及創新實踐能力,讓師生在課堂中真正“動起來”。教學方法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現階段我國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為了保證人人都能參與英語教學活動,教師就要與學生共同努力,一起在今后的教學課堂上對互動式教學法進行探索和反思,只有這樣,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價值才能真正被發現。
參考文獻:
[1]周根妹.互動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和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
[2]蔣盼.小學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
[3]楊曉輝.互動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和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