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夏勝權
摘要:本文根據中職電梯專業《電工實用技術》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及電梯專業維修崗位技能要求,從教學內容的重組, 專業方向的對接,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對《電工實用技術》課程教學進行了分析、探討、總結。
關鍵詞:教學重組;專業對接;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7-0043-02
收稿日期:2016-05-06
作者簡介:鐘曉(1973-),男,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職業學校,電氣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廣東 廣州/510165)
夏勝權(1973-),男,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維修電工高級技師,高級考評員,電氣工程師。研究方向:電類的教學與研究。(廣東 廣州/510080)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職教學會課題(201503Y72)《基于電梯行業的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發展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之一。
《電工實用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基礎課程,也是電梯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但現狀是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應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及電梯專業崗位技能要求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專業知識和提高職業能力。
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片面追求系統性和完整性
《電工實用技術》是電工基礎與電力拖動控制兩門課程的綜合,理論知識往往過分追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課程內容大而全。中職學校普遍采用的是“2+1”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因此在規定的學時內無法完成全部教學內容,造成有些有用的內容沒有學,學的內容有些用不上。
(二)課程內容專業性不明確
課程內容都考慮適合所有電類和非電類專業學習,因此這就把所有專業所需學習的內容都列人教學計劃, 有些課程內容和電梯專業崗位技能的要求關聯度低,不了解電梯專業維修崗位對電工技能的要求,因此教學內容也沒有專業性,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困難。
(三) 教學方法模式刻板單一
教學方法基本上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方式,過于強調教師的講授。且傳統教學中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分開施教的做法,理論與實訓課程由不同教師擔任,因此采取學科課程形式讓學生儲備足夠的理論知識,然后想讓學生再應用到實踐中去。但中職學生大部分都不善于抽象思維、不善于理論知識學習,又不善于儲備理論知識,因此就更談不上知識的應用,教學效果自然差。
二、教學改革措施
(一)課程內容重組,教學內容項目化
針對《電工實用技術》課程內容抽象、教學難度大及內容較多的特點,堅持“專業基礎的教學設計服務于后續課程需求及專業要求”的原則,大膽實施以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精減教學內容。以適用、實用為原則,優化知識技能結構,形成與電梯專業崗位要求相一致的教學內容。例如:分析直流電路的基爾霍夫和戴維南定理、分析復雜負載交流電路、RL、RC串聯電路的分析與阻抗計算。這些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從事專門電路電氣研究的人員,才可能用到這些原理知識,對于以培養技能應用型為目的中職學生基本不會用到,所以這些課程內容拋棄。反之大部分教材對于電梯維修崗位要求的實用性的理論知識則沒有、工程中新的電氣元件的也沒有及時增加、電工技能應用部分也沒有強化,因此需要增加這些內容。例如:供電系統中的三相五線制、中線和零線的區別、現代電梯中用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原理及應用、應用電壓法檢測電路故障的專項實訓,鉗形表檢測單相交流電電流。同時為了后面一體化教學的方便及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更好理解掌握,對課程內容項目化,《電工實用技術》課程分為安全用電、直流電路、單相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供電系統、低壓電器、變壓器、電機、電梯控制電路九個項目。
(二)加強與電梯專業方向的銜接
教師應主動將電工技術學緊密融合于電梯專業課程中,把電梯維修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整合到教學內容中。例如:照明電路講解可以應用電梯轎廂照明電路,異地控制電路應用電梯安全回路中機房和底坑的停止功能來講解,電機正反轉控制電路應用電梯曳引輪主電路控制電路講解,點動控制電路引用電梯的檢修電路。通過這些電梯實際電路內容和電工理論的經典電路的銜接,讓學生知道原來《電工實用技術》和實際電梯專業有這么緊密的聯系,可以明確自己學習目標,找到學習的動力。
(三)實施一體化教學及現代教學手段
教學過程中,應打破教室教學與實驗室教學的隔離狀態,實施一體化教學方式,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且能得到綜合應用。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形象和抽象交錯出現由此形成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的一體化課程模式。針對電梯專業的電工實用技術課程我們把教室搬到了電梯實訓中心來,這里既具備一個模擬電梯的實訓設備,又具備一間現代化多媒體教室的功能。教師可以充分讓理論知識和實操結合,讓“工”與“學”真正融為了一體,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一體化教學可以把綜合職業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學生畢業后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很強,同時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設計課程體系,學生可以比較系統全面地獲得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課程內容無論怎么改革,理論知識總是要老師講解的,關鍵是用什么教學方式及手段,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因此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與時俱進和改革創新。理論講解可以采用以黑板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并用為主,教師可以通過教學錄像,直觀的實物模型和幻燈片、投影,生動詳盡、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讓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使教學過程縮短時間,盡可能增加信息量,開拓學生視野,進一步深化了對基礎理論的掌握。同時充分利用專業軟件虛擬演示實驗可以將難以言說的問題用動態圖像直觀的演示出來,教學效果大為加強。例如:講解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原理,應用FLASH軟件演示仿真在屏幕上,直觀生動,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可以應用軟件模擬電路的接線,同時老師利用軟件給電路設置不同的故障,讓學生應用電壓法檢測排除故障。此外可以建立電工技術課堂在線輔導微信網絡平臺,通過這互聯網平臺學生可以隨時下載老師課堂視頻,可以隨時問老師電工方面的疑難問題并在線答疑。
參考文獻:
[1]隆平,高燕,湯光華.基于模塊式的《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17):55-568.
[2]廖江.淺談電工技術教學改革[J].應用技術,2009(23):113-115.
[3]邵展圖.電工基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賴俊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