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力古爾
摘 要: 高中班主任的思想教育使用方式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的自身做法和尋找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探究的,正確引導學生步入社會,使之飛躍性進步。
關鍵詞: 高中班主任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學策略
高中時期是人生的轉折點,是增強思想政治培養的重要時期,也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期。保證對于高中生科學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其重要性對于國家改革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像小兒學語一樣,高中班主任的行為舉止都直接影響高中生的思想,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1.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變化是隨時都在發生的,有社會變化也有思想變化,現如今思想變化發展迅速,同時改變了高中生的想法。某些高中生對于信念開始模糊,各地域各種生活背景對于未步入社會各方面還尚不成熟的高中生群都充滿好奇,所以容易在高中階段學歪風走錯路,信仰錯誤,出現各種攀比、拜金甚至是道德缺失問題,影響高中生的一生。因此,搞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貫徹學習,能讓高中生自覺地主動以祖國發展為主。高中學校是培養人才貫徹政治思想的重要基地,在校充當家長一角色的班主任對于學生必須給予正確的引導。在思想和線路上班主任和國家必須保持高度一致,以更有效地教育好高中生,讓學生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偉大,學習紅軍精神,有效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和消極腐敗現象對黨的肌膚侵蝕,提高他們對國家發展建設的積極性,提升國家思想文化,促使中國更強大。可見對高中生貫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在什么時代都顯得重要。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真正以熱愛祖國為榮,以服務人民為榮,以崇尚科學為榮,以艱苦勞動為榮,做好社會滿意的接班人。
對于高中生來說,外面的花花世界是很吸引人的,當高中生很渴望外界時是無法分辨是非對錯的。而社會上如今不良之風比比皆是,如果不加以過濾任學生吸收,將會干擾他們對社會的認識。所以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教育學生,增強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引導高中生以馬克思主義為學習目標,樂觀積極地成長。并且促進建設社會和諧社會快速發展,形成人人向往的美好社會,建設小康社會也將驅動飛躍性發展,同時擴大國際地位的影響力。
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國家棟梁儲備。
樹立人生觀和世界觀大部分是在高中時期,認真認識兩大思想有利于學生更穩定地步入社會,增強愛國意識,創造為國家有意義的事,為社會作貢獻。對高中生全面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揚優良品質、繼承文化的重要途徑,對于高中生要加強中華人民的團結精神和愛國意識兩大重要傳統品質。
2.高中班主任的策略
在高級中等學校擁有重要地位的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學生心理的另一個父母,在學習和做人方面是學生的領導者,在教育思想方面自然也極其重要。班主任如何搞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該關注的問題,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首先,時刻創新個思想教育形式。各種班會課間都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傳播正能量,也可以開設政治課,看看法律的宣傳片,引導廣大中學生自覺樹立愛國意識、奉獻意識,從本質上和根源上消除學生的不良思想,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規范學生的愛國主義。另外,還要鼓勵高中生多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像雷鋒學習做行為高尚的青年,對自己負責任,樂觀積極地對待生活,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防止學生心智受不健康的社會腐敗侵蝕,當然自身也得約束自己。
然后,在學校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宣講實踐活動。在教學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觀紅軍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思想征文比賽、知識競賽、辯論演講賽等,引導中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感知愛國主義思想,在吸引青少年參與其中的同時,使他們樹立無私奉獻、熱愛祖國、擁護黨的理念,并內化為人生信念和實際行動。而班主任要做的則是注重國家的公益傳播方式,學習這種方法教育學生更有效快速地給青少年傳授正確的思想觀。組建團體一起做公益,是傳播弘揚團結、愛國的不可多得方式。
最后,可以利用教育素材。班主任可以搜集一些愛國主義的事跡、思想等文獻資料及有關黨和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論述,認真整理放入學習平臺供學生閱讀和學習。要創新教育思想,以現在學生可接受的方法將更有效。
班主任要對學生生活及學習方面同步教育,當然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有很大壓力,這就需要班主任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學生如何為人處事、樂觀積極地生活。
綜上所述,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是尤為重要的,而如何教育,教育方向及教育方法是關鍵,要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可見班主任要為人師表,時時刻刻讓正確思想滲透到每個學生,抓住學習和生活正確教育,才能促進社會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姚.淺論高中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華少年,2015.11.10[1].
[2]周斌.淺論高中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導刊,2015.10.20[2].
[3]蔣小玉.高中班主任勝任力對學生的影響研究[J].石河子大學,2014.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