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群
摘要:不同的時代對語文教學有不同的關注主題,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探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以新課改為背景,以學生為主體,從教師的視角出發分析了中職生的特點和目前中職語文的教學現狀,深入剖析,把探究式教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語文;探究式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6-0035-02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么樣培養才是正確的方式?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對于中職生來說,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接受領悟新知識的能力較差。提高中職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便成為教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探究式教學
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現代化運動”中把學生的學習的過程和科學家的實驗研究過強調學生應以科學家一樣的主體身份去操作和實驗,進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像科學家一樣在探索的過程中汲取智慧、習得技能和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力,在科學的方法、價值觀和精神的熏陶中展示與發展個性。
探究式教學正是基于這一理論著重強調教學的開展以教師的合理引導為前提,以學生的自主、自覺探究和討論為保障,借用課本教材、多媒體設施等教學工具,把理論世界和現實世界結合起來,發現事物背后的規律和內在聯系,鼓勵學生用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應用
1.中職生的認知特點
中職學校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差,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學習狀況較之普通中學的學生沒有優越感,也會受到一些歧視,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因此自暴自棄,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但中職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更加敏感和深刻,自主意識更為明顯;在行為上,他們迫切地想表現出其獨立性和成熟感,具有一定克服困難的意志力;此外,他們受應試教育固化思維影響較小,更愛天馬行空地自由想象,敢于挑戰新舊事物,認知、想象、抽象思維等能力不斷發展。作為課堂的主體,這些能力的增長,為中職語文課堂的探究式學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中職語文的教學現狀
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其不被日益殘酷的社會競爭所淘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忽視基礎學科的學習,也給學生造成誤導,認為來學校是學習技能,不需要學習語文這一基礎學科,中職語文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而且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化、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中職語文的教學成果往往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教師只偏重講,不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這些都是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要素。
3.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體,注重學生的情感、思維和語言表達等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是學好專業等其他學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語文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關系到教育質量的高低。
針對中職生的認知特點和中職語文的教學現狀,探究式教學的運用恰恰能很好地幫我們完成中職語文的教學任務:教師通過探究,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生通過探究式學習擁有了表達自我的機會和滿足求知欲的途徑。
三、提高探究式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1.營造情境
探究式教學的情境創設是指根據學生的群體特征和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為實現教學目標,將要探究的問題與學生熟悉的情境相結合,創設適合學生并能使其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的教學情境,促使其去自主、合作和探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強調創設情境在探究式學習中的重要性。所以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根據中職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做出如下分析:
(1)利用有趣的故事創設情境
有趣的故事能夠引起中職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就時政熱點、微博熱搜話題等展開討論,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并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他們形成鮮明的個人觀點,而非人云亦云。例如在教《我很重要》一課時,筆者通過講述一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同齡人是如何體現自己很重要的,從而思考自己又應如何去體現自己的重要性的問題。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單純地講述課文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運用多媒體讓每個學生利用PPT、視頻動畫等去呈現課堂需要講授的內容,再通過課堂展示讓學生有個新的認知。如教《最后的常春藤葉》一課時,筆者課前通過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方法,鼓勵計算機網絡班的學生發揮專業優勢用一周時間分組去制作表現課文情節的PPT或動畫,對課文進行個性化解讀。上課時請學生展示預習成果,其中一組居然在網上找到了本課的漫畫,還嘗試制作成活動效果,并很用心地附上組員的想法,對主要人物形象把握得很好,效果非常好,其他小組也不甘示弱地爭著表現。筆者認為,學生們的這種制作和講授的過程實際就是深入預習課文、解讀課文的自主探究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其他方面的技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當問題阻礙活動的進行時,學生的自我思考和探究能力就會被激發,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利用游戲競賽創設情境
愛玩是每個處于此階段學生的天性。一方面學生的好勝心強,有上進心,另一方面游戲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將競賽與游戲相結合運用于情境創設中,既能創設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又能讓學生在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去競賽,在競賽和游戲中學會合作,學會良性競爭。如執教《離太陽最近的樹》時,筆者利用文中豐富的成語組織學生們在上課伊始根據意思進行成語搶答,既活躍了課堂,又使學生進行了新課基礎知識的積累,順利地導入課文教學。
2.通過提問引導學生
探究式教學源于問題,又歸于問題,主要目的就是能夠誘發學生的探究本能,觸發學生的求知欲,有目的的去創造一些問題,誘導學生去主動發現,積極去思考并樂于去解決問題。鑒于問題式探究的重要性,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要明確所要提出的問題,例如《聲訊時代為什么要重讀經典》一文中,本身就包含著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去回答聲訊時代為什么要重讀經典的呢?提問問題還能夠造成課堂緊張的氣氛,可以避免一些開小差、玩手機的現象。
3.組織探究式活動
通過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自主地根據作業收集相關信息,然后把這些信息整理、歸類。最后通過討論等方式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仍以《最后的常春藤葉》的教學為例,筆者讓學生課前通過書本,網絡,與他人交流等途徑來收集本文作者介紹、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特點等信息。課堂上,筆者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合作討論并展示探究成果,使學生們在深入解讀瓊珊的病情全過程,特別是貝爾曼冒雨畫葉的特定情境中,深入鑒賞主要人物形象,探求小說主題,也提高了每個人學生的參與度。
4.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鍛煉
這是學生探究結果的一個呈現,展示自己的成果,在交流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并通過不斷的交流學習完善自己的觀點。比如筆者對畢業班模具班指導的實踐活動《模擬職業應聘》,首先指導學生分組分角色先課前探究職業應聘的問題、技巧、準備資料等信息,再把課堂布置成一個應聘會,指導學生們進行模擬職業應聘。就是這么一個平臺的提供,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大膽勇敢地體驗和表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交流過程中不僅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還能夠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口才。
5.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
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小組評價、無記名評價、排名的方式對學生各方面進行評價,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學習進度。教師要針對每一節課的全部環節進行評價,發現每個環節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下一次的探究式教學中加以改進,通過不斷的檢驗,得出盡可能優化的探究式模式。
6.學會課后反思
教師要反思自己探究式教學的全過程,不斷總結經驗,并且引導學生跳出探究式活動,站出來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學生可寫總結、口頭表達、自我反省等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四、結語
中職語文需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是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還要能夠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去。探究式教法更能貼合中職生的實際情況,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我們中職老師要進一步的學習和反思,通過不斷的實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培養能夠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希望本次的研究能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吳揚,高凌飚.新課程應該提倡什么樣的學習方式[J].教育科學研究,2010(4):45-48.
[2]余琴.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文學教育[J].文學教育,2012(9):85-86.
[3]王世偉.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問題教學[J].教育界,2013(4).
[4]黃耕.中職語文問題教學之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6):110-111.
[5]賴光春.新課標下語文課堂問題教學探究[J].語文學刊,2011(14).
[6]李桂明.語文高效課堂的問題教學[J].青年與社會,2011(5).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