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冰倩


摘要:宏觀的翻譯教學按照其目的和手段可以分為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在本質上存在著很大區別,區分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的目的在于明確不同的教學目標,以便給予學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若不將兩個概念加以區分,則會將翻譯能力的培養與語言能力的培養混為一談。
關鍵詞:翻譯教學;教學翻譯;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36-02
引言: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翻譯在人類交流活動中的作用也在與日俱增。當今世界需要大量的翻譯人才,那么如何有效地培養翻譯人才也成為教育界經常討論的話題。自上世紀后半葉以來,諸多翻譯家及學者開始重視翻譯教學研究,相關的理論與實踐隨之涌現。關于法語翻譯教學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法國釋意派的《口譯推理教學法》,勒菲阿爾德的《筆譯推理教學法》,M·巴拉爾的《大學中的翻譯:翻譯教學研究與建議》等等。
近50年來,我國的翻譯教學研究范圍呈多元化方向發展,研究課題不斷加深。劉和平教授在對法國近10所高等院校翻譯教學現狀調查基礎之上,總結出法國的翻譯教學分為以下三種:職業翻譯培訓、與其它方向配合的翻譯教學和以教授語言為主要目的的翻譯教學。李紅青、黃忠廉先生根據我國目前的翻譯教學情況,也將我國有關翻譯的教學劃分為三個層次:純粹作為外語教學手段的教學翻譯、作為外語專業課的翻譯教學以及作為翻譯專業課的翻譯教學。“第一層次歸納為“教學翻譯”,其目的是提高外語水平;第三層級歸納為“翻譯教學”,目的是培養職業譯員,第二層次的外語翻譯教學是第一、三層次之間的過渡教學,既是外語教學的高級課程,也是培養翻譯人才的初級課程。”(《外語專業翻譯課的定位問題》2004)
那么在我國高校中,法語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翻譯教學實際上處于哪一個層次呢?本科生與研究生階段的翻譯教學又是如何進行的呢?本文將對目前高校的法語專業翻譯教學現狀進行分析。
一、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
加拿大翻譯家讓·得利爾(1988)在其《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中首次提出區分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兩種概念。他指出教學翻譯或稱為“學校翻譯”,是一種教學方法,沒有自身的目的,而翻譯教學是“要出翻譯自身的成果”。劉宓慶先生在《翻譯實務教學》(2003,71)中將筆頭翻譯教學區分為兩個大類:“一是作為外語基本功訓練的組成部分的翻譯教學(teaching of translation as a basic skill, 簡稱TTBS),二是作為專業技能訓練的翻譯教學(teaching of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al skill, 簡稱TTPS)。”TTBS中的翻譯,與其它四種基本技能(聽、說、讀、寫)共同構成語言熟練程度的參數。而TTPS中的翻譯是為未來職業生涯做準備。許鈞教授也在《當代法國翻譯理論》(2004)中指出:“宏觀的翻譯教學按其目的和手段可以分為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前者的目的是通過翻譯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原文或者語法現象,屬于教學法的范疇;后者是指系統的課程設置,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翻譯技能,培養翻譯人才,屬于應用翻譯學。”
那么,我們便可以應用穆雷教授在《中國翻譯教學研究》(2002)的對比圖對兩個概念進行總結:教學翻譯翻譯教學學科定位外語教學(應用語言學)翻譯學(應用翻譯學)教學目的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掌握雙語轉換的能力與技巧教學重點外語的語言結構以及外語的語言應用能力雙語轉換能力和技巧,解決翻譯問題的能力培養目標掌握一門外語的工作者職業譯員,雙語工作者區分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的目的在于明確不同的教學目標,以便給予學生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反之則會把翻譯能力的培養與語言能力的培養混為一談,對于學生而言,則會在無形中將雙語之間的語法、習慣用語之間的對比誤以為是翻譯,嚴重地束縛了學生日后在翻譯活動中的創造性。
二、 本科階段的翻譯教學
在我國高校中,外語翻譯教學往往采取教師提供源語言材料讓學生翻譯,再對比各種翻譯版本進行講評,師生一起討論翻譯過程的得與失。筆者曾有幸參加武漢大學舉辦的口譯筆譯翻譯技巧講座,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前院長鮑川運教授在講座中提到,我國高校大部分的翻譯教學實際上只是一種教學翻譯,學生利用雙語語法、句法之間的對比去進行篇章翻譯。
以下是筆者本科翻譯課程的教學實例:
(一) 課堂理論階段
A教師向學生提問,什么是翻譯?
B學生集中討論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認識。
C 教師給出翻譯理論中的基本定義。
D學生再次討論自由發表見解。
E結合例句介紹基本的翻譯技巧(增譯法,省譯法,轉換法,拆句法,合并法)
(二) 課后翻譯階段。A教師給出翻譯材料,學生課后分組進行翻譯
(三) 課堂評估階段
A各個小組依次展示自己的譯文,說明各個難點的處理方式和技巧
B其他同學指出譯文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議
C對比展示學生的譯文,自主討論譯文的得與失
D教師予以指導和評判,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翻譯結論,并總結翻譯經驗和翻譯原則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本科翻譯教學的特點:
1.教學內容僅僅涉及了淺顯的基礎翻譯理論;
2.最重要的翻譯環節一般是在課后由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在分組翻譯時將文章劃分為幾個部分,缺乏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歸納,這導致了整體的篇章翻譯無法實現;
4.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依賴字典,或者進行語法分析。
按照李紅青先生對外語專業翻譯課程的定位,法語專業本科階段的翻譯教學應屬于第二個層次,即外語教學的高級課程。而這種翻譯教學方式是根據學生的特點而定。
1.法語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零起點,既要掌握基本語言能力同時也要對文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2.本科時期的翻譯課程一般在三、四年級開設,該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相應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知識,但是還是缺少了一定的翻譯技巧和語言分析能力。
3.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過度依賴于字典,語法等等,傾向于逐字翻譯,停留在詞義層面。
學生的雙語能力沒有達到相等的水平,在翻譯能力方面的缺失導致了外語專業的翻譯教學不可能像“筆譯推理教學法”那樣進行職業翻譯教學,即第三層次的翻譯教學。外語專業的翻譯教學同時也是培養翻譯人才的初級課程,因此本科的翻譯教學應該“因材施教”選擇與學生適應的教學方法。
1.打破傳統英語教學的思維模式,轉化學生的翻譯觀念,使其意識到翻譯的是跨文化交際活動,樹立正確的翻譯觀。
2.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了解法國國情,認識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3.強化學生的語言基本功,注重培養學生對兩種語言之間的對比分析能力和雙語轉換能力。
這種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是指在翻譯教學中借助教學翻譯的優勢,讓整個翻譯教學更有效地進行。它考慮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特點,通過教學翻譯強化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在翻譯教學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翻譯能力。
三、 研究生階段的翻譯教學
在研究生階段,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分析能力到達了一定的水準,這個時期開設的翻譯課程應該以“翻譯教學”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的翻譯技巧和雙語轉換的能力。那么研究生階段的翻譯教學真正從第二層次上升至第三層次了嗎?
以下是筆者研究生階段的翻譯教學實例:
(一) 理論階段
A教師介紹法國釋意派理論
B學生就“脫離語言外殼”展開討論
(二) 翻譯階段
A教師給出源語言材料,首先引導學生進行全文通讀,理解文章大意
B 學生在課堂上依次進行翻譯
C 脫離原文通讀譯文,進一步完善、修飾譯文。
(三) 展示階段
A學生在課后深入學習釋意派相關理論
B結合自己的翻譯理論知識或者翻譯經驗闡述對釋意派的見解,并用ppt的方式展示出來
C學生依次在課堂上展示各自的研究思考成果
由此教學模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與本科生的翻譯教學相比,研究生的課程更具有自由性和隨意性,在翻譯環節加強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知識更加深化,學生對西方的主要翻譯流派有所了解。
2.注重課堂討論和展示,利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和評論。
3.翻譯練習的文體和題材更加多樣化。
4.學生的自主性增大,一般采取隨堂口譯的方式,增強學生的翻譯能力。
為了更深入地分析法語研究生的翻譯教學現狀,筆者咨詢了幾所高校的法語研究生,了解到了法語研究生的翻譯教學主要圍繞文學翻譯展開,或者采取課上直接口譯的方式進行教學。采訪學校翻譯教學內容武漢大學未開設翻譯課四川大學口譯訓練為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文學翻譯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實際上法語研究生的翻譯教學也并沒有達到第三個層次,只是一個更加深入的第二層次的學習和教學,筆者也未找到相關的法語研究生翻譯教學研究。在這里我提出一個思考:法語研究生階段的翻譯課是否有必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翻譯教學。
前面我們提到,翻譯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專業的翻譯人才,除了部分專業院校(如國際關系學院等等)進行專業的翻譯教學以培養專業翻譯人才以外,其它院校是否有必要使翻譯課更加專業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27個左右法語碩士點,筆者了解到其中有一部分院校在研究生階段并未開設翻譯課,這是否說明一般普通的高等院校沒有進行專業翻譯教學的必要?事實上在教育部統一制定的外語專業教學大綱里,翻譯只是高年級的一兩門課程,并沒有針對這門課程單獨制定教學大綱,只有對課程結束后學生應達到的水平有所要求,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業翻譯教學”。
四、結語
盡管我國大部分高校并未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法語翻譯教學,但總體的翻譯教學目標是非常明確清晰的。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雖然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要進行翻譯教學離不開教學翻譯的支撐。只有把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避免把翻譯課上成語法課,或者停留在兩者的模糊地帶。只有當一個語言學習者的語言水平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夠進行翻譯活動。因此不管是在本科階段還是在研究生階段,翻譯教學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學生的需求和特點為中心展開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翻譯觀,了解翻譯理論,掌握翻譯技巧。
參考文獻:
[1]穆雷.翻譯教學:翻譯學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翻譯,2004.
[2]李勇.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 臺州學報,2009.
[3]鄭曄.近50年中國翻譯教學研究的發展與現狀.2007.
[4]任雨橦.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翻譯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2010.
[5]王樹槐.關于本科翻譯教學的思考. 中國翻譯,2001.
[6]任鶯.教學翻譯還是翻譯教學. 麗水學院學報,2010.
[7]薄振杰,李和慶.關于當前中國翻譯教學研究的思考. 外語界,2011.
[8]裴劍波. 論教學翻譯對翻譯教學的十種不良影響. 高教論壇,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