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寰宇
摘 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教育事業這一領域不斷改善。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完善,一個個新的任務和難題就出現在我們面前。目前,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在入職前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因為這個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時期。所以,教師在入職前是否具備較高的教學素質和教學品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點闡述當今時代下中小學教師在入職前培訓時所面臨的難題、現狀和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 職前培訓 現狀 解決措施
當今社會,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從而使得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國之間的國力競爭都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競爭。更進一步地說,這些日益激烈的競爭都是人才競爭的演變。但是對人才的培養重在教育,因此,在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組建一支素質高、教學風格嚴謹的師資隊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更進一步推動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師入職前的培訓在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對中小學教師進行職前培訓的意義
中小學入職前的培訓工作將是我國教學事業上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對教師培訓的這類機構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一二五規劃綱要》中,更是進一步明確了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促進師資力量的增加,使后期教學能夠持續發展。
二、中小學教師職前培訓的現狀
由于目前我國在教育事業的發展還不夠全面,導致在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和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擾。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傳統教育的影響
在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在入職培訓的工作過程中受到約束和限制。因為,在中小學師資建設的過程中,教師還停滯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模式上。在一定的程度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端正態度。比如,小學授課教師普遍覺得自己面對的是小學教育,隨著時間的演變,教師整體的素質就停留在小學的那個范圍當中,使師資力量的增加受到影響。
(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
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使得在教育事業上出現了同樣的狀況。在西部地區在經濟落后的情況下,不管是在基礎教學的設施上還是師資力量的組建上都落后于中東地區,使得在東西部中小學基礎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培訓的工作不在統一的起跑線上。這就阻礙了全面貫徹和推廣教師培訓這一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培訓機構的不健全
教師培訓這一工作的落實和貫徹都是以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主導的。由于受到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影響,一些經濟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對于教師培訓的機構不夠健全和完善,導致中小學教師的入職培訓這項工作沒有較高的含金量。
(四)培訓體制不完善
在對中小學教師入職培訓的過程中,不但要求具有健全的培訓機構,而且具備完善的培訓體制。隨著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對教師自身所具備的素質要求越來越嚴格。隨著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日益完善和改革,這些培訓機構下現有的培訓體制已達不到滿足現實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標準。
(五)培訓形式和內容單一
由目前一些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培訓過程中形式過于單一,所培訓的內容過于陳舊,并且與實際不相符合,使得教師的培訓無法達到預期的理想程度。
(六)教師培訓缺乏可持續性
目前教育體制不斷革新和完善,教師的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高,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缺乏可持續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要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不能以擁有一桶靜止的水就裹足不前,更不能墨守成規,這樣才可能有資格面對新時代祖國的花朵和未來的希望,從而為學生提出的新問題作出解答,給學生的思想指明前進的方向。
三、解決中小學教師職前培訓面臨現狀的對策
在開展和貫徹中小學教師入職前的培訓工作工程中,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在培訓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課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對于這些問題和難點,我們要及時拿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一)國家和政府的有效干預
在日后中小學教師入職培訓的工作中,要加大國家和政府的扶持和宣傳力度,以及適當的財政支持。在這一過程當中,國家和政府要對其進行適當干預,在對其扶的同時,要對這項工作進行有效監督。督促和監督培訓機構及培訓人員能夠正常地開展培訓工作。
(二)培訓形式的改革
對培訓的形式進行改革和創新,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小學教師培訓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1.一對一的培訓形式
比如,由政府和教育部門出面,成立專門的名師講堂,或者是與名師面對面等新型的培訓形式,使一些名師或者骨干教師成為這些年輕教師的領頭羊,引領、指導這些剛入職的教師如何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
2.互相點評的校本培訓
在學校任教期間,可以由學校組織和安排對教師的培訓。例如,抽取校內優秀教師進行教學授課,組織剛入職的年輕教師走進其課堂聽講,通過切身的聽講感受互相學習和討論,達到取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的不足的目的。
3.邀請專家講座
通過邀請專家進行專門的培訓講座也是一個新穎的培訓形式,學校可以評選校內兩三名優秀的教師專門學習和培訓,通過專家的引導,將理論結合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建立一個培訓教育一體化的培訓模式。
(三)完善培訓體制
要有完善和健全的體制監督和管理教師培訓的工作,革新培訓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體制,促使教師在培訓中不斷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四)教育模式的轉變
要想更好地開展教師的培訓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中小學教師如何突破自我,打破當下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創新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把“寓教于樂,知行合一”作為教育模式是最佳選擇。
(五)傳統教育觀念的改變
其次,走出傳統教育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現如今,不要一味地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一個途徑。將學生按學習成績的劃分,更會讓成績靠后的學生產生自卑感,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情況就會愈演愈烈,演變成為厭學現象。
參考文獻:
[1]李嵩彪.中小學教師職后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
[2]農麗華.廣西南寧市幼兒園教師職后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D].西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