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蘇昱
摘 要: 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和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模式,為學生制定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將讀與寫巧妙地結合起來,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綜合性地發展,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讀與寫 有效結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系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也是書面表達,而寫就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把平時的所見所聞,通過思考和感悟用書面的形式寫下來。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平時的知識積累,通過多種形式,使寫和讀相互溝通,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挖掘讀與寫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大都是學生寫作的范文,布局合理,文字優美,調理清楚,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在閱讀中滲透寫作指導。首先要從詞句入手,在閱讀中學生要領會詞語的意思,進而學會造句,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充分領悟詞句的內涵。課文中有很多段落都可以讓學生模仿,教師要依據全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縮寫,對于學生的創造力和合理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五年級下冊《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中提到“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中“搖籃”運用得特別貼切,教師提出:為什么這里不用別的詞語呢?學生各抒己見,大膽思考,進一步地得出結論維也納是著名的音樂家生活、學習和創作音樂的地方,對他們的成就影響非常大,造就歐洲的古典音樂,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維也納的音樂底蘊是非常深厚的,因此運用“搖籃”就再合適不過。又如在講解六年級上冊《大自然的文字》一課中,文章使用通俗的語言介紹深奧的大自然。那么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校園和生活中的大自然,把自己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加強課外閱讀,有效地進行讀寫訓練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單靠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是遠遠不足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教師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書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讓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更熱愛生活,體驗生活,在閱讀中遇到好的詞語或者段落及時地進行摘抄,堅持邊閱讀邊做筆記的習慣,養成堅持記錄日記的好習慣,促進學生在閱讀與寫中有機結合。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小學生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領會生活和留心周圍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將課外所獲取的知識內容運用到寫作中,就不會再擔心提筆無話可寫,反之會大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例如在學習了五年級上冊《嫦娥奔月》一課中,了解到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被受到傷害,吞下長生不老的藥升天成仙的故事。老師可以提出課后疑問:大家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自主地進行查找相關資料。關于古代的民間傳統故事還有很多,例如:女媧補天、盤古開天辟地、牛郎織女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民間故事,讓學生走進圖書室查閱和發現更多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大家進行讀書分享會,把學生讀過的課外讀物分享給大家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會寫讀書心得,善于從閱讀中尋找寫作的素材,把書本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內容,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三、強化訓練,重視讀寫巧妙結合
在小學語文讀和寫的訓練中,不是一次兩次的訓練就能提高學生的能力,而是在反復寫、反復讀的交替訓練中逐漸地強化學生的知識內容,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學生閱讀能力很強,但是寫作水平一般,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練筆少,閱讀知識得不到鞏固,造成寫與讀分離,雖然讀是寫作的基礎,但是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不加強,寫作還是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昂糜浶圆蝗鐮€筆頭”,在讀中訓練寫,在寫中鞏固閱讀知識,促進兩者的互相轉化。
小學生在剛寫作時,教師盡量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在閱讀中盡量使用一些例文為學生進行講解和分析寫作方法,學生按照例文的思路進行分段和總結。每當寫完一篇課文時要反復地讀,不斷地進行修改,學會修改作文的好習慣。名家的好多作品都是在不斷地修改中成功的,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修改,促進學生在寫作上的提高?!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將所讀的內容和所感受的文章內涵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寫作中會逐漸提高水平。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兩者是緊密聯系的,只要教師善于挖掘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自由、和諧的教學平臺,教會學生在書的海洋中遨游,在筆墨中“耕耘”,讀書與寫作就會逐漸得到進步,從而全方面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鳳.淺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02).
[2]柳殿峰.關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