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慧
摘 要:數學審美教學就是將數學教學內容和形式作為審美對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美,感知美,體驗美,創造美,讓學生充滿激情地見證“數學之美”的魅力,將審美和求真統一起來,既提高審美情趣和能力,又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法;美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17-01
數學與美學,一個屬自然科學,一個屬社會科學研究的范疇,一個冷峻,一個熾熱;一個嚴密,一個灑脫。二者似無多大聯系。小學數學看似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更是少了許多趣味,其實不然,數學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美:從研究對象來看,有數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從美的表現形式來看,有比例的美,對稱的美,和諧的美;數學本身還有題目的美,解法的美,結論的美。而引導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發現數學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一、觀察中發現數學之美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是發現創造的重要條件之一。教師要根據數學內容和特點,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或思路進行觀察,并作好觀察記錄,發現事物的聯系。中高年級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專題實踐活動,如調查年齡、統計人數、稱體重、量身高、買東西、做衣服、旅游路線設計、經費預算等,以主題報告或數學手抄報的形式收集整理記錄生活中的數學信息,這些活動都可以使學生更廣泛地有意識地接觸現實生活,更細致地觀察、了解現實生活,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親自經歷,學生用心靈感悟的“數學之美”是具有長效性的,對“數學之美”的理解也會有更好地詮釋。
二、操作中感知數學之美
讓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時候親自動手操作是體驗數學之美、鑒賞數學之美的有效方法。現代教育派提出的“做中學”“以活動為中心”的觀點已被不少教育者認可,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讓學生進行操作實驗,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牢固的數學審美印象。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時,鼓勵學生把圓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學生動手把圓剪成16等份后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再引導學生找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同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自己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各年級還可以根據學習的幾何圖形知識,讓學生自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幾何形體,學生在操作中,手使腦變得更機智,腦又使手變成創造的工具。同時,學生實現了自我創新,體驗到“數學之美”帶來的不一般的學習樂趣和學習感受。
三、合作中體驗數學之美
在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已是教師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學習是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參與學習、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是為學生在寬松的氛圍和思維的碰撞中增添一份“數學之美”提供了平臺。如課堂上設計這樣一道題讓學生合作交流:小強的爸爸準備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個周長是60米的小花園。怎樣砌,砌出的花園的面積最大?請你幫助設計一下。在分組交流中,有的學生說要圍成三角形,有的學生要圍成四邊形。圍成三角形的又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或者等邊三角形;圍成四邊形的又分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還考慮到了花園的一邊靠墻或不靠墻兩種情況,創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過討論、爭辯、計算、對比、猜想,得到了這樣的規律:利用墻,圍成四邊形,正方形面積最大;圍成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面積最大。這里由于學生知識有限,不可能有一個精確的結論,但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意識是難能可貴的,體會到了數學的內在規律之美。這也是合作學習的積極結果。
四、實踐中創造數學之美
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數學問題,獲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例如,在動手操作體會三角形的穩定性后,讓學生討論怎樣讓三角形的穩定性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呢?在討論中,學生不僅舉出許多相關的例子,還可以鼓勵學生找來木條和工具,用所學的知識修理班上那些會搖動的桌椅。只要教師重視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有意識地、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學生就會在獲得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激活各類具有數學學科特點的美,如判斷推理中的嚴謹美、分析問題中的變通美、實踐活動中的動態美,等。
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處理教材,適度引入一些適合實踐的開放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活學的基礎上活用,在活用的基礎上創造出“數學之美”,使數學知識真正用于生活實踐。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內容、提出的數學問題、應用數學知識的情況等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使學生更廣泛地接觸實際生活,更細致地觀察生活,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充分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沿著發現并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去實踐美、創造美,實現審美能力與數學學習能力的雙向溝通,共同發展。
總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揭示、展現數學美,并引導學生親自去感知美、鑒賞美、體驗美和創造美,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這種求真和審美的結合,一定會有力地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林 婧.淺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4.
[2] 郭健玲. 數學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 教師,2013-02.
[3] 黃清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美的體驗[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11.